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的勝利_司徒雷登就任大使(1)(1 / 1)

|

李輝

準備退休時接受新的使命

一九四六年六月二十四日,北平燕京大學裏的臨湖軒頗為熱鬧。這一天,是司徒雷登七十周歲生日,來自國民黨、共產黨雙方高層的祝賀,尤其顯示出他在中國政壇的重要性。隻是他沒有想到,這也將是他在燕京大學度過的最後一個生日,此時,教育夢想的最後一章還未完全掀開就將黯然合上。

一位燕京大學的學生,後來詳細描述了這一天的生日慶賀。司徒雷登雖疲憊但卻很興奮:

今天是司徒雷登七十華誕,又是他被日寇拘禁重見天日之後的第一個生日。這裏一大早就賀客盈門,至於賀信、賀電和禮物兩三天來早已不絕於道,其中包括南京的蔣委員長和共產黨的葉劍英將軍送的。但晚上的生日宴會卻照例規模很小,參加的都是司徒雷登最親近的朋友,其中大部分當然是燕大的主要同僚。歲月催人,尤其三年多的牢獄折磨,老人家明顯的衰老和瘦削了。過去那麼貼身的一套他最喜穿的白色西服,此時看來略嫌寬鬆,隻是談吐和風度依然還是那樣溫文爾雅,熱情而誠懇並充滿希望和信心。那個晚上,他詳細介紹了過去幾個月他在美國的見聞和活動。為燕大籌募經費以及爭取各方麵對燕大的支持,又一次獲得巨大的成功。

(《司徒雷登與中國政局》,第七十-七十一頁)

此時,司徒雷登做好了退休的準備,要把校長職務,交給中國學者。傅涇波多年跟隨司徒雷登,是秘書,更如同兒子。晚年,他向準備撰寫《司徒雷登與中國政局》一書的林孟熹,講述了生日晚會後司徒雷登與他在臨湖軒庭院裏的一段對話,然後由林孟熹再加發揮描寫如下,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司徒雷登真的希望頤養天年:

宴會結束了,客人一個接一個地告辭了。老人信步走出戶外,習慣地繞到屋後西北角那塊大石頭旁邊,臨湖凝望,多少往事湧上心頭。忽然他察覺一個人影向他移動,那正是傅涇波。

“老先生,夜深了,該睡覺了!”傅輕輕地說。

司徒雷登仿佛沒有聽見,反而問傅:“菲力,真的,我真的要退休,你明白嗎?”司徒雷登決定要退休,不僅因為自己年事已高,而更因為後繼有人--陸誌韋、洪業……都是學識才智、行政能力以及個人聲譽足以擔此大任的人選,他可以放心地交班。

“我明白。”傅答。

“但是退休後我還有許多事要做,主還有很多任務等待我去完成,你還願意像過去那樣幫助我嗎?”

“我將一如既往,有生之年永遠為主和你服務。”

“謝謝,十分謝謝。”四隻手緊緊握在一起。

生日之夜平靜度過。然而,不到十天,奇峰突起。飛往南京的司徒雷登,應馬歇爾之請,留下參加七月四日在美國大使館舉辦的美國國慶慶祝活動。七月四日,在西康路三十三號大院裏,馬歇爾與司徒雷登懇談,希望他能出任美國駐華大使。一番推辭之後,司徒雷登同意了。

一位美國傳教士出身的教育家,在剛剛走進古稀之年後第一次走進了政壇,生日之夜的退休願望徹底落空。(參見《馬歇爾傳》)

馬歇爾為什麼選擇司徒雷登?

馬歇爾曆時半年的軍事調解使命,一直波瀾起伏,未見成效,這是他力邀司徒雷登出山予以協助的主要原因。在此情形下,馬歇爾認為,與國、共兩方領導人都有良好關係的司徒雷登,是最能幫他走出軍事調解困局的人。與司徒雷登談話後的第二天,七月五日,馬歇爾立即致電美國國務院,陳述他挑選司徒雷登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