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軍營,李將軍召來了他的手下。這些人握著他的手,有的人失聲痛哭,因為他們將要和他們愛戴的總司令告別了。“上帝幫助了你,將軍!”李將軍也哽咽得不能說話,他強忍著熱淚,最後說道:“夥計們,我們一直在一起戰鬥,你們已經盡力了,我心中有太多太多的話卻說不出來。你們將會被赦免,可以回家了,再見。”
傑出統帥李將軍
美國之所以發生南北戰爭,根本原因就在於南方想要保留奴隸製,因此想獨立。林肯總統為了統一,才發動了這場戰爭。如果不是李將軍,南方會很快戰敗,這場戰爭很快就會結束。但李將軍是個出色的軍事家,由於他的卓越領導,使南北戰爭延長了兩三年。北軍始終無法在戰爭中取得突破性進展,林肯當時換總司令跟一個腹瀉的人用手紙一樣。直到第四年,格蘭特將軍出馬,才把他打敗。
格蘭特將軍也騎馬回到他的軍營,並且稍稍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開始起草給林肯總統的電報。這個時候,他突然聽到軍營中歡慶的炮聲,他走出來,命令停止放炮,他說:“這沒有什麼值得炫耀的,因為叛亂者現在又是我們的同胞了。”
4月9日,按照規定,李將軍的南方軍隊向格蘭特將軍投降。這是南方軍隊的最後一次列隊,南方軍隊的軍旗在微風中飄揚,他們齊步走向另一邊的穿著藍色軍服的北方軍隊,這時響起了嘹亮的軍號,北方軍隊向南方軍隊致進軍軍禮,這是戰場上軍人向對方致的最高敬意,南方軍隊也執劍向對方回軍禮,這是美國內戰中最激動人心的時刻。禮畢,身著灰色軍服的南方軍隊放下了他們的武器,降下了南方的軍旗。曆時4年,死亡60多萬人的美國南北戰爭宣告結束。
雖然李將軍失敗了,但是由於他的仁慈、勇敢、卓越與風度,他贏得了全體美國人的尊敬。《戰後的李將軍》作者費施維克總結說:“北方得勝,南方得李。”可謂一語傳神。
【酷評】
南北戰爭結束後的投降儀式讓我們感動,它閃耀著人性的光輝。有句話說得好,對待敵人最殘忍的辦法就是將他變成自己的朋友。可以說,寬容是一門藝術,一門做人的藝術。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難免會發生矛盾,在這時,如果你不讓我,我不讓你,很容易引發家庭矛盾和同事之間的爭鬥。如果一直耿耿於懷,那就會影響今後的正常生活與工作。因此,我們需要學會寬容,寬容是力量和自信的標誌。寬容對於個人來說,是一種境界;對於社會來說,是一種文明和進步。
§§§第二十一節林肯之死
南北戰爭勝利後不久,也就是1865年4月14日晚上,林肯邀請格蘭特將軍及夫人去福特劇院觀看歌劇《我們美國的表兄弟》。可林肯在去陸軍部的路上突然有了一種不祥的預感,他停下車,想要把這感覺清除,但怎麼都難以清除。他當時有個想法:取消去劇院的計劃。但是,他又放棄了,因為在劇院,有一千多人正準備和他歡呼勝利。
不過,為了安全考慮,他給作戰部長斯特頓送信,讓他派一個名叫埃克特的陸軍上校來保護自己。但斯特頓告訴他,埃克特在當晚已經有了任務,不過有一個叫布萊恩的軍官也能勝任。林肯同意了。
當林肯總統一行到達劇場的時候,表演已經開始。總統到了,演員們立刻停下來,樂隊奏起了“歡迎領袖”的曲子。林肯向觀眾彎了彎腰,然後靠著總統包廂的後牆慢慢地坐了下去。
林肯所在的包廂有前後兩道門,前門被鎖了,後門進出。出了包廂後門便是一條狹窄的過道,過道的另一端又有一道門,通往劇場的樓廳。當林肯在包廂裏專心看戲的時候,有個沒有頭發的年輕人慢慢地走向了包廂的後門。在這之前,他已經做了很充足的準備。當他得知林肯要來這個包廂看戲時,就先是在後門上鑽了一個小孔,以便站在包廂外麵向裏麵窺視。然後又在通往樓廳的那道門的磚牆上,挖掉了兩英寸深的泥灰,以便用木棍卡死門道,免得行凶過程中被人發現。
林肯的那名侍衛布萊恩在換幕的時候,突然想到了自己今天沒有喝酒,於是他悄悄地走出了包廂,喝酒去了。這正好給了那個沒有頭發的年輕人一個好機會。
他走到包廂門口,透過那個小孔看林肯,林肯正拉著妻子的手。他轉頭看看過道,周圍沒有人。他又看看林肯,林肯正在捧著妻子的手。
很好!
他站直了,長吸了一口氣,輕輕地拉開門竄入包廂,右手迅速地掏出手槍來,左手握著一把刀。他朝著林肯的腦袋開了一槍。子彈從林肯頭部左側、距離左耳三英寸的地方鑽入後腦,斜穿過大腦,最後停留在右眼眶後幾英寸的地方。林肯的身子如同一堵牆,重重地從椅子上滑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