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聖收斂衣裳,虔誠地跪下禮拜。菩薩道:“悟空,你不領金蟬子去西方求經,卻到這裏來幹什麼?”
行者道:“啟稟菩薩,弟子保護唐僧前行,到了一個地方,叫做號山枯鬆澗火雲洞。那裏有一個紅孩兒妖精,自稱聖嬰大王,把弟子師父攝走了。弟子與豬悟能等人前往妖精門前,與他交戰。
他放出三昧火來,弟子等人無法取勝,救不出師父。於是,弟子急忙前往東洋大海,請來了四海龍王,施法降雨,也無法滅火。弟子差點喪命。”
菩薩聽了,怒道:“那潑妖敢變成我的模樣!”
她憤恨地一聲歎息,將手中的寶珠淨瓶砸向海裏。
行者見狀,毛骨悚然,立刻起身侍立在下麵,說:“這菩薩真是性情暴躁,不好好聽我說話,壞了我的德行。”
正說著,隻見海中翻波跳浪,鑽出一個瓶子來。原來是一個怪物馱著出來的。
行者仔細看那馱瓶的怪物,隻見它:根源出處號幫泥,水底增光獨顯威。世隱能知天地性,安藏偏曉鬼神機。藏身一縮無頭尾,展足能行快似飛。文王畫卦曾元卜,常納庭台伴伏羲。雲龍透出千般俏,號水推波把浪吹。
條條金線穿成甲,點點裝成彩玳瑁。九宮八卦袍披定,散碎鋪遮綠燦衣。生前好勇龍王幸,死後還馱佛祖碑。要知此物名和姓,興風作浪惡烏龜。
那龜馱著淨瓶,爬上崖邊,對菩薩點頭二十四點,權為二十四拜。
行者見了,暗笑道:“原來是看瓶的。想是不見瓶,就問他要。”
菩薩道:“悟空,你在下麵說什麼?”
行者道:“沒說什麼。”
菩薩道:“拿上瓶來。”
行者上前跪下道:“菩薩,弟子拿不動。”
菩薩道:“你這猴頭,隻會說嘴。瓶兒你也拿不動,怎麼去降妖縛怪?”
行者道:“不瞞菩薩說。平日裏我能拿得動;今日卻拿不動。想必是吃了妖精的虧,筋力減弱了。”
菩薩道:“平日裏是個空瓶;如今是淨瓶拋下海去,這一時間,轉過了三江五湖,八海四瀆,溪源潭洞之間,共借了一海水在裏麵。你哪裏有架海的斤量,所以拿不動。”
行者合掌道:“是弟子不知。”
孫大聖歡喜非常,請觀音菩薩出了潮音仙洞。諸天大神紛紛列於普陀岩上。
菩薩道:“悟空,過海。”
行者躬身道:“請菩薩先行。”
菩薩道:“你先過去。”
行者磕頭道:“弟子不敢在菩薩麵前施展。若駕筋鬥雲啊,掀露身體,恐菩薩怪我不敬。”
菩薩聞言,即著善財龍女去蓮花池裏,劈一瓣蓮花,放在石岩下邊水上,教行者道:“你上那蓮花瓣兒,我渡你過海。”
行者見了道:“菩薩,這花瓣兒,又輕又薄,如何載得我起?這一跤翻跌下水去,卻濕了虎皮裙!走了硝,天冷怎穿!”
菩薩喝道:“你且上去看!”
行者不敢推辭,舍命往上跳。
果然先見輕小無比,及至上麵,竟比海船還大三分。
行者歡喜非常道:“菩薩,載得我了。”
菩薩道:“既載得你,如何不過去?”
行者道:“又沒個篙、槳、篷、桅,怎生得過?”菩薩道:“不用。”
隻把她一口氣吹開吸攏之間,又著實一口氣,吹過南洋苦海,得登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