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年入冬較早,剛進十月份便大雪漫漫。二十日的晚上,烏雲密布,不久雪花紛紛飄落,地上積了厚厚一層,整個宮廷白蒙蒙一片,禦花園的樹枝都被壓斷了。趙匡胤忽然心情極度煩躁,苦悶無比,於是派人召開封府尹、晉王趙光義入宮。
趙光義知道近日哥哥的身體不好,正好到宮中看望一下。進宮後,見趙匡胤身體伏案,目光呆癡,趙光義急忙叩首問安。趙匡胤這才回過神來,走向前去把弟弟扶了起來,望著趙光義說:“你過來陪朕喝喝酒吧,朕有事找你談。”趙光義見哥哥麵容憔悴,心神不寧,料定他肯定是心中有事,便坐了下來,說:“既然皇上想飲酒議事,那臣弟奉陪。”因為他知道,每當遇到朝政大事時,哥哥是永遠離不開酒的。
於是趙匡胤命宮女、宦官端來佳肴玉釀,與趙光義對飲。不久,趙匡胤命令所有仆人統統退下,在廳外守候。趙光義平日酒量不好,而趙匡胤卻是海量,因此酒席間,趙光義一再擺手推酒。後來趙匡胤便把道士的話告訴趙光義,並把大宋日後的發展也分析了一下,說:“我的那兩個兒子才德平庸,而大宋要擴張邊境,需要一位明君,我覺得你是最佳人選!”原來他決定把大宋江山交給弟弟而不是兒子。趙光義驚呆了,他沒想到哥哥會忽然提到這些問題,連忙擺手拒絕。自古江山都是傳給子孫,很少有傳於兄弟的。
酒過三巡,兩人出來看雪,隻見廳外白雪皚皚、銀裝素裹,趙匡胤想知道雪下了幾寸了,於是拿了一把玉斧戳地,發出了清脆的“嚓嚓”聲。站在外麵的宮女、宦官在兩人商談的過程中,隻看到裏麵的燭影搖動並有斧聲傳出。
接下來,兩人談了很多往事,談到他們一起參軍打仗,一起馳騁沙場,一起策劃陳橋兵變,一起建立大宋等。一直喝到深夜,趙光義的酒量不如哥哥,早已爛醉如泥、伏案不起,於是趙匡胤就命人把他送回開封府。他自己也搖搖晃晃地回到寢宮,準備上床前忽然想到一件事,於是命令宦官拿來文房四寶,寫了一份遺囑:皇弟晉王是不錯的皇帝人選,如果我有什麼不測,就讓他在我棺材前繼位。
寫完後他就命宮女給自己解衣寬帶,躺在床上就睡著了。
不久,皇宮中侍奉的太監宮女們聽到了皇上的鼾聲如雷,但到了淩晨時分,卻聽不到任何聲音了。淩晨,一個太監進來幫皇上蓋被子,感覺不對勁,於是宣禦醫進宮。禦醫看過之後,立刻驚慌失措,宣布皇上駕崩了!眾人頓時亂作一團,哭天呼地,太監們開始將消息傳出去。半個小時後,消息傳到了宋皇後那裏,宋皇後聽後當場暈死過去,宮女們急忙宣禦醫。宋皇後醒來後痛哭一場,急忙趕到皇上的寢宮,開始考慮繼承皇位的事情了。當然,她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兒子,於是便派宦官王繼恩去找趙德芳。
王繼恩匆匆出去,在去找趙德芳的路上,他忽然改變了注意。雖然王繼恩隻是一名宦官,但是他跟隨皇帝多年,對朝廷中的政事了如指掌。他想到,皇帝在世時並不喜歡趙德芳,所以久久沒有立他為太子。但是皇上的弟弟晉王就不一樣,在皇上麵前備受寵愛,執政能力、軍事策略均不低於皇上,皇上在世時常常誇獎他,說他有天子之像。況且趙光義輔佐皇帝登位建立大宋,是開國之勳。想到這裏,王繼恩就直奔開封府去了。在他看來,即使趙德芳坐上皇帝,國內政權也未必穩定,而趙光義無論是能力還是影響力都遠遠高於趙德芳,隻有趙光義才可擔此大任,這對自己的將來也有好處。
於是王繼恩飛快地跑到開封府,晉王正睡得迷迷糊糊,一聽說皇上駕崩,立刻清醒過來,悲痛萬分。王繼恩接著說:“晉王請節哀,現在不是悲痛的時候。國不可一日無君,我想讓你趕快進宮,繼承皇位!”趙光義猶豫了,哥哥屍骨未寒,自己就去登基,恐怕別人會有非議,於是說:“如果我現在過去,會被誤會是去奪權的。”王繼恩一聽便急了,提醒他說:“大丈夫做事不拘小節。如果你現在不過去,也許明天皇位就是別人的了,況且你們兄弟情深義厚,皇上有意傳位給你,請不要再猶豫了。”趙光義恍然大悟,也顧不上更衣,跟著王繼恩冒著大雪趕往宮中。
這時魂不守舍的宋皇後見王太監回來,急忙問:“德芳來了嗎?”王繼恩回頭指著趙光義說:“是晉王過來了!”宋皇後畢竟是一國之母,一聽是晉王來了,立刻明白了時局的變化。她知道大勢已去,無法逆轉,於是走向趙光義,跪在地上說:“以後我們母子的性命,全部依靠君上了!”趙光義也傷心流淚,說:“共保富貴,你們不用擔心!”第二天,趙光義便在趙匡胤靈柩前登基繼承皇位,是為宋太宗。
【酷評】
人們對於宋太祖之死,發明了一個詞叫“斧聲燭影”。“斧聲燭影”既讓人聯想到血腥的暴力,又讓人覺得撲朔迷離、不能確定。但多數人都認為,這很可能又是一出“骨肉相殘”的政治大戲。權力是魔杖,它不但可以呼風喚雨,還能攝取人的靈魂,使人為它著迷,進而會不顧一切地得到它。如果說真是宋太宗殺了親哥哥,那正是權力魔杖發揮了它的作用。而任何人,一旦擁有了這根魔杖,在享受權力的同時,其實也就給自己埋下了千萬地雷,將自己置身於種種不知名的危險之中。這就是“懷璧其罪”,“璧”也許是權力,也許是金錢,也可能是才華,所以真正的聰明人,或者會自覺地和這些東西保持距離,或者會自覺地處事低調,有權有錢而到處張揚、炫耀的一般都是會碰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