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平定了英布的叛亂之後,途中經過故鄉沛縣,他決定回去看一看。
這是劉邦起義後,第一次回到故鄉。
想當初,離開沛縣的時候,他還是劉季,還是那個被父親責罵沒出息的人,如今回來,卻是大漢天子,一國之君。
劉邦,四十八歲起義,五十四歲當上皇帝,期間,隻是短短的六年而已!
六年前,他還是個沛縣中被大多數人看不起的遊手好閑的浪子,六年後,卻是人人敬仰和畏懼的天子!
人的走運,有時候真的,短短的幾年時間,就可以讓一個人翻天覆地的變化!
劉邦沛宮置備酒席,把老朋友和父老子弟都請來一起開懷暢飲。
酒到濃時,劉邦彈擊著築琴,唱起自編的楚歌:“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劉邦邊歌邊舞,熱淚盈眶。
他對沛縣父老兄弟說:“遊子悲故鄉。吾雖都關中,萬歲後吾魂魄猶樂思沛。且朕自沛公以誅暴逆,遂有天下,其以沛為朕湯沐邑,複其民,世世無有所與。”
沛縣的父老兄弟天天快活飲酒,盡情歡宴,敘談往事,取笑作樂。
過了十多天,劉邦決定要走了,沛縣父老堅決要劉邦多留幾日。
劉邦說:“吾人眾多,父兄不能給。”
於是,離開沛縣。
這天,沛縣城裏全空了,百姓都趕到城西來敬獻牛、酒等禮物。
劉邦又停下來,搭起帳篷,痛飲三天。
沛縣父兄都叩頭請求說:“沛幸得複,豐未複,唯陛下哀憐之。”
劉邦說:“豐吾所生長,極不忘耳,吾特為其以雍齒故反我為魏。”
但在百姓的再三請求下,劉邦才答應免除豐邑的賦稅徭役,並封沛侯劉濞為吳王。
他在封劉濞為吳王時,撫著他的背說:“漢朝建立後五十年,東南方向將發生叛亂,難道是你嗎?天下同姓皆為一家,希望你謹慎一點,不要造反。”
劉濞誠惶誠恐地叩頭說:“不敢。”
哪裏知道,到了漢景帝的時候,劉濞果然發動了七國之亂。
劉邦回去之後,就病倒了。
實際上,他在討伐英布叛亂時,就被流矢所中,病得很厲害,不想見人,躺在皇宮之中,詔令守門武士不得讓群臣進入。
群臣中如周勃、灌嬰等人都不敢進宮。
這樣過了十多天,樊噲推開宮門,闖了進去,後麵群臣緊緊跟隨。
樊噲看到劉邦枕著一個宦官躺在床上,他痛哭流涕地說:“始陛下與臣等起豐沛,定天下,何其壯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憊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見臣等計事,顧獨與一宦者絕乎?且陛下獨不見趙高之事乎?”
劉邦聽了,笑著從床上起來。
之後,去到沛縣,又痛飲了那麼多天,身體更加吃不消了。
他回到京城之後,病情開始惡化。
呂後請了良醫為他醫治,劉邦詢問病情。
醫生進言:“病可治。”
劉邦聽了不但不高興,還罵醫生說:“吾以布衣提三尺劍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命乃在天,雖扁鵲何益!”說罷,不願意繼續治療,賜給醫師五十斤黃金,令醫師離去。
他這個做法,令人很是不解,病了之後,為什麼不讓醫生治病?
這一事,可見劉邦對於生命的態度,那就是服從天命。
這一點,比起秦始皇就高明多了。
秦始皇非常怕死,強求長生不老,結果不到五十歲去世。
劉邦活到六十一歲,在中國所有的皇帝當中,算是長壽的。
呂後見劉邦病重,當下趕緊去問劉邦:“陛下百歲後,蕭相國即死,令誰代之?”
劉邦說:“曹參可。”
呂後問還有誰,劉邦說:“王陵可。然陵少戇,陳平可以助之。陳平智有餘,然難以獨任。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劉氏者必勃也,可令為太尉。”
呂後再問,劉邦說:“這以後,也不是你會知道的。”
這意思是指呂後也無法活那麼久。
劉邦知道命不久矣,但是,他還有放不下的人,那就是戚夫人和他的兒子劉如意。
這個劉如意,是劉邦最寵愛的兒子,因為他長得最像劉邦。
戚夫人仗著劉邦對自己的寵愛,不斷地向劉邦吹枕邊風,要改立自己的兒子劉如意為太子。
而劉邦呢,也想立劉如意為太子。
這樣一來,呂後生的兒子劉盈,太子之位就岌岌可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