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1 / 1)

以前有人勸我寫序,我因為怕麻煩,所以找很多冠冕堂皇的借口拒絕了。這次卻自己主動說要寫,不曉得會不會被人以為是自己打自己的耳光。

但這次真的是有理由的。以前寫小說總是很想當然,以為別人掃一眼就會理解其中的意義,其結果卻常常是被讀者罵,說“不曉得在寫些什麼”。所以這次決定痛改前非,不再玩無聊的啞謎。但又怕寫在小說裏會嚴重破壞閱讀趣味,所以放在前麵。變成個序言。

其實這次這篇故事,主要想說一個有點複雜的事情。即孩子們如何從懵懂到清醒,從本我、自我、超我,三者的失衡到最後找到平衡。這是個心理學概念,我對理論一知半解,好在體會總算還是有一點(不然我沒膽子寫這個浪費腦細胞的東西,幹脆另外挑個簡單快樂的題材)。

故事裏的三個男性角色,鬆象征著絕對的超我,威象征本我,而海則象征尋找平衡的自我。故事安排威與海之間的感情,說白了就是本我(追尋自身快樂)的誘惑。而海與鬆,則是超我和自我的關係。即社會倫理道德,不見得很服氣,不見得很甘願,但總是要服從。

最初的海,可以視作孩童時期的象征,完全追隨本我,隻知道隨心所欲。後來遇到鬆,大概就是人的成長時期,開始被超我統治,並下意識地認為充滿諸多欲望的本我是不道德的。最後海回頭去揭穿當年的真相,坦然麵對混為一體的威和鬆,等於是本我和超我達到平衡之後,已經健全的自我開始回顧自己成長的道路。平靜地審視自己,所有好的,壞的,都接納並且承認,不會再自欺欺人。

至於兩個女性角色,靖美和惠惠,當然也有其意義。靖美象征過分強大的超我扼殺了本我,造成失衡。而惠惠則是對超我完全絕望,一心隻想變成完全的本我。但惠惠的本我本身就有些超我,而靖美的超我本身就有些本我,這種設計是想表達一下我自己的感覺——善與惡不是那麼絕對的。本性有善良的地方。所謂道德,有時卻也冷酷無情。

由此可見,全部關於他們的情節,實際都是將人的心理鬥爭外在化然後演變出來的。所以說,這個故事和現實規範無關,隻和人心有關。

我是個非常討厭說教的人。盡管要寫的主題算不上很明快,但在構思時卻努力追求可讀性。希望能在去掉所謂的“內涵”之後,仍然會是個很好看的故事。

這本書的名字叫做《都隻為你》,第一是因為我很喜歡這種感覺,第二是因為這個名字很貼題。的確是為了“你”——那些曾遇到關於本我、自我、超我問題的人們。以及那些喜歡看一個浪漫故事的人們。

Ps:事先聲明,用男孩當主角,是因為我總覺得讓可愛的女孩碰到這類事情太殘酷了,所以找比較強壯的男孩來充當苦命角色,寫起來安心點。並不是有意搞怪。

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

賞作者貴賓票:

親,您還沒登錄噢,馬上or

賞作者貴賓票:

親,您還沒登錄噢,馬上or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