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第三十五章(2 / 2)

小兒1歲可以站立,1歲半會走路,如果23歲還不能站立、行走,為立遲、行遲;生下來就沒有頭發或頭發很少,隨著年齡增長頭發仍然稀疏難長的,為發遲;小兒出生後510個月開始長乳牙,2030個月出齊20顆乳牙,67歲開始換恒齒,1215歲長滿28顆恒齒,牙齒屆時未出或出不齊者為齒遲;12歲還不會說話為語遲。

小兒周歲前後頭項軟弱下垂,無力抬頭者為頭項軟;口軟唇薄,咀嚼無力,常流清涎者為口軟;手軟下垂,不能握舉者為手軟;23歲還不能站立、行走為足軟;肌肉鬆軟無力者為肌肉軟。

五遲、五軟是小兒生長發育障礙,也是典型的腎虛病症。因為腎主生長發育,人的正常生長發育過程是由腎主宰的。腎虛影響生長發育過程,在小兒表現為五遲、五軟。小兒腎虛的原因主要是先天足,就是父母的身體虛弱,在腎虛的時候懷孕,或者是懷孕後生病、吃藥等損傷了胎兒,或者是早產、難產傷及胎兒等,導致小兒先天腎虛。也有因出生後大病、或喂養不當,營養失調而傷腎的。

小兒五遲、五軟的治法以補腎為主,方劑可以選用六味地黃湯加味,具體的藥物及劑量如下:熟地黃10克,山茱萸6克,山藥6克,澤瀉6克,丹皮6克,茯苓6克,鹿茸粉3克(衝服),五加皮10克。每天1劑,水煎取300毫升,分3次於飯前1小時溫服。

加減方法:齒遲突出者,加紫河車6克,製何首烏6克,生龍骨10克(先煎),生牡蠣10克(先煎);立遲、行遲明顯者,加淮牛膝6克,杜仲6克,桑寄生6克;頭項軟突出者,加枸杞子6克,菟絲子6克,巴戟天6克,葛根6克。

通過服湯藥病情緩解,或者較輕的患者,也可以中成藥調理,常用的中成藥有:

金剛丸,每次3克,每天3次,淡鹽水送服。

歸腎丸,每次3克,每天3次,淡鹽水送服。

五遲、五軟的原因有先天和後天兩種。先天因素主要是父母的原因,結婚前要做婚前檢查,懷孕前要做孕前體檢,要保持良好的身體狀態,在身體健康,腎氣充盛的時候懷孕,懷孕期間要做孕期體檢,生產前要做產前檢查,懷孕期間保證充足而合理的營養,保持心情愉快,盡量少用藥物,盡量避免噪音、空氣、電磁等汙染。孩子出生後,應盡量母乳喂養,及時添加輔食,保證足夠的營養;按時接種各種疫苗,預防傳染病的發生;積極治療各種疾病,保持良好的體質狀態。

遠離雞胸、龜背,為寶寶打下健美一生的好體格

雞胸,即胸骨突出,像雞的胸一樣;龜背,即脊柱後突,像烏龜的背一樣。顯然,這是一種形象的疾病命名方式。

雞胸、龜背是嬰幼兒時期一種慢性營養缺乏性疾病,屬於西醫學的“佝僂病”範疇。除了典型的雞胸、龜背特征以外,還可以見到頭顱方大,肋骨串珠,肋骨邊緣外翻,下肢彎曲,肌肉鬆馳,腹部膨隆如蛙腹,囟門遲閉,多汗,夜啼,煩躁,忱禿等。

雞胸、龜背好發於冬春季節,多見於3歲以下兒童,尤以612個月的嬰兒發病率為高。

雞胸、龜背影響的主要是骨骼和生長發育,而腎主骨、主生長發育,所以雞胸、龜背的原因主要是腎虛。

雞胸、龜背的治療以補腎填精為主,方劑可以用補天大造丸加減。具體的藥物有:紫河車粉2克(衝服),人參3克,炙黃芪6克,白術3克,茯苓5克,山藥6克,鹿角膠3克(烊化),枸杞子6克,當歸3克,熟地黃6克,白芍5克,龜板10克,酸棗仁3克,遠誌3克。每天1劑,水煎取300毫升,分3次於飯前1小時溫服。

也可以選用以下中成藥:

補天大造丸,每天3次,每次3克,淡鹽水送服。

龜百牡骨衝劑,每天3次,每次半袋,溫開水衝服。

龍牡壯骨衝劑,每天2次,每次1袋,溫開水衝服。

預防雞胸、龜背需要注意以下方麵:

1注意孕婦保健,是預防雞胸、龜背的重要措施。孕婦應有適當的戶外活動,多曬太陽,注意營養。如果妊娠中期有手中麻木的感覺時,應適當口服維生素d鈣劑。

2小兒應經常直接照射日光。一般從出生後2個月開始,應盡量多的暴露皮膚,直接曬太陽。

3應盡量母乳喂養,及時添加輔食,注意補鈣。

後環襯頁

(責編注:本頁為空白頁,設計與環襯頁保持一致,暗碼)

後環襯頁

(責編注:本頁為空白頁,設計與環襯頁保持一致,暗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