第三章 廢幼主王莽篡漢(3)(1 / 1)

也許是太皇太後的話驚醒了平帝,也許是他的大限將至,臨走前再看一眼這難舍難分的麵目。隻見他微微睜開眼睛,望了望慈祥的老祖母,眼角湧滿了傷心的淚水。然後,平帝緩緩地轉動眼珠張望著滿屋子的人,突然間猛地一驚,像觸電一般,手指著王莽瞪了他好一會兒眼,隨之頭一歪,胳膊垂下,再也沒有聲息了。王皇後見狀,一聲驚叫撲了上去:“皇上!你怎麼啦?”

太皇太後撫摸著箕兒的臉,欲哭無淚,欲罷不能,喃喃自語地說:“苦命的兒啊!你才十四歲,就這麼狠心地離我而去?怎不叫哀家痛斷心腸啊!”

王莽平時誰都不怕,但此時他怕平帝那一雙怒目而視的死眼。急忙上前扶住太皇太後,邊伸出一隻手撫閉平帝那雙憤怒的圓眼,邊安慰她說:“姑媽要節哀啊,國家還指望著您呢。”

然後,傳王舜、王邑、鄄豐、王去疾、王閎進宮議事。不一會兒,王舜等幾位先後到來,見過太皇太後,王莽一腔替國分憂的口氣說:“太皇太後,平帝大行,無有嗣子,立誰為帝?還請您老定奪。”說著,掏出手帕替太皇太後擦幹了眼淚。

太皇太後長長地歎了一口氣,說:“元帝一支,哀家想起來已是衰絕了,為今之計隻有在宣帝曾孫中選擇了,你看如何?”

王莽暗想:宣帝曾孫中有王五人,列侯四十八人,皆年紀長大,如若為帝,豈能聽任自己擺布?便說:“宣帝曾孫與平帝乃是兄弟,我朝體製,哪有兄死弟即之理?宜在宣帝玄孫中選立。”

太皇太後一聽,也覺有理,便說:“那就依你之見,去與群臣會議吧。”

翌日早朝,王莽向文武百官宣道:“皇上昨日大行了。”

此話一出口,唬得百官呆若木雞,不敢相信。王舜在一旁按劍而立,厲聲說道:“宰衡所言不虛,今日朝會議立新皇,奉太皇太後懿旨,立廣戚侯子劉嬰為皇太子。”

群臣聞聽,竊竊私語:“嬰年兩歲,何日才能親政?”

王邑喝道:“誰敢不從?”

眾人見王邑怒目圓睜,誰還敢說半個不字?隻得緘口不言。於是,王莽宣詔,立嬰為皇太子,號為孺子,尊王皇後為孝平皇太後,使王舜為太傅左輔,鄄豐為太阿右拂,鄄邯為太保後承。這些特別的官名,都是由王莽隨心所欲地創造出來的,群臣隻好稀裏糊塗叩拜謝恩。

一夥追隨王莽的人,見王莽的氣候已成,紛紛賣好,大顯身手。時有泉陵侯劉慶上言,勸安漢公攝政,又有武功縣長孟通獻上浚井時所得白石,上有丹書雲:“告安漢公莽為帝。”

此時的王莽對帝位早已昏昏然了,聞聽後自是歡喜不盡,忙令王舜轉呈太皇太後。太皇太後一看,勃然大怒道:“一派胡言,全是欺人誑語,不可施行。”

王舜堅持己見說:“那孟通自井中所得,恐是天意,姑母不妨讓他做個假皇帝,使他輔佐皇太子,待太子長大登基,這場災難也就過去了。”

太皇太後拗不過,又想事已至此,隻得依王舜主意,下詔封王莽為“假皇帝”,臣民稱“攝皇帝”,改元居攝,王莽自此頭戴冕旒,身穿袞衣,坐著鑾駕,儼然一副皇帝派頭。

梓潼人哀章,曾遊曆長安,與王邑友善。王邑見王舜很受王莽的青睞,心中很是不平,心想,本都是一門子的兄弟,如何厚此薄彼?慢慢生出一種想法,要博得王莽的歡心。恰巧哀章來到府上,王邑高興不已,忙置酒相待。說起居攝之事,哀章道:“兄弟要立功,便在今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