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燒旱魃之二:千年重逢)
順著喊聲,萬眾舉目,眾人望見人海中走出一位翩翩少年,身高七尺,雄姿英發。棱角分明的臉龐,劍眉高挑,雙目炯炯。腿打藍色裹布,腳蹬青緞雲靴。身穿褐色緞衣,內穿藍色綢衫。頭戴鬥笠,鬥笠左邊飄著一段藍色束發綢帛。
隻見他右手按劍,左手撥開眾人,迎著縣衙高台上的高誌急奔而去。
看到迎麵而來的少年,高誌伸手擋住。“你是何人?敢來攪擾我縣求雨祭祀,來人!將這乳臭未幹的大膽狂徒給我拿下!”說時遲,那時快,高誌話音未落,劍刃的寒光已閃其咽喉。“好漢有話好說,好說!”高誌眼瞅劍刃抱拳求饒道。
“叫範縣令出來見我。”
看到後退的衙役,少年一手收劍,一手將高誌推入紅帳之內。稍許,高誌出得帳來,看到手持利劍的少年又作揖道:
“縣令請好漢帳內一敘!”
“不!讓他出來,今我要當萬人之麵請教縣令,此民間少女為何成了惡魔旱魃?”
“你年齡不大,膽量不小。盡敢在眾目睽睽之下對我朝廷命官施以劍刃。本縣令不殺無名之輩,報你名姓,看你有無資格向我討教。”身著絳紅色官衣的縣令,拖著笨重的身子在八名衙役的護衛下,一手指著少年一手提著紅色官服,邊說邊走出紅帳。
“你就是範縣令?幸會!你剛說我劍刃朝廷命官倒是屬實,一來情急之下,無奈之舉。二則我在上邽有殺伐決斷之權。望縣令體諒。”少年說完,劍刃入鞘,笑對範重。
“殺伐決斷?誰給你的權力?”範重剔著牙問道。
“我姓秦名劍,州刺使鄭履鄭大人親命特使。這是刺使兵符,範縣令過目。”少年說著,遞過兵符。
“這次我先郡守義縱義大人來上邽,一為視察災情,二來巡查賑災糧款,三是協助爾等尋找水源,以解當下燃眉之急。可我所見所聞的是災情不斷漫延,百姓流離失所,一方水土滿目蒼夷。爾等朝廷命官,一不尋找水源,安撫民心,二不籌集糧款,進行自救。竟受巫師之蠱惑,誣民女為旱魃,草菅人命。堂堂縣令,竟想出如此荒唐安民救災之策,豈不讓人可笑,可氣,可憤。範縣令,此時,我有無資格向你討教?”
“秦大人,恕我年邁眼拙。怠慢了大人。”此時範重畢恭畢敬,唯唯諾諾。雙手遞上兵符。
“無妨,隻要範縣令能解我今日焚燒旱魃之疑,並報出你可行救災之策。今後你我還可攜手共事,替朝廷分憂。”秦劍收過兵符道。
“秦大人請問,下官一定知無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