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是規矩,是準則,是框架:它規定人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怎樣做更規範。沒有方,世界便沒有秩序,便失去約束。
一枚小小的銅錢可以把我們做人的道理顯示出來。那就是做人要外圓內方。方,就是做人的正氣以及做人的原則,意思也就是說要具備良好的品質。
方是做人之本——從我們出生開始,在家庭、學校受的教育都是做人要善良正直,這就是人們所說的方。
實質上,“方”的確是做人之本,是堂堂正正做人的精神脊梁。那些世界上最受歡迎、最受愛戴的人物無不具有“方”之靈魂。武打小說之所以備受歡迎,其中一個重要原因,也正在於它歌頌了一種俠義精神,大丈夫有所不為,有所必為。沒有“方”之靈魂的人,有悖於社會倫理,隻會遭到大眾的唾棄,永遠無法取得最輝煌的成功。
【方是一種立場,請堅持】
有一位名叫羅斯恰爾斯的猶太人,在耶路撒冷開了一家名為“芬克斯”的酒吧。酒吧的麵積不大,隻有30平方米,但它卻聲名遠揚。
有一天,他接到一個電話,那人用十分委婉的口氣和他商量說:“我有10個隨從,他們將和我一起前往你的酒吧。為了方便,你能謝絕其他顧客嗎?”
羅斯恰爾斯毫不猶豫地說:“我歡迎你們來,但要謝絕其他顧客,這不可能。”
打電話的不是別人,是美國國務卿基辛格博士。他是在訪問中東的議程即將結束時,在別人的推薦下,才打算到“芬克斯”酒吧的。
基辛格最後坦言告訴他:“我是出訪中東的美國國務卿,我希望你能考慮一下我的要求。”羅斯恰爾斯禮貌地對他說:“先生,您願意光臨本店我深感榮幸,但是,因您的緣故而將其他人拒之門外,我無論如何也辦不到。”
基辛格博士聽後,摔掉了手中的電話。
第二天傍晚,羅斯恰爾斯又接到了基辛格的電話。首先他對昨天的失禮表示歉意,說明天隻打算帶三個人來,隻訂一桌,並且不必謝絕其他客人。
羅斯恰爾斯說:“非常感謝您,但是我還是無法滿足您的要求。”
基辛格很意外,問:“為什麼?”
“對不起,先生,明天是星期六,本店休息。”
“可是,後天我就要回美國了,您能否破例一次呢?”
羅斯恰爾斯很誠懇地說:“不行,我是猶太人,您該知道,禮拜六是個神聖的日子,如果經營,那是對神的玷汙。”
基辛格無言以對,他隻好無奈地離開了耶路撒冷,至今也沒能在中東享受這家小酒吧的服務。
在羅斯恰爾斯的身上體現了一種十分珍貴的品質,那就是:拒絕的勇氣。在需要拒絕的時候,他敢於拒絕任何人——包括基辛格那樣的高官和權貴。
“方”是一門最棘手的藝術,它經常被認為是一種不禮貌的行為。其實,“方”恰恰是一種美德。隻有那些能夠在適當的時候堅定不移拒絕一些東西的人,生活才能過得灑脫自尊。我們應該堅持原則,學會說“不”。
“方”不僅僅是堅持原則和立場,堅持自我更是方之本質。
為了生存,以及對電影事業的熱愛,16歲的羅蘭來到了羅馬,想在這裏涉足電影界。沒想到,第一次試鏡就失敗了,所有的攝影師都說她夠不上美人標準,都抱怨她的鼻子和臀部。沒辦法,導演卡洛龐蒂隻好把她叫到辦公室,建議她把臀部削減一點兒,把鼻子縮短一點兒。一般情況下,許多演員都對導演言聽計從。可是,小小年紀的羅蘭卻非常有勇氣和主見,拒絕了對方的要求。她說:“我當然懂得因為我的外型跟已經成名的那些女演員頗有不同。但是,說我的鼻子太長,那是無道理的,因為我知道,鼻子是臉的主要部分,它使臉具有特點。我喜歡我的鼻子和臉的本來的樣子。說實在的,我的臉確實與眾不同,但是我為什麼要長得跟別人一樣呢?”
“我要保持我的本色,我什麼也不願改變。”
“我願意保持我的本來麵目。”
一個人隻要有自信,那麼他就能成為他所希望成為的人。正是由於羅蘭的堅持,使導演卡洛龐蒂重新審視,並真正認識了索菲亞羅蘭,開始了解她並且欣賞她。
羅蘭沒有對攝影師們的話言聽計從,沒有為迎合別人而放棄自己的個性,所以她才得以在電影中充分展示她與眾不同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