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往常一樣,城區的年過得壓鬱,高樓,禁鞭,陌生的鄰居,這一切都不是六七十年代的原汁原味了,再加上生存競爭的壓力,沒有誰從內心回到從前這缺那缺但人人不愁的境況,龍大在社會上跌打鍛煉,活成了有需求要低頭的模樣。 正月初七初八後,大雪天氣終於結束了,沒有大風,能順利出門,龍大在周邊的客戶家拜年,今年眼見得所有的餐飲店都沒歇年,家家又賺得有聲有色(當然工人的開支翻倍),看到的都是吉利祥兆。 在長江邊走走,看到許多人在堤兩邊坡上滑著木板,無論老少都是高高興興的樣子,展望新一年能順利,健康,豐收。 初十左右,先是金龍泉啤酒的經銷商和二批聚會吃飯,準備開始開張,而二批也因年前空倉了也準備進貨,在去年下半年的時候,幾大啤酒品牌的市場布局很有針在考慮更換門廷,特別是華潤雪花實力雄厚,也舍得下本錢去做市場布局。 正月還沒過去,就有雪花啤酒來找龍大磋商轉投雪花的條件,從內心的感覺講,龍大的想法也傾向於做雪花,新品牌必然對經銷商的支持大大高於金龍泉啤酒,所以這看似是個無法拒絕的誘惑,龍大隻能和憨哥私聊,兩人私交很好,憨哥在其他金龍泉打壓龍大時采取了保護行動,於龍大有恩,所以龍大想有更好的方法兩全其美,商量龍大繼續做金龍泉二批,暗中另找一個人代理去做雪花經銷商,對於現在這種情況,兩人也沒更好方式,誰也不能給誰更好的保障和未來,所以就按兩人商定的去小心試水。 啤酒業務剛剛談定,百事公司又不約而至,來的是個副經理,不能不佩服可樂和百事對市場的敏感,年前可樂剛有意向,年後百事就反應過來,龍大在啤酒行當一批和二批中有絕對前三的實力和名氣(不是財富多少,而是銷售的量和客戶中的信任),在市場競爭中能占有一定的份額,自然在其它的品牌的關注之下,在擴張影響力的策略是有相同的目標的,百事與可樂對標的產品幾乎無所不在,在年輕人中的地位高於可樂,兩個公司在下麵縣市的業績壓力很大,經常有部門老總因受業績影響頻繁的換人。 百事的上門也同可樂一樣,想爭取龍大成為百事的經銷商,沒談具體的細節,泛泛而談了些中遠期願景,在第一次交談中自然不會得到雙方各自想要的大好,神奇的是百事經理率先提出了百事玻璃瓶汽水,征詢龍大的意願(事後,龍大當然想到了百事無孔不入的信息來源),龍大口頭答應可以考慮玻璃瓶的汽水及相關支持力度,總之以後合作是有機會的。 過後,龍大反饋了百事的意願給可樂,希望可樂能加以關注,按百事和可樂的一貫做法,會非友即敵,不會放棄任何地段的爭奪,因為銷量是他們這些人的枷鎖,執著好鬥沉浸在每個業務員的心液中,支撐著他們不斷的實現自已的目標,而龍大追求的是產品利潤化,而非品牌本身,逐利是成功商人的天然屬性。 市場上的幾大品牌不約而同的上門,有農夫山泉,有康師傅飲品和快餐麵,也有統一飲品和快餐麵,它們都有各自的優勢,量大名聲顯赫無一例外,局限於資金的實力的原因,龍大這一步選擇很艱難,不得已隻能暫時觀望,再去踐行(所有走量的產品都沒太高單件利潤,且成熟的產品在成熟的市場上投入不大,都是靠多開發經銷商去飽和市場,即有競品之間的競爭,更多的是品牌內部人員的內鬥,想贏利有些技術含量)。 開年的準備工作都完成的差不多了,銷售的旺季一般在五一節左右開始,之前是平平淡淡的運作,網吧的大量興起是唯一的亮點,大多數人的注意力集中到網吧這一新鮮事物上。 網吧業主一般都很少主動去開發其它的業務〈多少小瞧那些利潤增長),龍大去網吧跟老板談事的模板都是這樣:您的網吧自身收入肯定不少,三塊或五塊一小時,理論上講能有較高的利潤,但您的電腦折舊和更新換代包括曰常維護都是很大筆開支,長期請網管都是一筆不小的費用,如果能在店內增加汽水,飲料,香煙,小零食本身投入不大,零售利潤是很不錯的,您哪怕多請一個網管去售賣商品,產生的收入都是能養活二三個人的,這試一個月就能兌現,且因為解決了所有上網的網迷的需求,提供的方便也更能保證上網時間和滿台率。這樣的道理是實際能很快證實的,所以大多數網吧都能在龍大引導下逐步豐富商品和數量,也從開始就和網吧結成了友誼,在這些基礎上,龍大聯絡可樂公司在網吧內開展許多贈送的活動(網吧老板送不送贈龍大不管,借網吧的名義自已也多留些贈品可以變現),幾次下來,網吧對龍大的信賴變大,對成品飲料的小規模嚐試取得成功,也有收獲,現在就是靜待旺季的來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