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春,卡氏被授予紅星勳章,他要求出院歸隊參加戰鬥,醫院未準,讓他回家養傷半年。卡氏決定到以前工作過的鐵道機車修理站,一邊工作一邊摸索槍械設計。他找到了在鐵路技術科工作時的摯友克拉琴科——一位熟識機械加工技術的火車司機。在摯友的幫助下,在簡陋的小工棚裏手工打磨了一支自動步槍。
自動步槍做好以後,卡氏專門送到捷爾任斯基炮兵學院進行試驗和評審。經過試驗,評審委員會認為步槍的機構過於複雜,整體性能上沒有超過當時裝備蘇軍的蘇達耶夫(即PPS-43)步槍。
但這個不成功的自動步槍引起了蘇聯裝備規劃委員會的勃拉貢拉沃夫中將——當時蘇聯步兵武器權威、捷爾任斯基炮兵學院院長的注意。他對該步槍的獨特設計讚賞有加。1943年,他親自推薦卡氏到高級步兵槍械學校接受專業深造。結業後他被分配到昂斯克軍用武器試驗場擔任技術員工作。
1944年,在經曆無數次試驗失敗以後,25歲的卡氏設計了一種7.62毫米的半自動卡賓槍。1946年,他在這種半自動卡賓槍的基礎上設計出一種全自動步槍AK46,並送去參加國家靶場選型試驗。一同競爭的還有多位著名步槍設計師的作品。
經過初選,包括AK46在內的三種型號的步槍被指定參加最後一次評審。嚴酷的試驗可以很好地檢驗步槍的真實作戰能力。在極限射擊評審中,AK46的出色表現讓在場的眾多評委刮目相看:AK46連續射擊了1.5萬發子彈,雖然槍管打紅了,可射擊精度卻沒有什麼大的變化。競爭對手的樣槍打幾發後就不能正常工作甚至完全打不響。
評審委員會非常仔細地計算、統計試驗結果,對每一組射擊數據進行對比,將全部數據整理成綜合報告,上報蘇聯國防部。評委們一致認為:“推薦卡拉什尼科夫上士設計的7.62毫米突擊步槍列入正式裝備。”
不久,評審委員會決定生產第一批AK46步槍,同時進行一次比選型更重要的試驗——部隊試用。結果,部隊對這種簡單易用、火力強大的AK46自動步槍讚口不絕。蘇聯國防部決定內定AK46為陸軍製式步槍,並將該步槍正式定名為AK47。
1947年的一天,一位名叫德明的上校工程師闖進了卡氏的繪圖室告訴他,AK47步槍被定為蘇軍製式裝備。斯大林親自為他頒發了15萬盧布的獎金,當年卡拉什尼科夫28歲
今天王浩就用AK47打下了一個大約一個中隊的指揮部。
本書首發來自17K小說網,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
數字君有話說
走過路過不要錯過,看得爽了賞個錢嘞!賞作者貴賓票:
親,您還沒登錄噢,馬上
or
賞作者貴賓票:
親,您還沒登錄噢,馬上
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