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先生點了點頭。
老湯忙了一陣,他要把台子椅子都放好,排好,這是給老革命來搓麻將、打撲克、下棋的,隔壁的小間,準備用來作鍛煉身體的地方,現在什麼也沒有,空空蕩蕩,隻是在周圍放了一圈凳子。
老湯做好這些事情,走到院子裏看見陸先生仍然那樣坐著,老湯說:“陸先生,聽說你唱戲很舀手的。”
陸先生說:“長遠不唱了,吊不起來了,我來試試看。”
陸先生一邊說一邊就站起來,清清嗓子,唱道:
……沒揣菱花,偷人半麵,迤逗的……
這是《牡丹亭》裏的句子,清麗婉約,可惜唱了半句就卡住了。
老湯差一點笑起來,他說:“陸先生,你中氣不足了,我來吊吊看,我是喜歡錫劇的。”
老湯吊了一句:
叫嫂嫂呀,磨子推一推呀……
陸先生很好笑,說:“老湯你省省吧,你是公雞嗓子,不來事的。”
老湯笑著說:“我曉得我是公雞嗓子,不來事,陸先生你是有本事的,你練一練麼,往後老幹部來活動,大家一起唱唱,也很有意思的。”
陸先生搖搖頭說:“唱不出味道來了。”
老湯說:“你不要泄氣呀,人家80歲學吹打呢,我還想拜你做師傅呢。”
陸先生說:“老湯你說笑話了。”
到了下午,楊灣鎮上的劉委員和幾個幹部過來了,帶來一塊
“楊灣鎮老幹部活動室”的牌子,掛在大門口。
老湯問劉委員:“要不要放鞭炮?”
劉委員說:“不要,又不是開店,放什麼鞭炮。”
老湯也沒有說什麼。
掛了牌子,幾個人就進屋坐下來研究。老湯沒有進去參加研究,他看見那些堆放在院子裏的雜物,他在想是不是把這些東西清理一下,所以他朝陸先生看看。
陸先生說:“這還是她在世的時候弄的,你要清就清一下吧。”
老湯就開始清理這些雜物,他把雜物弄開,就看見了三角井,的井圈。老湯並沒有很在意,他好像記得什麼時候見過這個井圈的,但是現在想不起來了。老湯把井圈挪了一個地方。井圈很重,但老湯是做慣了的,這點分量他不在乎。老湯挪開井圈,發現下麵有許多爛蟲,這裏的人叫作西瓜蟲的,老湯把蟲踩死,他把井圈放在一個比較理想的位置上,這時候,劉委員在屋裏喊老湯進去。
老湯進去了,一會兒就出來,手裏舀著一疊寫著墨筆字的紙和一瓶糨糊。他告訴陸先生他要去張貼這張紙,陸先生看看,紙上寫著老幹部氣功學習班“歡迎各界老同誌參加”等等。
老湯臨出門,說:“陸先生,你近水樓台,你也可以參加氣功學習班,練練氣功,對身體有好處的。”
陸先生說:“不想動了。”
老湯一邊說:“還是動一動的好。”一邊走出去。
氣功學習班很受歡迎,第二天就有不少人來報名,老湯很高興,奔前奔後,還叫報名的人回去再動員親朋好友來參加。
劉委員在一邊說:“老湯,掌握一點,人太多了一房間擠不下的。”
老湯說:“不要緊的,裏麵擠不下,可以在院子裏聽。”
劉委員說:“離休老幹部隻有一個人,王主任。”
其他都是一些退休的老工人、老教師等,因為告示上寫了歡迎各界老同誌參加,他們都來報名。劉委員雖然覺得有點本末倒置,喧賓奪主,但是又不能不許人家參加,再說:“老幹部隻有一個人,一個人不見得能辦一個學習班。”
陸先生經過老湯再三動員也報了名。
開學那天,很熱鬧,不光來學氣功的老人很多,三角井一帶也有不少人來看熱鬧。
氣功師是通過縣體委請來的,大家十分崇敬。老是聽說:“氣功很神,都沒有親眼見過。”
氣功師開始講課的時候,老湯在外麵維持秩序,不讓小孩子在門口吵鬧。
氣功師坐在講台上,說:“先發一點功,讓大家感受一下,然後再開始講,也就是讓大家看一看他的本事。”
他要大家作好準備,說:“他發了功以後,身上可能會有感覺的,痛啦、癢啦,脹啦什麼的。”
陸先生等了半天,等不到什麼感覺,他側過臉看看旁邊的餘老師,餘老師也朝他看看,餘老師也沒有感覺。
他們又等了一會,隻見氣功師入癡入迷,自己卻無動於衷。餘老師忍不住對陸先生說:“長遠不見了,這一腔好吧?”
陸先生說:“什麼好不好,度度光陰。”
餘老師說:“還唱唱嗎?”
陸先生說:“唱不起來了。”
餘老師說:“棋呢,有沒有人來著著棋?”
陸先生說:“棋也長遠不碰了。”
餘老師說:“我跟你殺一盤吧。”
陸先生說:“走吧。”
兩個人穿過學氣功的人,走了出來,到陸先生屋裏去。老湯見了他們,連忙跟過來,說:“怎麼了,不聽了?”
陸先生說:“碰到老對手,殺一盤。”
老湯說:“也好,下棋也是鍛煉身體。”
老湯幫他們舀來了棋盤、棋子,就站在一邊看他們下。
餘老師走一步棋就對老湯看看,再走一步,再看看,老湯不明白為什麼。
後來餘老師說:“我下棋最煩別人在旁邊看。”
老湯聽了,笑一笑,就走出去了。
老湯在院子裏又站了一會,聽見陸先生和餘老師開始一點,聲音也沒有,隻有落子的響聲,後來有了嘰嘰咕咕的聲音,好像在爭論,再後來聲音大起來,好像吵架了。
陸先生說:“你賴棋。”
餘老師說:“你這樣走是野路子,不合規範,不算數的。”
陸先生說:“什麼野路子家路子,贏棋就是對路子,輸了就是臭棋。”
餘老師說:“你是臭棋。”
陸先生說:“你臭棋。”
老湯怕他們不高興,想進去勸一勸。可是再一聽,吵鬧聲又沒有了,隻有落子聲,後來他還聽見陸先生哼了一句昆曲,很有點味道的。
三
唐市長是楊灣人。
唐市長到楊灣來鎮上是很重視的,對唐市長的接待是隆重之中又有親切,唐市長很高興。
唐市長到楊灣是來視察檢查工作的,在談工作之餘,唐市長和楊灣鎮領導開玩笑說:“葉落歸根,我再過一兩年要下了,我還是想回楊灣的,你們歡迎不歡迎呀。”
楊灣鎮的領導說:“當然歡迎。”
唐市長於是鄭重其事地詢問了一些問題,比如住房,生活水平等,最後鎮領導向唐市長彙報楊灣有老幹部科,別的鄉鎮沒有的,還有一個老幹部活動室,唐市長有興趣去看一看。
唐市長的小車就開到三角井。
唐市長離開楊灣已經有40年了,他已記不清這裏的原樣。他們走進陸弗民先生的院子,唐市長第一眼就看見了那個三角井的井圈。這勾起了唐市長的一段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