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5章 以應有的方式使摩爾永世長存(5)(1 / 3)

馬克思每篇著作,都是根據革命鬥爭的需要而作的。這些著作發表的時間已過了近半個世紀,情況已發生很大變化。在為馬克思早期著作所寫序言中,恩格斯為了幫助讀者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著作的理論內容,對一些著作的寫作背景作了介紹。例如在《〈共產黨宣言〉1888年英文版序言》中,他詳細論述《宣言》寫作的曆史背景和《宣言》發表以來國際工人運動的發展。他指出,《宣言》是作為共產主義者同盟的理論和實踐的黨綱發表的。當時社會主義是資產階級的運動,而共產主義則是工人階級的運動。既然我們自始就認定“工人階級的解放隻能是工人階級自己的事情”,因此就選定共產主義作為自己組織和綱領的名稱;《宣言》中所發揮的一般基本原理是完全正確的,但是這些基本原理的實際運用,則必須以現存曆史條件為轉移。在《宣言》的指導下,國際工人運動迅速發展起來,《宣言》“無疑是全部社會主義文獻中傳播最廣和最帶國際性的著作,是從西伯利亞起到加利福尼亞止的千百萬工人公認的共同綱領”[64]。在《關於自由貿易的演說》的序言中,恩格斯介紹了1847年底在布魯塞爾舉行的討論自由貿易問題國際會議的情況,說明馬克思當時對保護關稅和自由貿易問題所持的立場,指出關於自由貿易和保護關稅製度的問題,完全是在現代資本主義生產製度的範圍內兜圈子,社會主義者對這個問題沒有直接興趣。但是,它間接使我們感到興趣,因為自由貿易必然使資本主義製度迅速地發展壯大,從而使資本主義社會固有的矛盾不斷加劇,以至於除了徹底改造構成這個社會的基礎的經濟製度以外,沒有別的出路。正是從這一觀點出發,“馬克思在四十年前宣告原則上讚成自由貿易這個更進步的辦法,也就是能更快地把資本主義社會帶進那個死胡同的辦法。”[65]

在介紹馬克思早期著作時,恩格斯簡要地論述了馬克思理論方麵的貢獻和實際鬥爭的成就。在《共產黨宣言》1883年德文版和1888年英文版序言中,他一再強調,作為《宣言》基本原理的曆史唯物主義是屬於馬克思一人的。早在1845年,他已經把這個原理整理出來,並用明晰的語句表達了。在《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中,馬克思運用這個原理分析法國一段曆史時期階級鬥爭的狀況,作出了正確的結論,經受了曆史的考驗,證明了他最先發現的曆史運動規律對於曆史,同能量轉化定律對於自然科學具有同樣的意義。事實雄辯地證明,“他對當前的活的曆史的這種卓越的理解,他在事變剛剛發生時就對事變有這種透徹的洞察,的確是無與倫比。”[66]馬克思在1848-1849年德國革命中的立場和在科倫陪審法庭麵前的演說,則是無產階級革命家進行實際鬥爭的範例。1848年11月,為了反對普魯士封建專製政府對人民的進攻,他號召人民拿起武器反對反動政府。在陪審法庭上,他發表了義正詞嚴的辯護詞,維護了革命觀點,反對了政府的虛偽的法製,為革命者做出了榜樣。

為了幫助讀者深入掌握馬克思著作的精神實質,恩格斯在一些序言中還論述了有關著作的主要內容。《共產黨宣言》1883年德文版序言明確指出:《宣言》中始終貫徹的基本思想是:“每一曆史時代的經濟生產以及必然由此產生的社會結構,是該時代政治的和智慧的曆史基礎;因此(從原始土地公有製解體以來)全部曆史都是階級鬥爭的曆史,即社會發展各個階段上被剝削階級和剝削階級之間、被統治階級和統治階級之間鬥爭的曆史;而這個鬥爭現在已經達到這樣一個階段,即被剝削被壓迫的階級(無產階級),如果不同時使整個社會永遠擺脫剝削、壓迫和階級鬥爭,就不再能使自己從剝削它壓迫它的那個階級(資產階級)下解放出來。”[67]在1888年英文版序言中,他再次強調了1872年德文版序言的重要補充:巴黎公社已經證明:“工人階級不能簡單地掌握現成的國家機器,並用它來達到自己的目的。”[68]恩格斯這些論述,對於深刻理解《宣言》的基本思想,有著重大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