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為明年準備(1 / 1)

在市麵上跑,碰到最多的是送貨人,其次是各個行當和品牌的業務員。考慮到明年的啤酒不會有起色,就想把精力慢慢地轉移到其它行當,這個事情要提前謀劃,不了解的事不能輕易去做,錢不好掙,力氣也不能白費。 龍大和陳以儉都喜歡釣魚,兩人約好時間,地點,龍大再約了可口可樂的一個主任加一個專負責龍大附近的區域的業務員到郊區的一個農莊去釣魚,主要是散心順便談事,了解一下可樂公司的產品和利潤,看下能否操作,並要陳以儉參謀一下(陳不想做),。 趕到農莊,時候尚早,四人開竿釣魚,農莊有五六囗魚塘,一口養鯽魚和鯿魚,一囗養鰱鱅,一口養黃菇魚,一口養黑魚,一囗養鮰魚,價格不同,論斤稱後算錢,早上沒有過多交談,釣魚為主,龍大選擇釣鯽魚和鯿魚,陳以儉選釣鯽魚和鰱鱅,可樂公司二人在釣鯽魚,精養魚塘本來就比較好釣,四個人都釣了不少,養在魚護中,到中午便在農莊就餐。 點了幾個適口的菜,龍大邊吃邊詢問可樂的品種等,得知:有塑料的包裝,規格,價格和大致利潤,經銷的區域劃定,業務員的訂單等,另有玻璃瓶汽水專門征對市場中的餐飲和排檔,利潤,規格,押金,價格等。總體來說利潤不高,走量這方麵不是太明確(汽水利潤還行,包裝麻煩),可樂公司對經銷商有一定的銷量任務,也不知道業務員能不能多跑訂單。 吃完飯,提上魚,四人回市區,龍大回複在年底考慮考慮,再看是否去做經銷商或隻帶點貨去賣,陳以儉認為不劃算,要進很多貨先在倉庫,品種又多,數量不少,占用資金大,時間也長,覺得不劃算。龍大認為陳以儉說的對,但是想先隻做汽水,看能不能隻做汽水的經銷商,資金投入不大,周轉也快,正好手中有餐飲渠道,其它的看客戶要再去調點貨,也不做大,隻去贏利大的先做。 也許是有目的性,龍大在大學城看到餐飲店可樂汽水賣的很好,和啤酒互有補充,覺得汽水是能訂下來的,至於其它的就暫不考慮,反正純水,果汁有許多選擇,隻要有利潤,好賣,都可以慢慢的試,了解充分了再決定,離翻過年還早。 誰知,隔不了幾天,可樂公司就有經理和主任一同上門來談, 可樂公司的伍經理和葉主任的登門,自然是因為龍大對可樂產品表示了興趣,混職場的人都是敏感而執著的那群人,他們迫於每年的業績增長的壓力,都非常希望銷量的大增和市場占有率的擴大,這是他們賴以生存的基礎,從上到下都像忙忙碌碌的工兵,在每時每刻,每個地方出現,期待商機出現,可樂和百事的競爭一直都是白熱化,在純碳酸飲料的領域兩大品牌打得熱火朝天,兩邊的業務員也在不遺餘力的鬥智鬥勇,市場做到一定程度,已經是相對飽和的狀態,隻有不斷開發新的經銷商來完成業績(每月有相當部分銷量是靠經銷商提前備貨完成的)。 龍大開門見山的對可樂經理說:"要大量屯貨財力達不到,也沒信心,你們的業務員每天的訂單銷量有多大誰也不能保證,如果覺得可以,不妨先從玻璃瓶汽水做起,金額不高,銷量每月做到二三千件的把握是很大的,也不要公司專門配業務員定崗,…領導覺得怎樣?"可能是沒有心理準備,伍經理還想在塑料的品種上說服龍大一起接下來做,龍大覺得壓成品太多,既占資金又周轉不快且品種太多,遲早被忽悠到爆庫,別的生意肯定沒財力和精力去做了,況且算下帳,單憑可樂的銷量完全養不活自已,所以龍大隻能拒絕做可樂的經銷商,第一次的談判沒有結果。 過了幾天,葉主任自已來找龍大,先還繼續上次的話題,希望龍大考慮一下可樂公司的建議和方案,龍大仍舊沒同意做經銷商,葉主任看實在不行就說,伍經理考慮再三,決定就按龍大所想,專門做玻璃瓶汽水,簽訂餐飲渠道經銷商,可少量帶塑料成品汽水(沒有進貨和銷售任務),但是玻璃瓶汽水的銷量要有三千件保底,這個要求雙方都還滿意,遂口頭同意,改日再簽合同,爭取年前小搞,年後正式按合同來開展。 又過幾日,伍經理和葉主任帶上合同來請龍大吃了個便飯,雙方痛快的簽了合同,詳談了可樂玻璃瓶汽水的價格,返利及相關活動支持(許多餐飲店必備的禮品都很豐富),業務員暫不配備,先以龍大自已開發市場為主,可能了解過龍大啤酒銷售的實力,對餐飲這塊放心交由龍大打理,並希望以後在成品方麵有大的合作,這種事在後來居然不知不覺中實現了,這證明業務員是會忽悠會洗腦的,可樂和百事的業務員更是行業頂尖的存在。 98年的大雪真大,全國是災難,局部是機遇,這年臘月起一直到正月十五,因為大雪影響運輸,所有的生活用品都大漲,餐飲店的生意火爆,疏菜都能賣上平時肉價,肉價因是臘月沒漲多少,餐飲店的客人比往年多了好多,利潤喜人,附帶著酒水都不錯,據說二十幾天的時間,每家餐飲店的利潤是平常二倍往上,……。 祝願瑞雪兆豐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