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再聽到閨蜜說真愛時,我的人生早已是被愛情傷得完無體膚了,也不相信愛情這回事。每一件事的發生,都肯定是有它的因果的,於我,不相信有真愛,這跟我的原生家庭和一路的經曆有很大的關係。
打記事以來,我的腦海裏就沒有家庭溫馨和睦的畫麵,都是父母零零碎碎的吵架,最讓我刻骨銘心的一次,記得那天放學回到家,媽媽把我叫到房間,跟我說:我跟你爸離婚了。當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我當時也沒什麼感想,也不知道自己什麼心情,就是跟媽說:我知道了。之後,媽媽離開了我們家,外出打工,爸爸也是在外麵做工,那時我跟我的兄弟姐妹們就是留守兒童,完全感受不到一點點家庭的溫暖,被關心被愛成了我人生最大的奢望。缺愛,這個詞就是在原生家庭裏一開始就出現了,在我還不認識字,不知道什麼意思的時候就一直一直陪著我長大,直到自己認為找到了真愛,也隻是年少輕狂,無知的認為。
活到了不惑之年,缺愛讓我不得不獨立,不得不堅強,因為沒有人幫我遮風擋雨,沒有人為我撐起一片天。以至於後來,大家都覺得我是個強勢的女強人,其實,我想,如果可以有小鳥依人的條件,可以做溫室裏的花的資本,所有的女人都不會想自己去拚搏,去折騰的,誰都希望自己負責有錢花,貌美如花。可我,什麼條件都不具備,隻能靠自己,這也是媽媽一直告訴我的一句話。由於原生家庭的影響,有些事,有些陰影也是刻進了心底深處,揮不去抹不走的。
在那樣的家庭成長著,我有著敏感、懦弱又不甘心的性格。讀初中那會,因為怕別人欺負,自己就真的穿著大件的衣服充胖子,結果,在一堂體育課上被識穿了,因為太熱,不得不脫了外套,身上隻穿了件緊身小T裇,把瘦弱的自己毫無保留的呈現在同學們眼中,鄰桌的男生馬上就說:原來你這麼瘦,平時以為你是個大個子,沒想到你是穿出來的。從此,平時抬頭挺胸的勇氣都沒有了,也正因為這樣,造就了今天含胸的習慣。看見有人在看我,我就覺得是在議論我,就覺得是自己做錯了什麼,懷疑自己。性格的缺陷在那個時候已經是基本形成。
我也很深刻的體會和明白一個家庭的氛圍,一個孩子成長的環境對一個人有多大的影響,那將會影響一個人的一輩子。有些觀念印在了骨子裏頭,就很難再改變了。自己的童年沒有什麼記憶,在讀中專那年,去一個同學家做客,同學問爸媽,晚上吃什麼飯?同學爸媽問她弟弟,然後一家人商量著,開心的討論,父母眼中都是愛和尊重包容,孩子臉上滿是被愛幸福的笑容,看著那樣的畫麵,我是羨慕嫉妒的,同時,也很為同學感到高興,有那麼個幸福溫暖有愛的家!而這個同學,在自己的婚姻生活裏,也是幸福的。在那一次做客裏,我就給自己下了一個決心,將來,如果我有了自己的孩子,我一定不會讓我的孩子走我現在的路,不會讓我的孩子缺愛,我會盡我最大的能力讓我的孩子幸福快樂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