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消息(2 / 2)

“哥哥,哥哥!媽叫你到磨坊把穀子麵背回來。”弟弟景信肩上背著碗大的一團糧食,長長的空口袋垂到腳麵上,在門口經過的時候吆喝了一聲,看到弟弟能幹的樣子,他為自己這幾天的頹廢感到不值。他跳下火炕,走出門,拍拍弟弟的頭,“景信最能幹了。”弟弟花貓一樣的臉上露出自信的笑臉,“蹬蹬蹬”的向上房跑去。

“仁呀,身子骨好多了吧?”坐在北房廊簷下的三爺磕了磕半人多長的煙管,布滿皺紋的臉像開了一朵菊花。

“嗯,好多了。三爺現在不忙?”劉景仁答道。

“不忙,不忙,我這裏還有半個烤餑餑,你拿去吃吧?”

“不了,我現在不餓,我要去磨房啦”劉景仁有些心酸,衛裏的地大多是薄地,軍戶的糧食經常不夠吃,青黃不接的年月常有斷炊的人家,他們家人口多,糧食常常不夠,三爺三奶接濟的最多。

“傷兵溜號挨銃子···”一個輕蔑的怪聲傳來,那南陽女人秋香斜睨了景仁一眼,仰著頭擺著手“咚咚咚”的從身邊搖過去,景仁的心裏騰的升起一股無名怒火,最後還是壓了下去,和這種人一般見識,不值當。

沿著北房的廊簷向東,走過文緒女兒住的東房,再朝北拐,穿過門洞,外麵是東高西低的堡街,堡街僅有兩輛架子車的寬度,路上用石子鋪就,中間還有兩段陡坡,每次往家裏運穀子的時候,常常要兩三個人撐著車杆才能把車放下來。

劉景仁向西走,繞過馬王廟的北牆,穿過敞開著的大門,走到六叔的院子裏,靠東就是磨房,母親剛剛將磨好的穀麵放到門外,房內,六嬸帶著頭帕一邊趕著毛驢一邊把漿洗過得穀子倒到石磨上,地上是正在過篩子幾個婦女。

劉景仁和六嬸打了個招呼,轉身提起布袋扛到肩上往回走,母親抱著半袋穀糠跟在後麵吆喝著:“慢點走,小心傷口。”

把布袋抗進上房,放在門邊的糧袋上,劉景仁發現爹正在炕上和妻哥馬會武說話。

“大哥,你怎麼來了?”看到妻哥馬會武,劉景仁臉上堆滿了笑容。

“還不是為了你的事兒。有個好消息,兵部今年有個武官推薦考試,凡是參加過薩爾滸之戰,不超過二十五歲,立有勳功的小旗官及以下均可報名考試,先前薩爾滸之戰中,你不是有個突圍奪旗之功嗎?兵部已經核準過了,功勞雖然不大,但參加考試沒問題。咱爹已經在大同左衛給你報了名,我把考試憑證趕緊給你送過來,好讓你早做準備。”馬會武高興的說。

“是武試還是文試?”

“就知道你會這樣問。是文試,主要考四書五經,這一次薩爾滸之戰,年輕官員折損很多,因為戰敗,朝廷在遼東戰線上麵臨的壓力更大,宣大兩線臨近京師,兵部特許了一批武官的恩科名額,機會難得,爹說要你務必認真準備。”

“考的是哪幾科?”

“聽說是明經和八股,和秀才考試的科目一樣,題目不難,因為是從營兵中招錄的武官,又是恩科,要求一定不高,你一定要有信心。”馬會武安慰道。

“什麼時候考試?”

“咱們大同都司在懷仁縣設有考點,是在半個月以後,8月10號在懷仁縣城的縣學考試院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