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另一章 鄔雙國士(1 / 3)

淩嘯會怎麼辦?

問這問題的人,又豈止八阿哥兄弟而已,整個閩粵大地都在拭目以待著呢。

和中國的其他地方一樣,閩粵也遭受到了康淩決裂的巨大衝擊。隻不過,作為一個漸漸開始在革新措施中受惠的“亞洲工場”,這裏的官民對於康淩決裂的態度,八成的迷惘中有七成的惋惜,七成的惋惜中有六成的無奈,六成的無奈中有五成的憤憤~~~革新一垮,好日子就要到頭了。所以,聽到淩嘯護衛艦隊抵達廈門鼓浪嶼,前去迎接他的,可不僅僅局限於閩粵軍政大員,幾乎大部分的頭麵人物全都去了。

毫無疑問,這場麵,就是新利益集團給淩嘯施加的一種壓力。但淩嘯所麵對的壓力,又豈止是這一個層麵而已?

人群中,他沒有看到黛寧姑姑的身影,也沒有看見欣馨、雅茹、蘭芩、瑾虹四個愛新覺羅氏妻子,甚至於代理軍政的十三阿哥,也慮於身份等諸多問題而沒有前來。但淩嘯知道,自己那和康熙剪不斷理還亂的家庭裏,肯定是炸了鍋一樣的驚心和憂懼。

而在港口上的諸多人眾裏,有著永遠都無法消滅掉的腐儒,有著暫時還不能啟蒙起來的農家細民,有著恨不得卷鋪蓋撤資的商戶,有著渾然不知該站在哪一邊的綠營兵將,還有著燒香拜佛祈求和平解決的外省籍官吏,這難道不是複雜的社會壓力?

同樣的,金虎在第一時間稟報了京師獵鷹的信息,說勤王陸師已經在京城的主動出擊,而且金虎本人也下令龍港海軍總部積極聯絡海外各艦隊,這當然是來自勤王軍內部的呼聲壓力!而人群中洋領事們的身影,以及他們緊緊盯住淩嘯所有表情所表現出來的強烈關注,又何嚐不是一種隻有淩嘯才明白的大國競爭上的壓力!

壓力的性質都不相同,但無疑都是壓力。然而,所有的壓力折射在淩嘯這裏,都隻是外因。他的決策,隻能是聽從來自於自己心靈深處的內因。。。。。。大丈夫心之所向,雖千夫所指,亦當往矣!

所以,在這嚴峻的時刻,淩嘯根本就不回王府,而是率了貼身扈從向嘉禾太學進發。在嘉禾太學擔任教職的鄔思道先生,是被自己視為知己的老師,也是最開明睿智的士大夫代表,擅長於帝王心術和大局剖析。淩嘯覺得,自己無論如何也要聽聽先生的意見。

不料,先生今天卻在耍劍。

從來沒有當眾玩過寶劍的鄔思道,直到淩嘯到了他的靜室門口,他還在向老十六和宏康宏夏兄弟展示著自己的“瘸子劍法”。這情形真讓淩嘯好笑,倚著門框揶揄道,“先生真是好興致,天都要塌下來了,你還在這裏置身事外?要不要弟子給師尊弄副圍棋來,您先和人博弈著,再等前線的消息傳來後,淡淡地道一聲‘兒郎們勝了’啊?”

“切!謝安的那一套,要是鄔某學得來,豈會是給人當幕僚的命?”鄔思道笑著拜拜手,一麵迎進淩嘯,一麵笑吟吟地看著就要往淩嘯懷裏撲來的三個孩子,自說自話,“書和劍,是華夏士大夫最愛的兩樣物事。所謂‘花迎劍佩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幹’,和陸遊的‘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同為我輩讀書人武力匡扶天下的最高境界!嗬嗬,你都要金戈鐵馬了,鄔某才玩玩劍而已嘛,不會連這幹癮都不讓我過一過麼。”

淩嘯愕然一呆,連忙令賈縱將孩子們領了出去,訝然問道,“先生建議我打?!”

鄔思道令扈從們沏了兩壺茶之後,忽地盯住淩嘯熟視良久,歎道,“二公子,是你的眼神告訴我,你一定會打!否則,你早就寧願被圈禁也要伏闕苦勸皇上,不會視揚州為龍潭虎穴,挾持了皇太後跑回廈門來。隻不過,不到最後關頭,你也不會輕易言打!要不然,你怎麼會到我這瘸子這裏來說什麼風涼話,不就是要看看,局勢真的有沒有轉圜餘地麼。不知鄔某猜得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