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學會隨緣放下(1 / 3)

這是一個關於一休小和尚的故事。

一天,師父出去了,吩咐大家好好在廟裏看廟,用功。一休當時才九歲,大殿裏待不住了,便跑去找他師兄玩,終於在方丈室找到師兄。師兄比他大兩歲,卻在方丈室哭呢。

“你哭什麼?”

“不得了了,我惹大禍了。”

一休說:“我們是學禪的人,不能哭啊!”

“你不知道,這櫃子裏有師父最喜歡的東西,他平時背著我拿出來看,自己欣賞,就是不讓我看,今天師父走了,我實在忍不住了,看看到底是什麼?我就打開了,看見是個瓷器,我也拿在手裏玩一玩,一看,一下子給摔了,這回不得了了,師父回來我沒法過日子了,我真的要死了。”

“唉!你別哭了,你把這個東西交給我,算是我摔的。”

師兄說:“算是你摔的,我怎麼報答你呢?這樣吧,師父本來讓我看方丈,給我帶饅頭,我把饅頭給你吃。”

“好,饅頭歸一休吃,瓶子算一休摔的。”

師父回來就問:“一休呀!你在用功嗎?”

“啊,我一整天都在大殿參禪,參一個問題,我參的非常專心。”

師父說:“你參什麼問題呀?”

他說:“我就是要參,到底有沒有一個人是不死的?有沒有?”

“唉呀!我的傻徒弟啊,哪有一個人是不死的,一切都無常啊,焉有一個人能不死哪!”

“啊!這樣啊,師父,人都是要死的,通通是無常的,沒有人不死。那麼東西呢?有沒有一樣東西能夠長存啊?”

“一樣啊,無情之物也是無常啊!總是要壞的,因緣聚了就有,因緣散了就壞。”

“噢,是這樣,這樣的話,如果我們心愛的東西要是壞了的話,我們也不應該傷悲啊?!”

“對呀!緣散就壞了,自己心愛的東西緣散了,就沒有了。”

“師父,這兒有一個緣散就壞了的東西。”一休把口袋裏的一包碎瓷交給師父,師父接到後沒有發脾氣。

有情之物也好,無情之物也罷,都是無常的,都不是永恒存在的。用一顆平常心來對待無常之事,學會隨緣,則心中自然坦順。

要活在自己的世界裏,不要活在別人的眼睛裏一個婦人是私生子,別人都對她指指點點,為此她整日煩惱不已。無論她走到哪裏,這種煩惱都如影隨形,不斷地折磨著她。

有一天,婦人實在忍受不了了,便想投水自盡,一死了之。可是,婦人剛剛跳入河中,就被人救了起來。當聽完婦人的不幸遭遇時,那個救她的人勸她投入佛門,尋求解脫。

於是,這位婦人拜訪一位禪師,對其敘述自己的不幸。禪師在聽完婦人的敘述之後,隻是讓她靜默打坐,別無所示。

婦人打坐了三天,非但煩惱不除,羞辱之心反倒更加強烈了。婦人氣憤不過,跑到禪師麵前,想將他臭罵一頓。

“你是想罵我,是嗎?隻要你再稍坐一刻,就不會有這樣的念頭了。”禪師的未卜先知,讓她既吃驚又心生敬意,於是,她依照禪師的教示,繼續打坐。

不知過了多長時間,禪師輕聲問道:“在你尚未成為一個私生子之前,你是誰?”

婦人腦子裏的某根弦仿佛突然被撥動了一下,她窘得雙手捂著臉,隨後更是號啕大哭起來:“我就是我啊!我就是我啊!”

無論身處何處,我們都要記住:我就是我,是一個獨一無二、絕不雷同的我。因此,我們不要在乎別人怎麼看怎麼說,隻要守住自我,守住本性,就能夠活得精彩活得自在。因為,我們是活在自己的世界裏的,而不是活在別人的眼睛裏。

過與不及都是不完美的事有一個鄉下人,天生性格孤僻,不願意與外人往來,而且長年累月住在窮鄉僻壤的山間,一生也難得下山,更不用說進城了。有一次,他為了辦一些事情特地進了城。城裏人光鮮時髦的衣著、富麗堂皇的建築、稀奇古怪的娛樂,讓這個憨厚、樸實的鄉下人看得目不暇接,驚詫不已。

這個鄉下人,像是劉姥姥進了大觀園般,好奇地東張西望,走著走著,望呀望的,冷不防和迎麵而來的人撞了個滿懷,仔細一瞧,竟是自己三十年未曾聯係的老朋友。

老友喜出望外,便把鄉下人請到了家中,兩人暢談別後的種種狀況,並請自己的妻子準備了一桌豐盛的酒席,來招待鄉下人。

老友指著滿桌的珍肴美味,殷殷地向鄉下人舉箸勸食:“你嚐嚐這些菜,都是我內人親自掌廚的拿手看家菜;你品啜品啜這壺酒,這可是我收藏許多年的好酒,陳年老酒要拿來招待多年好友呀!”

主人的盛情款待,感染了周遭炙熱的氣氛,一時主客觥籌交錯,對飲起來。霎時酒香、菜香彌漫一室,行酒令的吆喝聲、歡笑聲此起彼落。酒酣耳熱,賓主盡歡,女主人熱情地端出一碗熱氣騰騰的龍須湯,請客人食用。

主人拿起湯瓢喝了一口,嗬!味道很是醇美,隻是口味清淡了一些,趕忙對妻子說:“這湯太淡了,加一點鹽會更可口。”

妻子應聲從廚房拿出一匙鹽,灑在香氣四溢的熱湯上,攪拌均勻之後,請二人再品嚐,果然鹹淡適中,好吃極了,鄉下人好奇地問道:“這個細細白白如砂粒的東西是什麼寶貝呀?為什麼把它加在食物裏麵,這湯就變得如此的好喝?太奇妙了!”

主人笑盈盈地解釋說:“這神奇的東西叫食鹽,可是你們山中買不到的珍品哦。”

鄉下人聽了,有些靦腆地說:“我們鄉下人孤陋寡聞,沒有見過這麼美妙的東西,你能不能送我一些,好讓我的家人也見識見識。”

主人聽了,很大方地說:“沒有問題,我送你一大包,你慢慢食用。”隨即很慷慨地拿了一大包鹽送給了那個鄉下人。

鄉下人如獲至寶,高高興興地回到了家,並且叫妻子準備飯菜,把全家人召集到飯桌前,抓起一大把白鹽,得意洋洋地說:“昨天我到朋友家做客,他請我吃飯的時候,在菜肴中加了一點點叫做鹽巴的白白東西,菜就變得美味可口了;現在我們加它一大把,菜一定會更好吃。”

說完,把手中一把的白鹽灑在菜肴裏,經過一番翻炒之後,鄉下人夾起菜就往嘴裏送,唉呀!一盤原本色味俱佳的好菜,卻鹹得舌頭都失去了味覺,根本無法入口。

儒家主張中庸,佛教追求中道。做事過於勤奮不休息,或者懈怠不用心,都不合乎中道的精神;生活過度驕奢享受固然不對,過分的苛刻自己也不適當;感情太熱、太冷,待人太嚴厲、太縱溺,就好比鹽巴放得太多或太少。過與不及都是不完美的事。人生應該追求不左不右、不苦不樂、不偏不倚的中道智慧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