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_祖母教育的誤區(7)(1 / 1)

根據北京市某小學的08年入學統計,小學一年級的新生中,有超過55%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很多家長對此感到非常苦惱,他們常抱怨孩子上課不聽講、坐不住、愛說話,覺得他們的這些行為很不應該。殊不知,正是因為孩子們小時候經常在聚精會神的情況下被家長打擾,才慢慢形成了注意力不集中的結果。

虛擬人格

平日的教養過程中,有些祖母為了讓年齡小的孩子聽話,會由著他們長時間地看電視、上網。雖然電視和網絡是孩子獲得外部信息的重要途徑,但是長時間地看動畫片,過多地模仿卡通人物的言行和習慣,尤其是一些僅從搞笑搞怪出發而人為創作的內容,容易使孩子從小建立一些虛擬人格成分,影響正常人格的發展;同時,過多依賴網絡也容易形成網癮的傾向,在我的谘詢個案中,已經有年僅9歲就因網癮輟學的案例了。現實中,很多孩子已經表現出這樣一種趨勢:虛幻的東西接觸太多,現實社會和大自然接觸較少,於是從小就很難建立行為規範和道德準則,他們的人格係統與現實要求差異很大,有的孩子甚至出現人格分裂的傾向。

問題案例殺死人可以複活

一個13歲的少年因為一言不合殺死同學。警方調查時他說,自己以為在現實社會就像網絡遊戲裏一樣,被殺死的人還可以複活。

問題案例使用特殊語言的孩子

一個6歲的孩子,突然變得不會說話。他的嘴裏總是發出“唔哩哇啦”的聲音,怎麼也說不好一個完整的句子。父母為此很著急,找到我求助。通過谘詢才發現,這個孩子一直是在學習動漫裏的咒語,他認為那才是正常的語言。

忽略孝道

在我的家鄉山東,孝道被當成最重要的基本道德來推崇。如果一個人不孝順父母,那麼,他連朋友都很難交到,更不會有人跟他合作做生意,因為不懂得孝順的人是不值得信任的。事實上,孝敬長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但是近年來這種美德卻遭到了嚴重的挑戰和扭曲。

何為孝順?眼下的有些年輕人認為,隻要給錢養老就已經是孝順了。年輕人打著“張揚自我,活出我風采”的旗號,對父母之言置之不理,把祖父母的人生智慧更是當成“脫離時代的老一套”,對長輩的思想不理不睬,卻沒有意識到這種藐視正是最大的不孝。更有甚者,明明已經長大成人卻仍要父母出錢供養,背著“啃老族”的名聲給長輩增添負擔,還沒有任何的羞恥心。可以說,當代青少年品德教育中的孝道缺失已經到了極其嚴重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