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晚唱二(1 / 3)

餘教導吃過中飯坐在藤椅上打瞌睡。餘教導做了一個夢,夢見從前的老鄰居李鳳霞拉著他的手喊他“覺民”,餘教導心裏很高興,這時候就聽見有人喊他,睜開眼睛一看,竟然真是李鳳霞,不過不是喊他“覺民”,而是喊他“餘教導”。餘教導有點慌亂失措,瘟頭瘟腦地起身,招呼李鳳霞坐下,自己去洗了一把冷水臉,覺得精神好了一些。

餘教導拿了茶杯要泡茶,李鳳霞說:“不泡了,我坐一坐就走,你坐吧。”

餘教導就不去泡茶,坐下來,看著李鳳霞,李鳳霞卻不看他,隻是看著地上的青磚。

李鳳霞是西涇鎮人,西涇鎮是太湖邊的一個彈丸小鎮,是名聞天下的蘇繡的發源地,過去說的“閨閣家家架繡棚,婦姑人人習針巧”,主要就是說的西涇這一帶。李鳳霞出生在這裏,從小受影響,喜愛刺繡,她又是天生的聰明伶俐,手指靈巧,七八歲時的繡品就使長輩為之震驚,12歲李鳳霞繡出一幅以中國名畫為藍本的能夠以假亂真的“春江圖”,父母見後,當機立斷,送她出去深造。後來李鳳霞畢業於丹陽正則女子藝專,繪畫及手繡功底十分厚實。50年代末剌繡總廠一幅“百鳥朝鳳”圖,參加國際博覽會獲金質獎,就是李鳳霞自己設計並且親手繡成的。

從50年代起,李鳳霞和餘教導就是鄰居,李鳳霞有兩個兒子,小兒子到黑龍江插隊就在那邊安家落戶了。大兒子在本地農村插隊,後來回城時沒有合適的工作,就頂替母親進了刺繡廠。李鳳霞退休的時候,廠裏念及她的貢獻,不僅照顧她的兒子也進了設計室,還分了一套三室一廳的住房給她,以後李鳳霞一家就搬走了。

餘教導在李鳳霞搬走之後,是時時念及她的,但因為工作忙,也很少去看她。現在李鳳霞來,餘教導很高興,說:“你,這一陣好吧?”

李鳳霞說:“還好,你好吧?”

餘教導說:“我還好,上次家麒來,廠裏哪個人的小孩要進甫橋小學,我……”

李鳳霞說:“我曉得了。”

餘教導一時沒有話說了,坐了一會,他問:“你是不是有什麼事情?”

李鳳霞就有點不開心,說:“沒有事情,就不能來呀?”

餘教導隻好笑笑。

李鳳霞又說:“我是有事情來的,從前我繡過一塊方帕,是雙鶴青鬆圖。”

餘教導說:“你送給我的。”

李鳳霞臉有點紅,說:“我想拿來看一看。”

餘教導開玩笑,說:“要討還嗎?”

李鳳霞說:“我最近畫了幾個樣張,總不如意,我想找從前的樣張看一看,找不到了,想問你借了看一看。”

餘教導看看她,說:“你歇歇吧,弄了幾十年,你也不厭,還要弄呀。”

李鳳霞說:“在那邊悶也悶死了,那種樣子,你是曉得的。”李鳳霞那邊的情形,餘教導是有數的,那一家子,兒子媳婦,親家母,家麒的女兒曉穎,家麟的女兒玲玲,今天你跟我鬥氣,明天你跟他鬧意見,李鳳霞身在其中,不勝煩悶。

餘教導去打開箱子,找出李鳳霞繡的那塊方帕。水灰的底色,綠的鬆,白鶴紅嘴,十分雅致清新。看到這塊方帕,餘教導和李鳳霞想起了從前的一些事情。

當初餘教導接受了李鳳霞的手帕,曾配了一個鏡框,掛起來,鄰居們都以為要吃喜酒了。可惜他們錯過了時間,一下子就是幾十年過去,鏡框也碎了。後來餘教導重新配了鏡框掛起來的時候,他的兒子女兒都長大成人、成家立業了。他們好像對方帕上“鳳霞繡”三個字有些看法。

有時候兒子說:“鳳霞繡,誰是鳳霞呀,這個名字好嫩氣呢。”女兒就說:“就是李家姆媽呀,老太婆麵孔上可以開泛了。”餘教導聽了,自覺慚愧,摘下鏡框,把方帕拿出來壓在箱子裏。

後來李鳳霞一家搬走了,一轉眼又是十來年。現在餘教導和李鳳霞對麵相望,都已是半截黃土的人了。

餘教導看李鳳霞把那塊方帕拿在手裏翻來翻去,就說:“你用過了,要還給我的吧?”

李鳳霞終於看了餘教導一眼,說:“這是你的東西。”

餘教導笑了一笑。

又停了一會,李鳳霞說:“我看到你寫的文章了。”

餘教導說:“不值得提的,有日子不寫文章,筆澀得很。”

李鳳霞抿嘴一笑,說:“你還是老樣子,假客氣。”

餘教導有點發急,說:“我沒有假客氣,我是真心話,這種文章,我知道,不過你我這樣的老人看看,年輕人是不喜歡的。”

李鳳霞說:“家麒就很喜歡,家麒說還不知道餘教導有這樣的水平呢。”

餘教導開心起來,盯住李鳳霞看,說:“你們家麒,對我們的事,怎麼說法?”

李鳳霞臉很紅,好像有點生氣,說:“我們家麒,從來沒有說三道四的,是你們餘秀和餘棟。”

餘教導歎了口氣,說:“小輩有小輩的想法,也不好怪他們,他們貪圖安逸。”

李鳳霞眼圈有點紅,說:“什麼想法,以為我是掃帚星?”餘教導連忙說:“不是說你的,不是說你的,你不要多心。”

李鳳霞說:“我不多心,我有什麼資格多心,我算什麼?”

餘教導不知說什麼好。

李鳳霞看看手表,說:“我要走了,我是來跟你說一聲的,我要到西涇鎮的刺繡廠去,他們來招聘的。”

餘教導愣了一會,說:“你做什麼?你要到鄉下去?自己不想想,幾何年紀了,不是小姑娘了,你不要命了?”

李鳳霞說:“我在家裏再呆下去,才是不要性命了,還是出去做點事情,散散心。”

餘教導有點感傷,說:“不能不去啊?”

李鳳霞說:“合同也簽好了。”

餘教導歎息了一聲。

李鳳霞說:“其實呀,我也是學你的樣子,才想到要出去做點事情的,你看你退休下來,文章一篇連一篇,你有一篇文章我記得叫《清閑客》,批評一些人無所事事,茶水衝逝時光,是不是?我也應該尋一點事情做做,不然天天跟媳婦、親家母憋氣,太沒有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