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間還發生一個小插曲:
陳百秋這個老奸巨猾的東西,欲要:把兩位徒弟賣了,非要讓他們和張少雲的加冰文娛公司簽下了“賣身契”。
哈哈……看得小師妹和大師兄兩人欲哭無淚,師傅不要我們了。
並且,讓兩人叫張少雲“師叔”。
我尼瑪,張少雲隻想罵人,一個個老東西,都不是省油的燈。
看似張少雲占便宜;其實,現在京劇出身,沒有好的成名出路,怎麼能把京劇發揚光大?隻有在張少雲這裏借助機會,一躍成名。
這老家夥打的這個主意,因為他後來查詢張少雲資料,聽過《One Night in京都》;認為張少雲有能力寫出京劇和流行音樂結合的好歌曲。
因此,借助這個機會,來試探,不成也沒有關係。至少給張少雲留下印象,隻要以後張少雲寫了好的京劇版流行曲,可能第一時間找他谘詢人才也說不定。
所以,才帶他兩所愛的學生來。還非要兩人現場給大家表演一段,弄的整個交流座談會很高潮。
張少雲怎麼可能答應,這些老家夥們,竟是打我主意。不過,還真給張少雲留下深刻印象,說不定以後要人找這老家夥。
於是大家都在和和氣氣,開開心心,有人助唱中,結識同僚人脈中,度過一段美好交流時光。
嗯,這些人離開後,都表示,張少雲會招待人,收獲不小,又多認識了文藝圈中人。
終於,送走了這樣一群人。
………
當天晚上,張少雲把小說版本的《梁山伯與祝英台》發上自己網站,十萬多字而已。
采用的前世版本是:張恨水。
同時,浪客通知有興趣的網友們,去看看最新更新的,長篇版本的民間愛情故事《梁山伯與祝英台》。
………
然後,他有心戲弄一下陳百秋的他們派係的特點:喜歡美好結局。很好!我讓你美好。
嗯,我們的張二爺報複性很強,他不會承認是報複,他會說這是文人間的遊戲而已。
又把前世小說京劇《孟薑女》版本發到自家西紅柿小說網站上。
還用一個文檔寫了民間故事版本《孟薑女哭長城》簡化版截圖,和小說京劇《孟薑女》鏈接,兩樣一起發在浪客官網。
因為短視頻時代,人們都喜歡“快”和“短”,呸呸呸,什麼鳥時代特征。
所以,張少雲不厭其煩的用兩個版本照顧不同人群,簡化版的故事有利於大規模傳播。
民間故事《孟薑女哭長城》版本,作為前世的中國人都耳熟能詳:
“孟薑女是由兩個老漢:孟老漢和薑老漢從一個十幾斤的葫蘆瓜,裏麵有一個白白胖胖的小女嬰……然後共同扶養長大,所以叫孟薑女。
……長大後和一個叫範喜良的書生結為夫妻,好景不長,丈夫範喜良就被秦始皇士兵拉去修建長城……
……丈夫範喜良一去不回,孟薑女去找丈夫,才知道丈夫已累餓而死,還被修築到長城城牆裏麵………
搞完事情,張少雲自言自語道:
“嘿嘿,喜歡美好結局是吧?”
“老家夥,我這次把孟薑女老公都築到城牆裏邊……”
“我看你怎麼改編成美好大結局……哈哈~~吼吼~~嘎嘎~~桀桀……”
張少雲臥室裏麵傳來一片莫名其妙的聲音……
(孟薑女傳說,也叫孟薑女哭長城,孟薑女的故事為中國古代四大愛情傳奇之一,其他三個是《牛郎織女》、《梁山伯與祝英台》和《白蛇傳》)
最後,他不管那麼多,把《媽媽再愛我一次》電影劇本發到教育部郵箱,他們自己去搞,是拍電影還是改編成“短視頻”,他不負責了。
…………
然後,第二天,一大早,小師妹李依琳和大師兄武大山一起來找師傅,拿著平板電腦給陳百秋看。
一開始,還誇讚張少雲這小子勤快,為了藍星華夏的京劇事業,日夜不停的耕作。誇的小師妹李依琳在一旁不敢出聲,武大山尷尬的咳嗽。
結果,後麵看完,陳百秋揪揪胡須,皺皺眉頭,硬是想了半天,都沒有想到怎麼改結局。
於是大喝一聲:
“不當人子!”
氣得陳百秋抖抖瑟瑟,那小子怎麼這麼小氣的嘛,“報仇都不隔夜”,居然,當晚給小老兒我整這一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