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謂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當曾經強大的楚帝國分崩離析後,身處西北的晉興起,晉高祖唐鶴興起於沙場,原本隻是並州的一位農民,走投無路之下參軍入伍,後因作戰勇猛受當時朔方節度使李玄賞識,納入其麾下,之後更是將他的女兒嫁給了唐鶴;待李玄死後唐鶴繼承了李玄的軍隊,之後北據匈奴,東取冀州,向西重新奪取西域,在長安稱帝,之後積蓄力量,向南相繼滅掉了吳、宋、越幾國,建立了晉朝。

晉高祖唐鶴生於亂世,起於毫末,披荊斬麻,數次麵臨絕境,曆時十多年才建立晉朝。但天下之事必定是合久必分,唐鶴子孫完全忘記了他們的祖先建立晉朝的幸苦,唐鶴的重孫唐瞿,即晉曆宗性格殘暴,以屠戮臣民為樂,各地反亂不斷,遭其叔叔晉僖宗廢黜,晉朝有了一段中興的跡象,但好景不長,之後繼位的晉悼宗在位不長,在他死後晉朝陷入內亂,十個諸侯王反叛,晉朝雖然結束了內亂,但其實力也大大衰落,加上草原匈奴興起,導致其不得不遷都洛陽,再也無力控製南方和西方,之後繼任的晉懷宗性格雖好,但本領太小,無力回天,隻能堅守剩下的基業,無力回天。

待到安宗時,西北、西南相繼分裂,北方的匈奴和南方的羌族分食了涼州和西域,雙方在武威郡展開大戰,匈奴參勝,羌族實力下落,無力在對西南發起戰爭,匈奴得到涼州和西域後,休養了幾年,想兩麵夾擊並州,打開晉朝的西北大門,但西域西邊的一個帝國對匈奴發起戰爭,導致晉朝西北暫時安寧;同時,北方冀州、青州等地劉三、慕容和相繼叛亂,相繼在涿縣、邯鄲稱帝,自稱燕王、趙王,先後占領上穀郡、涿郡、東海、琅琊國等地,北方各地人們也起兵自衛,駐守北方的各位將軍和貴族也招募士兵,紛紛割占土地,北方徹底被割據,軍閥和義軍亂戰,民不聊生;南方雖然按時繳納賦稅,但皇室實力衰微,導致南方繳納的賦稅隻有少得可憐的一成,士族們自成一派,控製南方,南方民眾不滿,禍亂就在眼前。

安宗性格溫順,再加上懷宗的教導,導致他趁著四周內亂,外族無力進攻,三次大赦天下,吸納西方、北方的人口,恢複中原的發展,再重新起用老將楊肆,從軍中任命大量的青年將領,簡化官吏,,中原之地呈現出一邊悻悻向榮的景象,但土地的兼並和貴族實力的壯大仍是中原晉朝最大的問題。

待到安宗繼位三年,及元興二年,西北三位將軍再次聽到匈奴慘勝的消息後,沒有稟告朝廷,就私自出兵十萬,進行北伐。安宗無力阻止,隻能任由他們,但誰都未料到,一場戰爭,竟影響了幾國的曆史,煽動了幾族的走向,改變了天下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