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道:“所壞之處,可以重建。我們會做得更好!”

女媧道:“房屋可以重建,可火呢?族人之火種,又把被全部熄滅了!”

伏羲道:“對於火事,不必再愁了。昔日燧人已經告知了我鑽木取火之法。而且我也實驗出了新方法,可以用擊石相擊和石石摩擦而到得火。”

伏羲說完,便領了幾個族人出去,弄來一些已經曬幹的雜草,放於幾塊石塊上,並找來一些白色火石用來摩擦,不一會的功夫,那雜草便生出火來,族人歡騰一片。女媧聽說並親眼看見火可以再生,便放下心來。

此事過去,女媧領族人抗洪知識在太昊傳開,她便日漸成了一種神話或是傳說,成了除伏羲之外的另一個神。總之,女媧在太昊人心中的地位,也幾乎與伏羲相差無幾。特別是伏羲,對女媧之能也越來越佩服,也越來越相信。他便與女媧道:“經過這次自然之災,我們人類又得以幸存下來,你的功勞不小啊。可是,這自然之災我們並沒有躲開,恐怕還會有天崩、地裂和洪禍之事發生,為了人類,我們應該早做打算才是啊!”

女媧道:“我也想了很多很多,我們以前從岐山薑水山洞出來後,蒼天降落了大雨和大洪水,可是,我們卻僥幸躲過了這場天災。此次蒼天又降大雨不斷,加上地動山搖,我們人類雖然又損失了很多,就連母親都去世了,可是蒼天還是給我們留下了性命,難道這不是蒼天在保佑我們嗎?”

伏羲道:“是啊,在冥冥之中,我們總是有蒼天的護佑!”

女媧道:“不行,蒼天如此護佑我們,我們也總的對蒼天做點什麼才行。伏羲,我想,我們為什麼不來祭祀蒼天呢!”

“祭祀,怎麼祭祀?”伏羲奇怪地問。

女媧卻道:“就是我們要向蒼天跪拜,也要向蒼天獻上我們的一份禮物。我們將那些鹿、羊、豬等牲畜考熟了,敬獻給蒼天。”

伏羲道:“也對,既然蒼天對我太昊部落如此護佑,我們就祭祀蒼天吧,女媧,祭祀這件事情,還是由你負責吧!”

女媧道:“好的,我一定做好這件大事,以求蒼天繼續護佑我等。”

於是,女媧就領族人殺了一隻羊,一頭豬和一隻鹿,並將它們用火烤熟。在一個陽光明媚的天氣裏,將所有的太昊人聚在一起,對天跪拜,並獻上那些鹿、羊、豬等牲品。

伏羲也參加了女媧的祭祀大典。等祭祀完畢以後,女媧和伏羲回去,伏羲道:祭祀也許是有用的,可是我們人類已經有了思維,就不能完全依靠蒼天的保佑了,我們人類也能想辦法來躲避那些自然的災難的。“

女媧問道:“那你說說,我們怎麼做才能避過這些無奈的天災呢?”

伏羲道:“辦法不是沒有,我相信肯定是有的,這天下大地也不可能隻是像我們見到的那麼小。這些日子以來,我走過很多地方,去過很多高山,在山上向東南西北四周望去,每個方向都是一望無際。既然是天下之大,天災也不是每個地方都要發生的,所以我想,隻要我們一方麵發展人口,另一方麵將人口疏散到各個不同的地方,即便是災禍來了,也就不可能波及到所有人類,隻有這樣,才能保證人類生存下去啊!”

女媧聽了,想了想道:“伏羲,你說的也對啊!隻有我們人類增多了,散開的地方才可能大一些。隻有人類占有的地方多了,受災難被毀滅的情況才可能少啊!看來,除了祭祀以外,我們還要依你所說的辦法去做的。”

於是,兩個人商議,在成紀太昊的事就由女媧管理,而向外拓展的事就由伏羲去做。伏羲就從太昊族人中挑選了一些比較強壯精明的漢子,並為他們取名為朱襄、昊英、大庭、渾沌、陰康、栗陸,讓他們跟著伏羲向外擴展。而女媧呢,就便按著伏羲的說法,一是在成紀鼓勵人們多生孩子,二是要重建太昊家園。這回女媧可是花費了不少心思和力氣,她要按著長屋的建造方法建造每一所房子,並決定建造一處更大的房屋,叫太昊宮,做為族人聚會議事之用。她的想法自然得到了伏羲的讚揚。伏羲還道,他在岐山的南麵發現了一座更高更險峻的山,他將之稱為華山。為紀念母親華胥,並準備在華山腳下建立一座廟宇叫做元君廟。自然也得到女媧讚同。

第七章煉石補天(1)

一日,伏羲回來,對女媧道:“女媧,我對你對太昊所做的事進行了認真的思考。首先思考了你將泥土用火燒製成如石頭一般堅硬的器具一事。此事可以就叫煉石啊!你這是用土煉成石啊!後來我又思索了你領太昊族人治水的事。這雨水是從天上降落的,形成了滔滔洪水。而你怕太昊被大水湮滅,就引領族人去將山口填平。後來,我發現你燒煉而成的陶器和你治水乃是同一道理。試想啊,你做成的陶器是用來盛水盛物的,用它們無論是裝水或者肉都不能灑落。這不也是補天之漏洞嗎?所以,我將你發明泥陶之事,叫做煉石補天也!”

女媧聽了,站在那裏深思良久,道:“你的說法很有道理。隻是我覺得煉石補天,不如叫做製陶來的容易實在!”

伏羲聽了卻搖頭道:“你所言之製陶隻不過是一種過程而已。而我所言之煉石補天,是說你製陶的意義所在。兩者絕不相同。”

女媧道:“你怎麼說就怎麼教族人便是,隻是叫做製陶已經很順口了,突然改成補天什麼的,覺得很不習慣的。還有,我這些日子,也經常想起另外一些事來!”

伏羲驚問道:“你想什麼呢?”

女媧道:“伏羲,你還記得岐山山崩那一次嗎?”

伏羲點頭道:“記得,怎麼了?”

女媧道:“當時你曾經說,水是克火之物!”

伏羲點點頭道:“對!”

女媧道:“還有,我曾經做得一夢,為此你去了岐山,去了一些五彩石回來,我們還治好了母親的病!”

伏羲點頭道:“是啊,你想說什麼?”

女媧道:“我每日燒製陶器,麵對著水、火、木、土四物。時日久了,對這四物之性有些了解。我想,既然天下之中,有相克之物,也必然有相生之物啊!相克者,水克火,而土克水也,那次洪水濤濤而來,我們用土便能將洪水所擋,水來土掩,自然是土能克水。而木是樹林所成,我令人去伐木采木之時,見樹木生長之處,土質發硬,說明木能克土也!可是何物克木呢?我想,水並非克木之物啊!相反,水是生木之物啊!”

伏羲道:“你想得好,深刻之極,那麼就是說,自然之中,必然有克木之物,是我們沒發現而已啊!”

女媧點頭道:“還有相生。木生火這誰都知道,火生土也可想而知,可如果說土生水,我還是覺得不可能,土是克可水之物,怎麼又能生水呢。那麼自然之中必有一物是土所生,而此物又生水,而水生木也。”

伏羲點頭道:“說的好。你之所說,應該叫做自然之五行,如果能找到你說之物,五行則成,如果找不到,隻有通過其它方法得到了。可是這物究竟是什麼呢?”

伏羲、女媧都冥思苦想,伏羲為此還來到了女媧燒製陶器的地方觀看,可是均無所獲。晚上,女媧對伏羲道:“我想通過用火煆燒五彩石的方式得到這種物質。你想,上次你在岐山采下的五采石都能治了母親的*之症,那麼這種東西肯定不是土吧,也不會是一般的石頭,肯定是某種東西。那五彩石既然是從岐山山崩裏得到,那必然是藏於土中之物,是土生之。還有我們去的山中,那山中一般竟然冒出水來,你想,既然水非土生,肯定是此物所生,所以,我想發動太昊族人去了岐山,再找些五彩石回來,我們用人工燒煉,也許會有結果。”

伏羲道:“你的這個自然五行太厲害了,相生、相克。按著你的說法,從相克的角度分析,此物必然是克木之物,而用你所說的方法煉造之,又應該是被火所克之物也。可木之物,必然是一種硬器,比石頭還要堅硬。可是這種東西,見到火便可融化了。是什麼東西呢?為什麼蒼天既然降生了木、火、土、水,卻沒有降生此物呢?難道這天力也有不足嗎?”

第七章煉石補天(2)

伏羲說完,走來走去,還是想不明白。

女媧終於派人從岐山有找到很多的五彩石,並把他們搬運了回來。等到女媧祭祀的日子來到,女媧便讓人取來木炭,在下麵加上柴草點燃,有讓人將那些五彩之石放之於火上煆燒。伏羲站在旁邊觀看,道:“如果真是天力不足,而需要人力補之,你如果能補上,真的煉造出了這種物質,那便就是女媧煉石補天了!”

女媧笑道:“讓你說來,我真成了神了。自古以來,神之位係部落族長。而隻有你才是神,我隻不過是代替你做些事情而已。”

伏羲卻搖頭道:“你這樣說不一定對,在我心中,神應該是大人,是能為人類做些有益之事的人。而不能單獨說是部落首領。自古時起,人類首領也不少,可真正為人類做了大事的人不多,可你曾救人類於洪水之中,你之為神,天經地義。”

女媧道:“如你所說,我還真的要找到一物,補上自然五行,成一個真正之神呢!”

伏羲道:“你做成了陶器,早就應該是補天之神了。”

可是女媧怎麼煉造,或者將那些五彩石頭燒黑,或者隻得到一些粉末。卻沒有伏羲女媧所希望看到的物質出來。

女媧有些氣餒道:“也許是我想錯了嗎?”

伏羲卻道:“想錯了未必,就木、火、土、水來說,其中的特性已經被我們證明。也許是現在我們的方法不對!”

那就繼續努力吧。反正我每次都要祭祀蒼天的,先將他作為祭祀蒼天的一種辦法,待我慢慢地想來吧!“

光陰似箭,女媧又生一子,伏羲便為其取名曰姬伯,女媧問:“為什麼取這樣一個名字?”

伏羲道:“還記得你初次懷孕之時,我們還不知道姒兒是男孩女孩,你讓我給孩子起名,我就起了個姬伯的名字。這次生了男孩,正好用之。”

女媧道:“你這麼堅持,肯定有深意的。”

伏羲道:“我曾經說過在距離歧山不遠的地方有一條河流叫做姬水,我覺得我們這個孩子將來定會在那裏生長和長大,我們人類也不能總在成紀這一個地方生存,總是要發展的。我們本來生在薑水,水乃生人養人之物,人類必然逐水草而居的,看姬伯這個名字很好!等以後我們人類發展多了,我們就會派很多的人多各地去任頭領,那每一條水流上就可以有一個頭目。我們將水名加在他的名字前麵,這人不是就有了名字嗎?同時,人們還知道,這個人是這條水域的老大。伯不就是老大的意思嗎?”

女媧道:“既是你這樣想,那就按你說的做吧!”

伏羲看見,在太昊宮不遠的地方,堆起了一些石塊,各種顏色氣味的都有。伏羲奇怪,就問女媧:“你派人弄了那麼多的彩色石頭來,要做什麼?”

女媧白了伏羲一眼道:“看你,總忙自己的事,卻把我想要做的事忘得幹幹淨淨的。”

伏羲想了想,恍然大悟道:“原來你在還在祭拜蒼天,尋找五行啊,有結果嗎?”

女媧卻是很沉悶地搖搖頭。

伏羲道:“這件事不小,不要太急了。功道才能自然成的。記得你製造陶器的時候,也沒想了太多,當發現土能被火燒硬的時候,泥陶也就產生了。現在,又取來又生又克之物,不簡單啊!”

女媧道:“慢慢地吧!我沒事事,便做做看了!”

過了一年,女媧又生一女兒稱為伏寶。

在太昊部落,女媧無論是做事還是生孩子,都成了太昊人的典範。

第八章河圖八卦(1)

無論伏羲走到哪裏,他依舊高台觀水,觀測天象,察看地形、山巒和樹木,也仔細察看各種動物和飛鳥的活動。他看的越多,心中的迷惑就越多,他知道的越細,心中的問題也就越是濃密。問題一堆一堆地湧過來,伏羲也就越來越加快了步伐。

一日,伏羲領朱襄、昊英等人來到了距離渭水、薑水、姬水較遠之處,看見兩條大河在這裏彙聚。昊英道:“這裏又有兩條大河,將來,又是我們太昊的了。”

伏羲看著這兩條滾滾的河流道:“我以前來過這裏,並給這兩條都取了名字,這條最大的河流,叫黃河。那條較小的河流叫洛水。這黃河與洛水在這裏相聚。洛水也和渭水,薑水、姬水一樣,屬於這黃河的一條支流。以後,我們也要派些人來,昊英,回去你和女媧說,分別派人來到這裏,給他們找一個能幹的頭目,洛河的頭目就叫洛伯。這處黃河的頭目就叫河伯吧!”昊英道:“是,我回去就辦!”

伏羲領他們來到了黃河與洛水交彙之地。因為走的累了,伏羲就讓朱襄等人坐下歇息,自己呢,仍然去找一處較高的平台上眯眼打坐。忽然風聲大起,山林唰唰呼嘯。伏羲看見河水巨浪衝天,急流湧去湧來,相撞之水旋轉,河邊之水拍岸。有浪花躍上高台,打濕了伏羲滿身。伏羲向後躍出,見台上有幾處被水擊濕,伏羲一數卻是三處。有一個長思不解之迷題竟然豁然開朗於心。原來伏羲正在思索為何有一二三四這些個數,見水濕三處,方知這數乃是由象所生,無象無數,象能生數。伏羲心潮翻湧,大聲喊道:“天啊,我終於知道,象能生數,數由象生啊!”

喊聲未落,河水之中騰地飛起一物,帶河中之水直上天空,天上黑雲白雲翻滾,好像那水中漩渦一般飛來舞去,層層疊疊動蕩不停。此物鑽空之時,隨起一聲炸雷,有光似刀自天而墜。伏羲以前想過,此氣叫雲,此光叫閃,天上落水叫雨,落花叫雪。雷鳴閃電剛過,便有雨如注自天而降,風吹雨勢,斜線橫飛。高台上麵的土層,傾刻為泥。伏羲雙手擎天,絲毫不為風雨所動。盡管朱襄等人大聲喊他,伏羲卻如沒聽見一般。

伏羲冒風雨細看那物,見它雖然騰於雲霧半遮半掩之中卻仍見其形。頭似所捕駝獸但有鹿角旁須,蛇項蜃腹長鯉亮鱗。有虎掌鷹爪踩於雲中。目如巨兔耳似犀牛,尾似搖林。此物用尾來回晃動數次,那雲霧既能自行散落。伏羲見天空紅雲朵朵,竟然是那獸在飛騰之中,將天空的雲彩排列出一個非常好看的圖形來。那圖形在伏羲凝視片刻以後,竟然發生了變化,便成了另一個圖形。伏羲好奇,可是那圖形似是給伏羲排列的一般,見伏羲細看,有變了回去。伏羲再看,又變了回來。伏羲大驚,大奇,大喜。伏羲剛剛驚喜完畢,那圖形竟然散了,更為奇怪的是,引領伏羲目光的神物也沒有了,此物並不見落回於水,而是自己消散在空中,無蹤無際。

伏羲正在對空眺望,忽聽不遠處又是一聲長鳴。他扭頭看去,又見一物似是從洛河中飛出,如疾風般奔跑。伏羲突然心性大開,猛地躍下高台,撒開兩腿,向那奔馳之物追去。伏羲本來腿腳極快,跑起來也似疾風一般,可那物也不慢,即便是遇見小河或者壕塹,也能飛奔而過。伏羲追了一程,漸漸地與那物靠近,他便隨跑隨從身上解下一段繩索,晃了幾晃向那物拋去。真是準極了,那繩索一下纏在那物的脖子上。伏羲就著繩索的帶動快跑了幾大步,一用力便竄上了那物的後背。

第八章河圖八卦(2)

那物又是一絲長鳴。它左竄右跳,甚至將兩隻前腿高高擎起,也沒能將伏羲從後背上甩下來,隻好站在那裏,任憑伏羲擺布了。

等伏羲騎著那物回來,看見朱襄和昊英兩人,兩人均是大為驚奇。他們看此物這巨大的身軀,聽此物震耳的嘶鳴聲,均疑為天之奇物。問伏羲道:“族長,此物叫什麼?”伏羲想了想道:“叫龍馬吧!它出現之時,天上正顯示龍象。此物很有靈性,以後就是我的陸地坐騎了!”

伏羲回到成紀太昊宮後,對女媧道:“我今日在高台上見到一物,雖藏於水中卻可遊於天際,此物鱗蟲之長,嗬氣成雲,來去乘風,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能大能小。大可比天上之飛雲,小可隱形於波濤中。真可謂是天下萬獸中第一神物也!”

女媧驚奇問道:“今日所經風雨,可是此物帶來?”

伏羲道:“正是。此物叫龍。最奇的是,此物自河中一出,在天上竟然能排出兩組數字圖形來。此圖一出,我心中長期以來所迷諸事,均已化解,現在我心如日月,將這兩祖圖形定名為河圖、洛數。還告訴你說,我今日還得一坐騎,我稱之為龍馬,跑起來極是快捷,可惜此物過不了黃河,不能帶回來給你觀看了,我就隻好將他用繩索拴在黃河對岸了!”

女媧笑道:“夫君難得好心情,又見龍又得龍馬奇物,免了每日眉頭緊皺。明日我便約族人祭祀朝拜!”

伏羲道:“昔日我們在這成紀建造部落之時,你可記得你曾經騎了幾年的那隻斑斕猛虎?”

女媧笑道:“那是我當年之坐騎,怎麼能忘記呢?可惜這個神物也死在那場地動之中了。說完臉色蒼白,顯的極為悲慟。”

伏羲道:“在我未見到這龍馬之前,我也崇虎,虎乃百獸之王,有威懾百獸的力量,可這虎畢竟隻是山林之物,它離開了高山和森林,或到了平陽,或到了河裏海中,或到了天上,它定然不再是能者了,而我所見之龍確是正能補上這些不足。我希望我們的部族無論處於何時,處在何地,都是能者,是王者,所以我想結合你所騎過的虎行虎能,再與我所見到天上的龍行合在一處,做為我們太昊部落的徽記,我把它叫做圖騰徽銘如何?”

女媧道:“你的想法也正合我意,我們是一個人類的部落,是應該有一個部落的標誌啊,圖騰代表者我們太昊華族部落發揚光大的雄心壯誌。”

伏羲道:“好,我們設計了我們的標誌,然後在開一個像樣的盛會,你呢來一次大型的祭祀,我也想將我的所得都講給族人聽聽。”

伏羲和女媧忙了幾日,終於用獸皮做了一麵大愫旗,用繩將它們連在一起,在大旗的上麵,拚了一個龍形,在旗的下方,拚成了一個虎的圖案。然後用一跟大木樁把它高掛了起來。

過了幾日,女媧和伏羲領一些族人來到伏羲在成紀拾取太極磁石處叩拜。這次,伏羲卻將此山定名為卦台山。此山在今天甘肅省天水市郊不遠之處,已定名為麥積山畫卦台。族人皆跪拜於高台的大旗幟之下。伏羲站於高台之上,用手指著大旗道:“這麵大愫旗,就是我們太昊華族部落的標誌。愫旗的上麵拚成龍形,下麵拚成虎形,表示我們太昊部落可以上天,可以入水,可以伸展於地麵之上,將這廣闊無邊的大地做為我們太昊部落的家園。下麵這虎形大家都見過,也打過交道,知道它凶猛無比。可上麵這隻龍形,你們都沒見過,這是一隻神奇的天物。我現在講給你們聽。前幾日我與朱襄、昊英等幾個人在離此很遠的地方,也就是在黃河與洛水的交彙之處,看見了一個奇景,也得到了兩幅變化的神圖。以後,我們太昊部落會在那裏鑄一高台以供我觀天察地之用,因距離此處太遠,便在先此處講給族人。我們看見在閃電雷鳴之後,有一巨大之物從黃河裏騰起,翱翔飛奔於天上白雲之間,此物之形狀,就向我和女媧所做大愫旗上半部的形狀差不多。可它的本事卻是大的很了,能騰雲駕霧,有千般變化,能大能小,能屈能伸。我看見了此物,以前很多我一直思考而又不明白的事情,一下就都清楚了,難道這不是天地間的神物嗎?那麼你們可能要問,什麼事情我弄明白了呢?平常,我們總是數得從一到九九個數,再有一個零便是十個數,可這十個數以後是多少?那便是十。有了這個十,數與數之間便可相接相傳下去了。這就叫做逢十便進之數,如十以後是十個有一,十個有二,十個有三……十個有九,以後是二十,我們以後再數數,就逢十便進,重新開始,如九到十以後是十一,十九到二十以後,就是二十一,以此類推。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十,然後是一百,然後是逢百進一,數就可以這樣不斷地數下去了。可知這天地之數是多少呢?現在我已知曉,天地之數便是五十有五。可這天地之數從何而來?那便是這次出自黃河之龍飛上天際之時帶來兩張圖告訴我而得知。此圖分別為河圖和洛數,這幾日夜晚,我每每向天空望去,所見之象,便是河圖之數和洛數之象也,洛數、河圖,是縱橫天地之圖,河圖總數便是天地極數。天數是多少呢?天數便是從一到九這九個數中之奇數。天一天三是生數,天五是變數,天七天九是成數,天數總和二十有五。而地二地四地六地八地十總數三十,地二地四為生數,地六地八地十為成數。這些數中,天九是天一天三天五之和為乾元,地六是地二地四之和為坤元。而洛數總數四十五。中間正好相差一個十。”bao.想看書來

第八章河圖八卦(3)

伏羲又道:“因為有了洛數和河圖,我以前一直想象的一些事情也逐漸地明白了。我以前一直認為,有些東西它為什麼存在呢?天空為什麼存在呢?大地為什麼存在呢?山川為什麼存在呢?那些水、火湖澤,每天刮過的風,還有下雨前隆隆不斷的雷聲為什麼存在呢?現在我告訴你們,這些東西,就是客觀存在,沒有什麼可懷疑的了。天、地、水、火、山、澤、雷、風這些物質,就是天象,就是地形。可是這些物質究竟是怎麼來的呢?我今天告訴你們,這些,都來源於一種物質,就是氣。”

伏羲將天、地、水、火、雷、風、澤、山叫做八象。並將此八象之源歸之為氣。認為世間所見之象皆由氣生,氣有輕清之氣上生為天,化為雷火風,氣有重濁之氣落之為地,化為山水澤。輕清之氣為陽,重濁之氣為陰,陰陽之氣為兩儀,陰陽不動為原始之太極,陰陽互動而生天地。輕清之氣為圓形是故天乃圓象,重濁之氣是方形是故地乃方形。此所謂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天圓地方之說也。兩儀之氣為天地之象,天地便為兩儀之體。以上所得,是伏羲長思的結果,也是伏羲所見河圖為他解開的謎底……

伏羲又道:“我們人間所見之物為象,天、地、山、水、雷、澤、火、風為天地間八大物象。我所言之數便是由象而生。族人請看蒼天之中有幾處雲彩?”

有人數道:“有三處。”

伏羲道:“對,為何有三這個數?就是因為天上有三片雲而得,如有四片雲則有四這個數也,這就叫數由象生。可地上之象卻不能為象。你們看遠處這歧山山巒疊障,起伏不平。有高有低,有圓有方,這叫什麼?這叫形啊!可這象、形由何而生呢?便是由氣。”

伏羲拿起陰陽太極圖道:“天地之初,本沒有天、地、山、水、樹、人等物,隻有一物,便是這似陰陽魚般之太極。這時,天地不分,四處一片黑暗混濁,此混濁之物便是氣也。不知何時,太極崩裂,輕清之氣上生為天,重濁之氣下沉凝結為地。此為太極生兩儀也,天地是為兩儀。天有天、雷、火、風四象,地有地、山、水、澤之形,此所為在天成象,在地成形也。從數而論,天為陽為一,”伏羲說完,在陰陽魚上畫一橫;“地為陰為二,”伏羲又畫兩個連續橫橫——,“陽上之陽為太陽二,陽下之陰為少陽,陰上之陰為太陰,陰下之陽為少陰,此所謂兩儀生四象也。此四象,在數上表為一、二、三、四;在一歲中表為春、夏、秋、冬;在方位上表為南、北、東、西。而太陽之陽為乾,表天;太陰之陰為坤,表地;太陽下陰為巽,表風;太陽中陰為離,表火;少陽下太陰為艮,表山;太陰下陽為震,表雷;太陰中陽為坎,表水;少陰太陽為兌,表澤。乾、坤、巽、離、艮、震、坎、兌為八卦,此為四象生八卦也。此八卦與八大物象相對相生,成物象於無窮無盡也。春天驚雷震動之時,天下事物複蘇萌發;巽風吹拂,無孔不入,使天下萬物得以舒展,日益喚發;坎之雨水落於大地,促物成長;離之陽光照耀如火,使物茁壯;艮山靜止,使物成熟;兌之澤使物各有所得而固其本;乾天主創物以生生之機;再落於坤地收藏孕育。而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博,水火不相容,八卦又相錯也,動物者莫疾乎雷,吹物者莫疾乎風,燥物者莫過於火,說物者莫說乎澤,潤物者莫潤乎水,終物始物者莫盛乎艮。故水火相逮,風雷相搏,山澤通氣,然後能變化既成物也。”

第八章河圖八卦(4)

陰康問道:“族長,我等凡人,而你是神,你所說的話我等聽不懂。你是否說些我們能聽懂之語?”

伏羲道:“有些語言,族人均須慢慢貫通,這樣才好交往。我之所言太極、兩儀、四象、八卦,皆是解說自然而已。族人隻有懂得自然,做事就少有差錯。比如今日族人懂得了春、夏、秋、冬。天氣溫和便是春天。春天氣溫變暖,正是草木發芽開花之時,族人便可種黍、搭屋;而天氣炎熱則是夏天。夏天酷熱來臨,族人便可放牲、養魚;天氣溫涼是秋天。秋天則適合於采集、收割;天氣寒冷便是冬天,冬天則需要保火防寒。可這春、夏、秋、冬因何而來?現在隻能看見天上之日,晚上才能見天上之月,總之,春、夏、秋、冬四季隻因其天體占位和宇宙循環運轉而來。而我所演之八卦,正是防患於未然,為未來所想。卦之卦義,便是順自然之理而推測,如族人不信,說出所想我來推之。”

一族人道:“明日天氣如何?”伏羲算道:“有雨。”

一族人道:“你說有雨,可這雨是大是小,我們可做防範嗎?”

伏羲道:“此雨不大,屬毛毛之雨,不會波及洪水,也不必防範。隻要多備一些幹草於屋中,做到能引火就是。”

一族人道:“我有一個長思不解的事,這地上的洪水是怎麼來的呢?”

伏羲道:“地上之水來源於天上,也來源於地上。源於天上者是雨,天上下的雨落在地上便成了水,而大地是不平的。雨水落在了大地以後,高的地方的水往較地的地方流,這就形成了水流,一個水流和一個水流地彙在了一起,便形成了小的洪水,而多個小的水流彙在一處,也就形成了大洪水。而源於地上者,是冰雪。在很高的山上都有冰雪覆蓋,當天氣過熱時,冰雪融化也能形成水流。”

一族人問:“我們在薑水歧山山洞時,看見薑氏族長死了,後來又看見有很多人被水淹了,順著水流漂走了,難道人最終的命運就是死亡嗎?”

伏羲歎了一聲道:“人的出生和死亡其實和我們能看見的樹木一樣,我看見樹長到一定程度就不長了,而人的個頭也是一樣,我記得我小的時候長得挺快,一長就長到現在這麼高,我原來以為我會一直地這樣長下去,後來發現不是這樣。其實現在我的個頭也是比大家高了一塊的,可也不會再長了。那麼,長與不長是我自己能夠決定的嗎?不是,人的個頭、樹的高矮和人的生命都是一樣的,不是隨自己的願望而決定。如果你們問我是誰決定了這一切呢?我的回答便是蒼天,至於每一個人的生命有多長,說實話,我自己的生命多長我都不知道。”

一族人問:“那有沒有讓人長生的辦法呢?”伏羲道:“可能有,也可能沒有。即便是有,現在我也沒找到。等我找到了,一定讓大家長生不死。”

一族人又問曰:“族人所馴養之野豬,昨天跑了一頭,能找到嗎?”

伏羲道:“此事我聽女媧說了,此豬是頭母豬,因其公豬仍然在牲畜圈中,大家不用去找,它自然會回來,不出明日早晨。”

有一女族人問曰:“我身有孕,不知是子是女?”

伏羲看了看那個族人,笑了。本來想說一句戲語,可是見女媧在身邊,那女族人又望眼欲穿地等著結果,就順口答道:“是子吧!”那婦人雖不信,但也心喜。

又一族人問曰:“族長之能,從何而得?”txt電子書分享平台

第八章河圖八卦(5)

伏羲道:“我剛才已經講了一些,我每日仰觀蒼天,俯察大地,坐於高台,聞聽黃河洛水之音,日思夜想,忽於昨日見波濤之中飛起一有鱗有爪能飛之物,我們將它稱之為龍。那龍直奔天際,翻雲吐霧,解結明思。原來蒼穹宇宙,竟有這等神明之物!”

伏羲言罷跪地禱告:“蒼天啊,我族敬你為父!大地啊,我族奉你為母!蒼龍啊,我族拜你為神靈!”

眾族人一見,都隨之跪地齊聲祈禱道:“蒼天啊,我族敬你為父!大地啊,我族奉你為母!蒼龍啊,我族拜你為神靈!”

次日,果然雨下。而且雨絲極小,屬於毛毛之雨,故也沒有山洪形成。

族人所跑之豬也自己回到那豬圈之內。

一年後,有孕之母與女媧說,她果然生了一子。

皆因伏羲每每所言皆中,族人對伏羲自然是敬服之至。伏羲指派族人所做之事,族人無不爭先恐後地去努力完成。女媧當然也就倍愛伏羲。一次,女媧戲道:“你既然能算的如此之準,能否算算我還能生幾個兒女?”

伏羲笑道:“你想生多少就生多少。我看是越多越好,即便是生個天數也成啊!”

女媧一聽,臉“唰”地變紅道:“你還想要五十有五個,真是美死了。不怕把我累死嗎?”

伏羲又笑道:“我怎麼舍得累你呢?我是說,你想生就生,不想生也可不生。”

女媧瞥一伏羲一眼道:“族人問你,你都正經回答,我問你卻不這樣。我不想生,你偏要來,能控製住嗎?”

伏羲笑而不答,他忽而莊重地道:“你說的有理,如果有辦法能控製出生,就好象你補天能治了水一般。該有多好。”

女媧見又引出伏羲心事,便不再言,自己也思考起來。

伏羲忽道:“自我們創立人製以來,有很多地方需要完善,比方說,我們現在已經有了兩個女兒,一個男兒,將來還要有許多兒女,而我們這些兒女還要有兒女,將來大家見了麵怎麼稱呼啊!這些方麵,族人也要有個統一才對啊!”

女媧點頭道:“你說得對極了,這些事看起來不大,卻涉及到以後太昊華族人的整體秩序,不可不想啊!”

兩個人你一言我一語,又冥思苦想起來。

過了幾日,伏羲又召集族人聚於畫卦台前,對族人道:“為了定好人製,不亂輩份,相互之間有個尊敬和稱謂,太昊要做一個統一的規定。以後夫婦之間要稱為夫妻,夫妻的兒女要叫父母為父親、母親。夫妻的兒女們相互之間稱為兄弟姐妹。兄弟姐妹之間也要長幼有序,兄弟之間,以伯、仲、叔、季來分,老大為伯、老二為仲、老三為叔、老四為季。兄弟之間也有親孰遠近之分,有親兄弟、堂兄弟、表兄弟之分。兄弟姐妹之間有了兒女,要尊稱長輩為伯父、為舅父、為姑姑、為姨母。兒女有了婚嫁,男方要尊女方父母為嶽父,女方要隨男方稱呼。兒女再有兒女,要稱父母的父母為公公、婆婆、為外公、為外婆。而公、婆們則應該稱這些小輩為孫、為外孫。孫輩再有了孫,則應該稱公之公為祖宗了……”

第九章摶土造人(1)

過了一年光景,女媧領族人重建了太昊家園。在新的太昊,部落的房屋比原來多了,也比原來堅固耐用了。巷路比原來的寬闊了不少。牲畜圈也比原來的多而且細化了,分為牛圏、鹿圈、羊圈等。在太昊,已經將鹿、牛、羊、兔、豬、狗,稱之為六畜。分專人飼養、放牧。畜牧業在女媧的經營下,已經成為太昊華族部落最主要的行業,人們的食物大都來源於此。此外還有一個捕魚業和一個大的耕作業,也都是由專人組隊進行獵魚活動,由專人進行黍子、甜菜植物的耕種和秋收。有了這麼多自己家養的牲畜,除了用它們的肉類做食物外,而從這些動物身上扒下來的獸皮,基本上用作冬季防寒。用繩將獸皮綁在身上,就可以取暖了。因此,吃、穿、住用的東西基本上已經自給自足,能滿足太昊人的需要了。

在用的方麵,女媧成立了三個專業的手工作坊:一個是專門製作工具用具的工具作坊,生產各種以石器和木器為主的各種器具。包括石刀、石鏟、石斧、石鍬、石鎬、石匕、木扛、木錐等等。一個是專門製作陶器的作坊。在女媧作陶試驗成功後,設了一大排灶對做成的泥陶進行大量的燒製,以滿足族人煮肉、煮菜、煮米、盛肉、盛水等等的需要。另外一個就是繩和網罟的作坊,以滿足狩獵、捕魚和建築的需要。

女媧終於建造了一處更大的房屋,並為之取名為太昊宮。女媧就住在裏麵,凡是太昊諸事皆在太昊宮裏議論商定。

女媧還改進了原來的家庭組織形式,將原來的對偶婚製改造成了對偶婚與一夫一妻製共同存在的形式。就是說,兩個感情好的男女,如果不再願意與其他的男女發生*的關係,兩個人便可以向伏羲和女媧一樣成為被確定了的夫妻關係,這種關係一旦被部落確定以後,就成了受部落人保護的一種關係,其它的人不允許再行插入這種關係之中。如果兩個人在做了一段夫妻以後,發現感情或者是其它方麵出了問題,可以向部落提出來,部落再宣布解除他們的夫妻關係,回到對偶婚的狀態

伏羲的進展也不比女媧慢,他動用朱襄、昊英、大庭、渾沌、陰康、栗陸等人,先後又開拓了三處人類新的據點。一處就是在他發現龍和降服龍馬的地方,並在那裏建立起了新的村落叫做大基,還設有一處畫卦台。這個地方直到現在還保有遺跡:它位於洛河東一公裏處的洛口村,它的東麵黃河畔有一高出河床80米的平台,便是伏羲”觀河水東流,察日月交替,思寒暑循環,構演八卦”之地,名曰”伏羲畫卦台”便是此處。今已成為河南淮陽八景之一。坐落在河南淮陽的孟津之地,有一個被稱作龍馬負圖的地方。已經建成寺廟,叫做龍馬負圖寺,現歸河南省孟洲市所管轄。此寺廟經過曆朝曆代的修建,已經有了很大的院落和很多的景觀。過去登伏羲台,觀滔滔黃水西來東去,觀滔滔白色洛水西南而來,黃白二水在此相彙,紐作一團,而二水之流內卷,各成渦漩,其狀極似陰陽魚盤太極圖。在這裏建立一座龍馬負圖寺,就是用以紀念當時上蒼賜與伏羲的河圖和龍馬。雖然古黃河早已經改道,可曆史的遺跡仍然在放射著它昔日的恢宏之光。

一處設在冀州的新市之地,也建起了村落和一處伏羲台。伏羲在這裏設立了六佐龍師殿,任命朱襄、昊英、大庭、渾沌、陰康和栗陸為其六佐將。此地就是現在河北省的新樂市。伏羲道:“從既日起,我族便為龍族,要象龍一樣有伸展性,因而你們要從太昊成紀向西、南、東、北各個方向拓展。”

第九章摶土造人(2)

還有就是為了紀念母親華胥,伏羲讓人在華山腳下不遠處的藍田之地建起了一個村落,並為母親建造了一個特殊的房屋,現在將這種房屋叫做廟宇,就是紀念祖先的地方。伏羲的母親廟宇為華地元君廟。這個地方就是發現了藍田文化的地方,有藍田遺址之稱,位於陝西省西安市東南藍田縣的壩河兩岸。

還有一處,伏羲為之取名為陳,又叫宛丘。位於現在的河南省東部淮陽縣城關回族鎮北。伏羲令人在這裏建造了一處大殿,名字叫“統天殿”。

光陰似箭,日月穿梭,轉眼又過幾年。太昊伏羲氏族人已經擁有了四處部落,其人數大有增加,屋舍重重,有路有巷,焉然成了大族旺族。而且,伏羲也相繼在太昊周圍收複了幾個分散的氏族,其中有一個氏族,聽說他們的族長叫做雷神,曾經占有過很大的地盤和好幾個氏族,可是就在那場大洪水爆發之後,竟然毫無生息地被湮滅了,來到太昊部落的人,是在那場大洪水中僥幸生存下來的人,因此,一並被伏羲和女媧收留。太昊族人們都遵伏羲之言,狩獵網魚,采果種黍,飼養家畜,各司其職,各有稱謂。伏羲依然披星戴月,尋山訪水。他在水中如魚,能從姬水此岸遊到彼岸,有時與巨鱷相戲,有時騎老白龜暢遊黃河洛水。女媧經他帶引,在水中也是經來往去,深淺不懼,激緩不躁,遊韌有餘。二人在族人慶賀之時,竟能雙雙地舞與水中,或與白龜、或與巨鱷、或與水蛇相戲,給眾人表演以做相謝。

女媧又生了二子一女,二子一名少俞,一名伯高,一女名宓。女媧除看護子女之外,還要管製部落,並引領族人燒製陶器。

自從知道用火以來,女媧所做泥陶經日曬火燒變得如石般堅硬,放於水中長而不侵。女媧本是精巧之人,所做的陶器圓而光滑,無棱無角,早已經將用手捏造的陶器變成了用轉動的木板和木片來刮製成的形器,用起來極為方便。有甕、有瓶、有碗、有罐、有盆等,樣式極多又大小不一。可用來盛粟、盛米、盛水、盛果、盛肉。可是女媧還總覺這些器具過小,想做一較大器物,用來煮大魚和大塊生肉,便與那些製陶女商議研製。女媧所教之女陶工,對她亦是敬愛有加,唯命是從。她們便集合眾人之思作出一個有腿的大陶器來。因有陶事纏身,又有妊姒、姬伯、伏寶、少俞、伯高、宓等,女媧雖思念伏羲卻也不重。

一日伏羲歸來,姬伯首先看見,高叫:“父親!”撲入伏羲懷中。此時他已九歲。伏寶聽見,也撲於伏羲之懷,用手摟抱其頸,此時她已七歲。兩人身材已長,身量又沉,伏羲便覺份量加重。又有五歲少俞撲來,抱住伏羲大腿,伏羲便走不動路。幸好女媧看見,為伏羲解脫。

伏羲進入屋中,見兩歲孩兒伯高身披獸皮坐於炕上,便抱起親吻,又見最小孩兒宓睜著小眼睛望著他,他就把宓抱了一下。伏羲麵帶笑容,問媧曰:“妊姒在何處?”

伏寶便道:“你還叫她妊姒呢,咱們這個女兒早被人改了名字了啊!”

伏羲驚奇道:“改了名字?叫什麼?”

女媧道:“叫女登啊!”

伏羲道:“女登,挺好聽的,為什麼改名啊?”

女媧道:“現在這個孩子大了,可不比從前了,這孩子竟然喜歡爬山越嶺,攀樹登高的,她的動作極是靈敏啊!所以現在族人給她叫女登了。”.bao.

第九章摶土造人(3)

伏羲道:“好啊!孩子有個特長就好,以後就叫女登這個名字。”

伏羲說完往外看,見女登正與少男坐於園中,玩耍草木呢,也不召回。就問道:“女登、少男兩個孩子處的不錯,甚好。少男那孩子很是聰明又伶俐,將來也許有前途的。”

女媧問曰:“這幾日你一直在外,不知又得到什麼?”

伏羲道:“我已經知道一歲有多少日。”

女媧瞪大眼睛問:“是嗎?多少日啊?”

伏羲道:“三百六十日。”

女媧問:“為何是三百六十日啊?”

伏羲道:“我已查了幾歲,從一次陰氣始降到再一次陰氣降落都是三百六十天。”

伏羲見女媧思索不語,又道:“這三百六十日為一歲,記起來很煩,我便將一歲分為十個月,叫一歲十月太陽曆也,每月三十六日。”

姬伯在旁,忽然問道:“父親,何為陰氣?”

伏羲摸摸姬伯的頭道:“好孩子,有想法。這陰氣嘛,就是冷氣。它是相對陽氣而言的,而陽氣,是熱氣也。懂嗎?”

姬伯道:“冷氣我懂,陰氣我不懂,父親說了,我就懂了。”那樣子看起來即天真又可愛。

伏羲又從獸皮之中取出九隻細細的骨針,對女媧笑道:“這叫骨針,乃是至寶。”

少俞上前,抓起那骨針就玩於手中。女媧看見,上前將石針搶過放於伏羲手中道:“你這孩子,真不懂事!”

伏羲道:“孩子玩耍不妨事,一旦弄壞,我可再磨製。”

女媧不依道:“這麼細的針,得何時才能磨的出一根來,我看還是小心點好。”便讓姬伯領伏寶、少俞到屋外找姐姐女登去玩。

伏羲從身上取出一塊石板道:“這是礪石,磨針用的,還有這個……”說著伏羲從身上一個又圓又扁的器物,此物被他用繩拴著,一直背在身後。

女媧問:“這不是葫蘆嗎?”伏羲拿起來,用手晃了晃,那器物似有聲發出。伏羲用手從上麵取下一蓋,舉起來對著嘴喝了一口說道:“是啊!就是葫蘆啊!記得我們初建太昊不久,我就得過一個葫蘆,可是當時那葫蘆沒成熟,我就把它摘了,結果雖然能盛水,卻沒有種活。這次我有在一座山上看見了這個野葫蘆,沒敢摘,直到它已經成熟了才摘下來,現在我已經將葫蘆籽打下,來年便可種植了。”

女媧大喜道:“又得葫蘆和葫蘆籽,真是好事!此物樣式不錯,用來止渴,以後你就不用我惦記了。”

伏羲道:“這是我送你的!我還有一個。”說著又拿出一個來。女媧露出感激的目光來。

姬伯等走後,女媧問:“你說這骨針,怎麼能說是至寶呢?難道還有很多妙用嗎?”

伏羲道:“可記得你采石治病一事嗎?”

女媧道:“你是說,這針能治病!”

伏羲道:“是啊!人之疾病,起源於自然之寒來暑往,人受寒氣暑氣侵襲,人身不能與天地氣候相調節,便出現頭暈、惡心、嘔吐、盜汗等現象,而人的身體,也隨之會出現頭、頸、胸、腹、四臂、五官等各種不適應的症狀。我這些針,便能對各疼痛之處的要害進行紮治,減輕痛苦。”

女媧道:”如此說來,確是寶物。”

伏羲又道:“我們這些孩兒,所好各有不同,將來我將河圖、洛數、八卦、九針分傳於各人,讓他們在各方麵均有所拓展,對人類的功績或許大於我啊!。”

女媧道:“我以前隻聽你說過河圖,怎麼沒聽你說過洛數。這洛數是什麼?”

第九章摶土造人(4)

伏羲道:“以前講過的,可能你沒往心裏去啊!洛數和河圖一樣,也是我在洛水之畔觀望天文而得到的另一個奇異的數陣,此數陣妙不可言,精彩之處很難想的出來,數本來是不一的,有大小之分, 吉林小說網www.jlgcyy.com為您提供伏羲傳奇無彈窗廣告免費全文閱讀,也可以txt全集下載到本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