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提高汽油的抗爆性,降低含鉛量,我們必須增加汽油中的異辛烷值,或利用最新的催化技術,將汽油中的其他碳氫化合物轉化成異辛烷。雖然這樣汽油的價格會高一些,但可以減少對機動車的損害,此外還可以省油,更重要的是可以減少環境汙染,所以要加強這方麵的研究。
動力強勁的煤油
石油家族中的煤油,在日常生活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它是最早被人們用來照明的。
當電燈還未發明之前,許多地方的照明用的都是煤氣燈。在電影中經常會出現這樣的鏡頭:帶有玻璃罩的煤油燈給古老城市的人們帶來了點點光明。
為什麼不用汽油去點燈呢,7大家都知道汽油的脾氣太暴躁。它一遇火便會猛烈地燃燒起來,別說點燈,就連整個燈架都會被它燒毀。嚴重的話還會引起火災。
那麼,用重油去點燈可以嗎?事實證明根本行不通。因為重油著火點很高,因此用它點燈實在是太費事了。
煤油的“性格”比較溫順,著火點不高,很方便點燃。而且燃燒起來也不火暴,柔和的像古老的菜油燈一樣,因為菜油比煤油貴,所以很快便被煤油燈取代了,在城市和許多鄉村中一度很流行,直到電燈的出現。
難道從此以後煤油就沒有用武之地了嗎?於是有人想用它作內燃機的燃料,然而它太“溫和”了,根本就無法帶動內燃機工作,因此隻能以失敗而告終。
後來,人們發現早期的內燃機存在許多不足之處。工作原理與蒸汽機十分相似,是靠活塞的往複運動,帶動曲柄和連杆,變成旋轉運動,非常麻煩。
於是,有人開始想如果取消活塞和汽缸,讓燃氣直接推動葉片旋轉,那樣內燃機會工作嗎?
1872年,德國工程師希托首先設計出了熱空氣式輪機,並獲得了專利。
1906年,法國工程師阿孟高和列馬裏共同完成了一台試驗性的燃氣輪機。到20世紀30年代,實用的燃氣輪機終於出現了。
1928年,英國科學家惠特爾提出,用燃氣渦輪機的噴氣去推動飛機,並且構思出渦輪噴氣式發動機的想法。1941年5月14日,噴氣式發動機在英國試驗成功。
噴氣式飛機從此取代了活塞式飛機,使航空事業進入了一個新領域。有趣的是,活塞式飛機的發動機燒的是汽油,而在噴氣式飛機上燒的竟是煤油。
因為噴氣式發動機和活塞式發動機結構不同。噴氣式發動機裏沒有活塞和汽缸,因此不存在汽缸的損壞問題,也就不需要用含“異辛烷”值高的汽油那樣的燃料了。另外,噴氣式發動機要求燃料在燃燒室內猛烈燃燒,產生噴氣從而推動飛機飛行。然而最關鍵的一點是燃料的發熱值要高。發熱值越高,燃料的密度也就越大,飛機上容積有限的燃料箱裏能貯存的燃料也就越多。而從150~250℃分餾出來的煤油正符合這些要求。因此,用它作噴氣式發動機的燃料再合適不過了。
煤油不僅成了噴氣式飛機的理想燃料,而且還是一種新型汽車的所需燃料,這種汽車被稱為噴氣式汽車。前蘇聯的莫洛托夫汽車工廠曾研製出一種噴氣式賽車,它就是以普通煤油作燃料,時速竟然達到每小時300千米。
不可小視的“固體石油”
腐泥煤、油頁岩、瀝青質頁岩,都是含油率較高的可燃性有機岩,是提煉石油和化工產品的寶貴原料,被譽為“固體石油”。
這些固體石油,特別是油頁岩,據估計,在全世界的儲量大大超過石油,並且有可能超過煤炭。在能源短缺的今天,世界各國已經開始研究如何利用的問題。美國、俄羅斯等許多國家紛紛進行各種實驗,以取得加工利用的科學數據。德國堅持綜合利用的方針,建立了一個油頁岩-水泥聯合企業,他們以油頁岩作燃料,生產水泥並發電,雖然生產規模不大,但是在經濟上已經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