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資本主義狼來了(10)(2 / 2)

俾斯麥的腦袋頓時清醒過來,意識到自己還活著,他拿出從前格鬥的本領來,用一隻手使勁地按住年輕人拿槍的手,另一隻手死死地抱住他,不讓他逃脫。年輕人顯然被這個小老頭的擒拿術震懾住了,居然忘記了反抗。當俾斯麥照他臉上來一拳的時候,他才有所清醒。他立即用力,把那隻拿槍的手艱難地抬上來,對準了俾斯麥的腦袋。就在這危急關頭,那兩個衛兵迅速趕到,把刺客活捉了。

俾斯麥這才有時間檢查自己的身體,結果,隻是第二顆子彈擦到了他的肋部,此時隱隱作痛,其他地方沒有受到傷害。衛兵堅持要送他回去,可他還是堅持一個人走回家去。

回到家的時候,他的夫人正陪客人用餐。俾斯麥禮貌性地向他們打了個招呼,然後走進書房,給威廉國王寫了一個簡短的報告,然後走進餐廳,吻了他夫人的前額,像講故事似的說:“小寶貝,你不要害怕,一個人開槍打我,感謝上帝,我沒有事!”

被人刺殺,這在其他人眼中可算是驚魂,但俾斯麥第二天就似乎忘記了這樣的事情。那位被活捉的刺客是個激進的反戰分子,他擔心會受到拷打,所以在住進監獄的當晚就用腦袋撞牆把自己活活撞死了。

讓俾斯麥想不到的是,這次刺殺事件居然讓令他頭疼的問題迎刃而解。幾天後,普魯士的報紙就大肆渲染這次行刺是奧地利人指使的,由此而激起了普魯士人的民族感情。在柏林,大批群眾走上街頭舉行支持俾斯麥的大集會。普魯士國內和德意誌其他一些小邦,原來一大批反對俾斯麥的人,都紛紛同情並支持他,譴責奧地利采用這一卑劣的手段。

俾斯麥就此開始了對奧地利的戰爭準備。6月7日,俾斯麥出兵,普魯士與奧地利為爭奪德意誌統治權的戰爭終於爆發。7月14日,奧地利被迫投降,同意永遠退出德意誌聯邦,並承認普魯士在德意誌的領導地位。4年後,普魯士又向統一道路上的最後一道障礙法國開戰,打敗了拿破侖三世的法蘭西第二帝國。1871年,德國正式宣布統一,成立德意誌帝國,由此實現了它幾百年以來的夙願。

統一後的德國,在俾斯麥的主持下,開始執行為大資產階級和貴族地主利益服務的政策,推動德國經濟的發展。但他的“鐵和血”(所謂鐵血政策,源於他在1862年的一次演說。在演說中,他認為德意誌的統一不能靠議會和演講,而是要靠鐵和血)政策卻沒有因此而停止。比如在1871年,他就參與鎮壓了巴黎公社起義。在國內,他加緊鎮壓德國工人運動;對外組織軍事集團,極力鞏固德國在歐洲大陸的霸權地位。同時,在非洲、亞洲和太平洋地區掠奪殖民地,同英國爭奪世界霸權。他在1890年3月因“鐵血”政策失敗而被迫下台,但他的“鐵血”政策卻深深地影響了以後的德國曆史。

【酷評】

中國有句古話叫“失之桑榆,收之東隅”。老子的辯證法認為,好事被庸人一搞就會成為壞事,而壞事在智慧型的人那裏則會化腐朽為神奇,成為好事。遇到了好事,先別高興太早,因為稍微得意忘形,就會變成壞事。而遇到壞事,要多向好的地方想,並且努力去改觀,壞事就有可能變成好事。因此,人生在世,不能輕易就被身邊發生的事改變心態,無論何時都要保持一顆平常心。無論麵對成績與收獲,還是失意與痛苦,都要淡定。在有所收獲時,要懂得知足和淡定,在遭遇不公時,要學會釋然和無所畏懼,處變而不驚,這才是人生最正確的態度。

§§§第二十三節一個孩子的詔書

1867年10月,日本宮廷內。

一個15歲的小孩子正在聚精會神地看一份文件。這份文件是由當時的三大諸侯薩摩、長州、安藝的首領聯合遞交的,內容就是要用軍事手段把多年把持朝政的幕府搞掉。

幕府是古代日本淩駕於天皇之上的政府機構,常以“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方式來實現對國家的統治,其最高權力者為征夷大將軍,也稱幕府將軍。當這個15歲的小孩子在看那份文件的時候,日本已經經曆了600多年的幕府時期。也就是說,日本最高領導者天皇,已經做了600多年的傀儡。

燭火在搖曳,那份文件被這個15歲的孩子攥在手裏幾乎已經攥出了水。他思考了很久,突然拿起筆來,寫下了下麵的文字:“不討此賊,何以上謝光帝之神,下報萬民之深仇!”

他所說的賊就是當時的幕府將軍德川慶喜。而他就是天皇,才登基兩年的明治天皇。

薩摩地方武裝的首領大久保利通和其他人接到這一詔書後,欣喜若狂,他們向上天大喊:“天皇英明!天皇萬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