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瑞得到了這麵寶鏡,先看反麵,鏡中現出一架白骨,嚇得他把道士的忠告忘到九霄雲外,急忙轉到正麵,裏麵竟是鳳姐對他微笑招手,他禁不住又是神魂顛倒,意飛天外,在YY中與鳳姐雲雨一番。正麵的紅粉佳人,反麵的森森白骨,在這兩種刺激的夾擊下,賈瑞精盡人亡。而那麵神秘的風月寶鑒被道士帶走,一人一鏡飄然無蹤。雖說從此再未出場,這麵鏡子並不容易被輕易忘記。因為眾所周知,〖=BZ2(〗《紅樓夢》曾用名《風月寶鑒》。可《紅樓夢》曾用名中便有這個《風月寶鑒》,但最終這個名字還是被作者(或讀者)放棄了。
一如人如其名,不同的書名也折射出了作者(或讀者)對文章不同的取舍。《石頭記》簡單直白,一如《荊釵記》、《南柯記》,翻譯成今天的話來說,無非就是《石頭的故事》、《樸素姑娘的故事》……雲雲罷了。素雅古樸,周正、平和是它們的好,可正氣式微,挺容易在漫漫的時間裏消磨成麵目模糊的老照片,雖說記錄的是真實,可總是隔著一層白茫茫的紗幔看不真切。《金陵十二釵》將故事的全部注意力引入十二位美女的命運中,對其他人物,比如我們的第一男主角、全書中戲份最多的寶玉等人來說,平白無故淪為了第十三人,總歸有些憋氣,連帶顯得名字也小家氣十足。《風月寶鑒》將全書抽象化為了一麵可以揭示世間真理的寶貝鏡子,一拿出來便閃現著"美人"、"白骨"那看破塵世的冷光。但可惜的是,人人心中都有一麵自己的鏡子,單憑一麵作者心中的"風月寶鑒",並不足以讓大多數人信服,尤其在社會道德理念不斷翻新的曆史潮流中,更成了輕飄飄的雕蟲小技,套用某著名美國肥碩虎斑貓的名言:教條來了又去,隻有人性是永恒的。為了避免這樣一本龐大的巨著被題目禁錮成了破除妄念、清心寡欲的教化手冊,最後它的名字被選為--《紅樓夢》,這個直接取自第五回太虛幻境裏演唱套曲的名字,最好地闡釋了真與幻之間那永恒的模糊地帶和分明界限,讓全書也隨之一同化為了"懷金悼玉"的長嘯悲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