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晚唱一(2 / 3)

已經說過葉昌群和餘教導是同齡,也是六十有三的人了,他倒是在三年前就按時辦了退休手續。因為葉昌群退休前是文藝部的副主任,他走開,就要選一個人來頂替他,但是為了這個副主任,報社好些同仁傷了和氣,弄得不大愉快,工作也不大上心。一時大有走了張屠夫、吃了帶毛豬的趨勢。葉昌群是四十幾年的老報人,在《甫橋晚報》創辦的時候,他就在報社了,經驗豐富,而且思想不守舊,接受新事物比較快,所以後來晚報社幹脆來了個返聘,請葉昌群再回文藝部工作,雖然名義上不能再做副主任,但實際上仍然做的原來的工作。

餘教導寫了關於茶和茶道的第一篇文章,拿到葉昌群這邊,文章的題目是《茶中人生》,文章不長,總共千把字,寫了三個內容,第一,寫人生有如茶之甘苦濃釅;第二,寫人生有如茶之甘甜耐品;第三,寫人生如茶之清絕淡泊。葉昌群讀罷,連連說:“好文章,好文章,餘兄筆力不減當年呀。”

餘教導謙虛地說:“葉兄過獎,我是一點雕蟲小技,有當無的。”

就這樣餘教導退休以後的第一篇文章《茶中人生》很快就在《甫橋晚報》的“吳中閑談”欄目中刊了出來。

讀者的反應肯定是很好的,尤其是中老年讀者,有時間讀不到這種風格的文章,真叫人讀了還想再讀,欲罷不能。

根據讀者的意見,葉昌群在報社文藝部開會的時候,提議請餘覺民專辟一個關於茶的小欄目,每星期一篇,欄目名稱就叫“星期茶話”。這個建議全體通過,大家受了餘覺民《茶中人生》的啟發,認為茶這樣東西,不是孤立的,談茶就是談人生,談茶就是談世道,談茶就是談七情六欲,談茶就是談五湖四海,由餘覺民主持,肯定會大受歡迎的。

葉昌群把這個希望和要求帶給餘覺民,餘教導說:“你這老兄,叫我一個星期拿一篇出來,恐怕難以從命。”

葉昌群笑笑說:“你能寫,我知道,有關茶的資料,你搜集了那麼多,有你寫的。”

餘教導說:“你說的,資料又不是文章,文章要有好的觀點,你叫我一個星期出一個新觀點,難呢。”

葉昌群知道餘覺民是很負責任的人,從來不肯拆爛汙的,何況是為文,千人看、萬人讀的,餘覺民決不能敷衍的。葉昌群說:“你要是有難處,我們可以再商量,或者改成兩個星期一次,怎麼樣?”

餘教導說:“一個星期就一個星期,反正我現在也沒有其他事情打擾。”

葉昌群說:“那就太好了,你有時間到我那裏,我們找幾個人聊聊天,吹吹牛,我們有經驗的,有許多觀點、想法,都是在閑聊中出來的。”

餘教導說:“這個我知道。”

此後餘教導在《甫橋晚報》成為一個欄目主持人,每次談茶以及茶引申出去的各種事情、各種感想,比如他由茶寫到從前的茶館酒樓,滄桑茶館,縱橫酒樓,既寫了風土民情,又有今昔比照,意味深長。比如他寫茶的藥療作用,或者由茶寫到茶具等等,越寫越有寫頭。

在甫橋小學,《甫橋晚報》基本上是人手一份。餘教導從前的同事,看了餘教導的文章,無不稱讚。這多半也和餘教導在任期間人緣好有關,有些人因為人緣不好,寫了好文章也不被人承認。

已經說過茶這樣東西不是孤立的,餘教導的文章,雖是寫茶,大都是談的大家關心的事,尤其是知識分子關心的事,常常能說到人的心裏去。甫橋小學餘教導的同事,有的人現在還常常到餘教導那邊坐一坐,他們大都是餘教導的學生,坐下來,總是要談一談餘教導的文章,每次談過,餘教導總是備受鼓舞的。

一日下午,餘教導一篇新作開了頭,寫得很暢順,就聽見有人敲門,開門一看,一個小夥子笑眯眯地站在門口,叫了一聲:“餘教導。”

餘教導愣了一下,隨後也叫了一聲:“哎呀,是小吳。”

小吳是餘教導的棋友,幾年前在一次業餘圍棋比賽中相識,以後相交甚好。小吳的棋藝,要比餘教導高一些,大概在業餘二段水平。餘教導和小吳對弈,一般是小吳讓兩子,讓兩子是各有勝負,如果隻是讓先的話,基本上是小吳贏。一般的人下棋,總願意和自己水平差不多或者略高一些的對手下,這樣棋藝才會提高得快。而小吳卻常常來同比他略差一等的餘教導下棋,小吳認為,雖然整體上餘教導的棋還不如他,但餘教導常常能下出許多出乎意料的妙著,他就是要來學這些別出心裁的東西。小吳是經過正規訓練的棋手,少體校、青年隊,一步一步走過來,他的棋很正規,一步一步都有套數,餘教導的棋都是野路子,有時候根本沒有什麼路數,不講規矩的。有人認為餘教導這樣下棋,不能作數。但以小吳的想法,管他正路子、野路子,能贏棋就好。

餘教導看小吳上門,十分高興,連忙泡茶,一邊說:“怎麼,這麼長時間不來,你好像胖了一點,我給你的信收到沒有?”

小吳說:“收到了。”

餘教導說:“收到了怎麼不來,我退休了,不上班了,天天在家。”

小吳說:“我很想來的,那一日遇見葉昌群老師,說你正在專心寫文章,你的文章我都看了,我想就不來打擾你了。”

餘教導說:“你聽他的,葉老兄怕你的本事被我學到,他就更弄不過我了。”

餘教導和葉昌群一起是在進成師範開始學棋的,說起來又要歸到那個讀書會。讀書會裏有一個高年級同學,會圍棋,就教,大家都學。那時候對什麼都有興趣,連女同學也學。

餘教導和葉昌群一起學棋,以後的四十幾年,經曆也大致相同。但是現在葉昌群的棋大大不如餘教導了,兩人若有興致來兩盤,葉昌群總是輸得很慚愧,總是說餘教導厲害,六十歲還長棋,少見。餘教導則說,不是我六十長棋,是你退棋了。

現在餘教導如果同葉昌群對弈,就覺得很乏味了,他是很希望常常和小吳這樣的對手下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