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善於忍耐,懂得堅持(12)(1 / 1)

但是老先生收徒弟有一個習慣,那就是每個人想要拜師都要接受一個考驗。這個考驗也很簡單,就是在徒弟進門後,老先生肯定要安排徒弟去做一件事情,那件事情就是:掃地。

安排完了之後,老先生就閉目養神。過了一段時間,徒弟來跟老先生稟報,已經把地掃好了。老先生就問徒弟:“你掃幹淨了嗎?”徒弟說:“掃幹淨了。”老先生又慎重地問道:“真的掃幹淨了?沒有遺漏的地方嗎?”徒弟認真考慮了一下,肯定地說:“所有的地方都掃幹淨了。”這時,老先生歎息一聲,說:“好了,你現在可以回家了。”徒弟聽了以後感覺很奇怪:“怎麼剛來就讓我回家?這是什麼意思,不收我了?”“是的,你沒有通過考驗。”師父擺擺手,徒弟百思不得其解,隻好走人。

其實說穿了很簡單。原來,老先生事先在屋子拐角旮旯處丟下了幾枚銅板,看徒弟能不能在掃地的時候發現,一般的年輕人心浮氣躁,沒有耐心,還有些人更是偷奸耍滑,不認真做事。這樣的人是不會認認真真地去打掃那些拐角旮旯處,自然也不會看到銅板,更不可能交給老和尚。老先生的“考驗”其實很容易,通過做這樣一個很簡單的事情就檢驗了徒弟是否有耐心,不能不說老先生的睿智。如果徒弟藏匿了銅板不交給老先生,那問題就更大了,那就不隻是性格上的問題,而是品格欠佳,這樣的徒弟自然更不能要了。

有人這樣形容過貓捕鼠的情形:一日下午,去磨房,剛進門,陡然看見家裏的老貓伏在牆角,不遠處的牆縫有一小洞,明白老貓是盯上老鼠了,於是悄然退出。半小時後,再去觀察,老貓仍在原地,又半小時,仍未動,一直偷偷察看了三次,沒見任何動靜,老貓靜伏如故。主人不耐煩了,於是走開。傍晚在院子裏卻看見老貓從磨房裏竄出,嘴裏叼著一隻還在抽搐的老鼠,主人心裏不由得大為歎服。

也許有人認為這跟守株待兔沒什麼兩樣,細細想來,根本就是兩碼事。在這次捕鼠的過程中,其實雙方比拚的就是耐心。老貓將耐心發揮得淋漓盡致,終於等到老鼠從洞裏出來,相反,老鼠明知道天敵在外麵虎視眈眈,雖然在洞裏耐心地等待了好長時間,卻沒能堅持到最後,最終成為老貓的美餐。

耐心如同盛水的杯子,成功就是盛在杯子裏的水,杯子越大盛放的水也就越多;耐心如同遮風避雨的房子,房子越堅固,住在屋裏的人越安全;耐心就是用來撈魚的網,網上的線越密,撈住魚的機會就越大,耐得住性子才可以實現飛躍。

第九章

控製好情緒,三思而後行

凡事要三思而行,考慮任何問題,都要看到它的正麵和負麵,切忌片麵性和情緒化。有憂患意識,才是做人成熟的表現。

在社交活動中,人可能遇到各種各樣的情況,麵對不同的情況,情緒會有很大的波動,不善於控製情緒,就會使社交失敗。

人們對事物的看法和觀念都帶有個人強烈的感情色彩,所以人的喜好有時候是無法兼容的。因此,人與人之間不可避免的就會產生很多矛盾。能夠自我控製是一種難得的做人美德,但事實上能夠做到這點的人並不多。

不能控製情緒的人,給人的印象就是不成熟、還沒長大。隻有小孩子才會說哭就哭,說笑就笑,說生氣就生氣。這種行為發生在小孩身上,大人會說是天真爛漫,但發生在成年人身上,人們就不免對這個人的人格感到懷疑了。別人會認為你沒有控製情緒的能力,這樣的人,一遇不順就哭,一不高興就生氣,這樣能做大事嗎?這已經和你個人能力有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