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浩出身在並州,原本是並州太原郡裏的一個校尉的庶子,身份地位低下,自出生起就被送在鄉下住宅,自幼和他鄰居家的一個老兵學習刀法、箭術,其母早逝,而他的父親又僅是每月供給錢財,每年都不得一見,他為了謀求出路,便在懷宗去世的那一年,辭別了父親,拿了一些錢財,參加了駐守並州的軍隊。其父在安宗繼位時任用一些關係,進入了中原,同時並州又出現了饑荒,他的舅舅一家也失去了蹤跡,唐浩徹底成為了孤家寡人。
唐浩入伍三年,刀法和箭術也大有增長,成為了他們營數一數二的高手,但和他的上司鬧了矛盾,再加上是庶子,軍中很多人都瞧不起他,參軍三年,即使是用他父親給的錢財上下打點,也才是一隊正,和他同時入伍的一些貴族子弟都已經有當上廂指揮使的了。
和他境遇相同的還有第二隊的隊正李複,李複出生於平民,家中排行老二,原本叫李二,在村中的私塾偷聽過幾次書,之後嫌棄自己的名字難聽,但又沒有什麼文化,便改為李複,起了一個較為好聽的名字。他出生貧寒,以打獵、采藥為生,極其擅長箭術,在山中如履平地,家中父母雙亡,他的哥哥又遠走他鄉,無奈之下參軍入伍。
他入伍五年,並參加了不少的戰爭,立下了不少的功勞,但因家貧,每月俸祿僅是夠養活自己,沒有錢財上下打點,導致當時和他在一隊的最差也是營指揮所,而他卻是止步於此,將他這些年裏領到的錢財存了起來,想在退伍後買幾畝田地生活。
二人因為相同的遭遇而相識,並成為好友。而這時三位將軍主持的北伐也開始,各地都開始了征調軍隊和物資,軍官的人員換動也更加明顯,有能力、有關係的軍官都調往了後方,倒是前線的原本無法提升的軍官都升職了;但為了北伐,三位將軍開始大規模的擴軍,原本五萬的軍隊擴招到十幾萬,導致前線的軍官雖然升官,但他們掌握的軍隊卻大多數都是沒進行訓練、裝備簡陋的民兵,並且三位將軍隻準備了半個月就進軍,一切物資士兵在半個月裏匆忙地做好準備,導致前線的士兵們苦不堪言,民眾怨聲載道。
北伐軍共分為三部分,前軍有三萬人,六個軍,但大多都是征召的士兵,精兵很少,且都集中在都指揮使附近;中軍有四萬多人,他們幾乎都是精兵強將,是原先三位將軍近三輩人在這幾十年裏練就的精兵強將,他們距離前軍隻有十裏,並且他們還有一萬騎兵,一萬北方良馬組成的清兵,近三輩人花費大量錢財、物力組建了這支騎兵;最後的則是後軍,也是有三萬人,六個都,但和前軍不同,這六個軍都是原先在前線的各種士兵組成的,並且將一半重步兵也分在了後軍,實力強悍。
北伐軍一路高歌猛進,僅一個月就進入漠北,並未受到很大的抵抗。自厲宗開始,已有近一百五十多年沒有晉朝軍隊到達過了。三位將軍大喜過望,以為自己要建立不世之功,便不再像原先那樣謹慎,命令全軍加快了步伐,
但在前軍中,很多人都不是這樣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