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注:此頁為奇數頁)
長期生活在人工環境下易傷腎
本文看點:
長期生活在舒適的人工環境中會損傷腎氣。【1】【2】
人體的陽氣運動規律和自然界的陽氣運動規律是同步的。【4】
人體的抵抗能力也要得到充分的煆煉,才能不斷加強。【5】
腎主骨,參加戶外運動有助於避免骨質疏鬆。【6】
【1】我們人類現在已經遠離了自然環境,生活在舒適的人工環境之中,夏天不熱,冬天不冷,風不吹,雨不淋,日不曬,夜不露,我們完全擺脫了自然的束縛,過上了自由自在的生活。但是,對於健康而言,這些並不都是福音,西醫學之父古希臘名醫希波克拉底說“陽光、空氣、水和運動,是生命和健康的源泉”,而這些都是自然的東西。物種基因研究表明,人類和黑猩猩的基因有98.7%是相同的,也就是說人類的基因絕大部分和動物是相同的,而動物的本性就是親自然的。如果將動物進行人工喂養,就隻能作為觀賞和食用,而失去了野外生存的能力。
【2】長期生活在人工環境下的人抵抗能力特別低下,很容易感冒。正常的人體之所以可以在氣候變化的時候不病,是因為人體有抵抗能力,現在西醫稱為“免疫功能”,中醫稱為“正氣”,負責保護肌表,抵抗外邪的功能叫“衛氣”,衛氣是正常的重要組成部分,而“衛氣”的根源是腎氣,所以,容易感冒反應的是衛氣虛弱,衛氣虛弱的根源是腎氣虛弱。可見長期生活在人工環境下會損傷腎氣。
【3】大家可能會奇怪,人工環境是四季如春的,多麼的舒適呀!怎麼在舒適的環境下還會傷腎呢?
【4】第一層意思是,人體的陽氣運動規律和自然界的陽氣運動規律是同步的。春天的溫暖有利於陽氣的生,夏天的炎熱有利於陽氣的長,秋天的涼爽有利於陽氣的收,冬天的寒冷有利於陽氣的藏。如果四季都是春天,陽氣就隻有生,沒有長、收、藏,整個生命過程沒有完成,大家想一想,隻有春天,莊稼能有收成嗎?在我們家鄉有一句俗話叫“不冷不熱,五穀不得”。對人體而言,沒有夏天的炎熱,陽氣的功能不能充分的發揮;沒有寒冷的冬天,陽氣藏的不夠嚴實,陽氣藏的目的就是要使陽氣不外泄,得到補充。陽氣藏哪裏呢?藏在腎,因為腎是主藏的,陽氣沒有藏住,不僅沒有得到補充,反而外泄,當然就會虛弱。顯然,四季如春的人工環境並不利於人體的健康。
【5】第二層意思是,人體的抵抗能力也要得到充分的煆煉,才能不斷加強。這就是所謂的“用進廢退”。人體的功能和器官,如果不用就萎縮,這是生物學原理。大多數人習慣用右手,所以大多數人的右手要比左手有力,靈活。比如說,在和平環境下,長期不打仗,部隊的戰鬥力就減退,一旦遇到戰爭就會打敗仗。長期生活在四季如春的人工環境下,人體的衛氣得不到煆煉,所以就會變得虛弱,而衛氣的虛弱,其實是腎氣虛弱的表現。
【6】現在很多人,特別是愛美的女生,不願意到戶外運動,不願意曬太陽,怕把皮膚曬黑了。這些人比較容易缺鈣,比較容易骨質疏鬆,因為進行戶外運動以及接受適量的日光照射,有利於鈣的吸收。缺鈣和骨質疏鬆是腎的問題,因為腎主骨。
冬天不穿暖和易傷腎
本文看點:
《黃帝內經》關於冬季養生的敘述。【2】
冬天為什麼要養藏。【3】【4】
冬天去寒就溫才不至於傷腎。【5】
【1】每到冬天我們總是能看到一道靚麗的風景,那就是很小女生穿著性感暴露,領口開的很低,露著肚臍和小蠻腰,下麵是超短裙。我們將她們稱為“楚楚凍人”。薑昆在他的相聲中說這是大姑娘省衣服,小夥子費眼睛。更嚴重的是會傷腎。
【2】《黃帝內經·四氣調神大論》說:“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使誌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溫,無泄皮膚,使氣亟奪,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逆之則傷腎,春為痿厥,奉生者少”。
【3】冬天,陽氣由秋天的收斂轉入潛藏,因為陽氣深藏,地表失去了陽氣溫暖而變得寒冷。鑽井取水的地方都知道,井水冬天是溫暖的,而夏天是冰涼的,這就是陽氣深藏和出於地表所致。冬季的自然景象是北風呼嘯,冰天雪地,寒冷冰冽,植物的地上部分枯萎,生命和能量都向下藏伏於地下根部;動物也不活動了,開始冬眠,蟄伏於地下的洞穴之中。冬天是陽氣的潛降藏伏運動,控製並主導著萬物的生命活動,冬季是生命閉藏的季節,人類應順應冬三月陽氣閉藏的運動規律,即原文所謂“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
【4】冬三月陽氣閉藏的目的是為了使陽氣得到蓄積補充,即蓄養陽氣,到春季的時候有充足的陽氣供給生命的生發。如果你將樹根刨起來,暴露在地麵,陽氣就會散失,生命就會消亡,到來年的春天這棵樹就不能發芽生長。
【5】《黃帝內經》強調冬三月養藏方法是“去寒就溫”。冬三月養藏之道的目的是為了使陽氣得到蓄積補充,使陽氣閉藏的越嚴密越好。房屋要關嚴實,睡覺要多蓋被子,出門要多穿衣服,甚至戴上帽子,口罩,手套等,這樣做就可以去寒就溫,就可以達到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