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笑了道:“他們接受不了,不等於我就接受不了。你已經做了我的婦人,我當然會認真地對你好。再說了,我還有更多的事做,那裏有空去理其他的女人,你放心吧,我隻理你一個。我和你,先給族人做一個一夫一妻製的表率,當他們都有了自己的愛侶的時候,相互之間不願意再讓別人插入到他們中間去的時候,就會又有一夫一妻製出現了!一夫一妻,本來應該是人類比較完美的婚姻形式!”女媧聽了,這才很高興地笑了起來。
伏羲又從獸皮裏取出那塊隕石來說:“我現在已經初步懂的了上蒼將這塊天石賜給我之意,就是讓我明白天地的大道理啊。”
女媧問:“那你明白了什麼?”
伏羲指著隕石上麵的陰陽魚圖道:“這是一塊石頭,卻分出一陰一陽兩個部分。我就把此圖定名為太極,它象征著我們人類的生存空間。而這太極可以一分為二,化為陰極和陽極兩個部分。就象我們隻有一個母親,卻生下了一個陰性的你和一個陽性的我一樣。所以,女人屬陰而男人屬陽。在天上呢,白天有明亮的太陽而夜晚又有一個不亮的月亮,太陽為陽而月亮為陰。我想,世上的所有東西都可以以陰陽來區分吧!”
女媧聽了,想了半晌才有所悟,道:“你講的事,有道理,可是很深奧的!”
bao.最好的txt下載網
第五章開物成務(1)
伏羲分派已畢,太昊族人便按照伏羲所教的方法忙碌了起來。這可是一場和以前在山洞之時完全不一樣的勞作。一是族人接觸了新鮮的東西在感覺上好奇,二是不斷深入地做同一類事情隻能是越做越熟練,再加上在他們的旁邊有伏羲不斷地琢磨和不斷地指導,太昊這個新的部落很快就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機。
比如說匠隊,他們從各個地方找來各種各樣的石頭,用石頭和石頭相互砸擊、相互擊打而得到了一麵或兩麵比較鋒利的石片,再用石頭和石頭相互磨擦,逐漸地就將石頭變得一麵有棱有角有刃,而另一麵則比較光滑,拿起來又非常順手,用起來又非常銳利。要知道,人類打製石器已經經過了大約幾萬年或者十幾萬年的時光,對選擇什麼樣的石頭,他們早就有了充分的認識,而如今用打製出來的各類石片,經過用石頭或者獸皮的相互摩擦,這樣匠隊就製作成了石刀、石匕、石斧、石鏟、石棒等。他們再用比較硬的石頭在較軟的石頭上鑽孔,就成了有孔的石器。這個時期的石器,後來人們給它叫細石器。他們製造出來的石刀和石匕等細石器可以用來修理木器,將木器逐漸變成木棍、木叉、木槍等。如果將木器和石器以及繩索結合起來用,就可以做成鏟土用的鍁、刨地用的鎬等。這種變化和以前比起來看似沒有太大的進步,可卻是翻天覆地的。因為,人類在伏羲的領導和帶動下,已經由舊石器時代而逐漸地過渡到新石器時代。這種打製和磨製石器的精細石器的產生,結束了人類從會直立行走以後到此時大約幾十萬年甚至於是上百萬年的時期,而進入了一個快速的蓬勃發展的新石器時代。如果問人類這個偉大的功績應該歸功於誰,隻有伏羲是當之無愧的。
當然,伏羲對人類所做的事這隻是一個起點而已。將人們將用肉眼能看見的事情,變成人類的一項事業來做,這就叫做開物成務。開物成務,從混亂的混合的操作到精細的專門的製作,本身就是一項人類的偉大發明。
再說架隊,他們按照伏羲所建土屋的辦法以及伏羲和族人琢磨出來的新方法,用匠隊提供的工具,在大地上製造起他們從來也沒有想過的幾種房屋來。一種做起來比較快,用料也簡單,就是用木料和繩索綁成兩組架子支在地上,上麵再搭上一根橫梁,然後弄一些比較高的草來順著地搭在架子上,如果下起了雨,雨水會順著草的方向流在外麵。另一種房屋的做法是:挖了一個一步寬左右的地基,把房屋做成了三麵封閉一麵有門的長方形形狀。先用石塊將地基奠起來,再在上麵打上不軟不硬的泥土和雜草,使房屋的四麵直立超過一人多高。然後在上麵或橫或豎地放上樹幹做成的橫梁,再鋪上樹枝,樹枝上麵壓上草和泥等,以此來遮擋風雨。當然,此時開始蓋起來的房屋都比較小,裏麵隻能盛得下三五個人,但是這比居住的山洞可人性多了,本來當初房屋的建造連起碼的設計都沒有,隻不過是根據人們最基本的想法構建而成。以後的房屋越建越大,越建越牢固和精致,也是人們建房的知識和經驗越來越多的原因。到了後來,出現的房屋基本上是半地穴式的,也就是說,房屋的一半在地下,而另一半在地上。因為隻有這樣的房屋才能有冬暖夏涼的結果,當然,到了那個時候,人們在伏羲的啟發下已經知道了春夏秋冬四季.bao.
第五章開物成務(2)
再說狩隊,既然知道了挖些壕溝和陷阱可以逮住野獸,太昊人便不再成群結隊地拿著棍棒、石塊等器具去和野獸打來打去,而是在房屋周圍,在部落的邊角,或者是在山上和樹林裏,找到那些自然形成的溝壑,用木樁將兩頭堵住,上麵蓋上樹枝和雜草,偽裝成平地的樣子,野獸一但掉進去便出不來了,自然就成了人類的食物。這裏麵有了相當的樂趣,伏羲等人曾經瞪眼看著一些野獸怎麼進入他們挖好的壕溝和陷阱,然後樂嗬嗬地將野獸擒拿住。
狩隊還有意想不到的其他收獲。他們用鍬在已成之村落周圍深挖壕溝之時,又挖出水來。伏羲大喜,便用此法以木樁作壁砸於水中,做成井,供族人飲用。這是人類最早的井,以後就逐漸演化為村落必須建造的基礎生活設施了。
狩隊還按著伏羲原來的做法又做了幾個牲畜圈,將捉回來的活的野獸分類,分成鹿圈、牛圈、羊圈、豬圈。還為從山上擒抓回來的野兔搭蓋了兔窩。將抓回來的野狼慢慢地訓化成了能為人所驅使的狗。鹿、牛、羊、豬、兔、狗慢慢地合成為六畜。
太昊華族部落人越來越有經驗了,他們逐步感覺到,和活的動物打交道,比直接打死動物可有意思多了。慢慢地人們發現,各個圈裏或者窩裏,都能有小的牲畜生下來;於是,人們又逐漸地開始學會了飼養牲畜,這就是原始畜牧業的開端。伏羲就將狩隊分成兩隊:即狩獵隊和圈養隊。圈養業的產生和發展造成了飼養和狩獵、采集的分離。這就是人類社會曆史上的第一次大分工,養畜業從各業中逐漸分離出來,成為原始社會一個最最主要的行業。
可是,僅僅靠著野獸掉進壕溝和陷阱裏,究竟捕不到太多的野獸。太昊華族人如果不走出去,僅在渭水活動,生存的空間實在太小。這也不是伏羲和女媧從山洞走出來最初的想法。因此,伏羲除了引領族人勞作以外,每每在想著一件事,就是想法讓太昊人走出去,出去征服所有的獸類,給人類更加廣闊的生存空間。
一日休閑之時,伏羲在一片林地上仰於地麵上休息,他的眼睛看著天空,心中想著太昊華族拓展大計。突然,他見到自己的眼前出現了一片奇景:在前方不遠的兩顆大樹之間,有一黑色的蜘蛛在那裏結網。伏羲好奇,便仔細觀瞧。見那蜘蛛拉動一根白色的絲,細如毛發,逐個將絲分成四根掛於兩樹樹幹上,而四絲中間結成格狀,愈中愈是密密麻麻。有小蟲飛去,被網羅住,掙脫不開,小蟲便為蜘蛛所擒,成其口中之食。
伏羲看罷有悟,大叫“妙哉!”便自己回去試驗,用各種樹之皮撮成細繩,再把細繩遍織成格狀,終於做出一張網來。伏羲便來到捕隊,看見這些人正在練習水性,在水中尋來找去,半日也抓不出幾條魚來,有些人對捕魚這件事已經失去了信心。看見伏羲拿著一捆捆繩子走過來,還好奇地問:“族長,你拿得這些東西是什麼?你要做什麼?”
伏羲道:“這是捕魚用的網啊。你們在水中這麼長時間了,知道哪裏魚多嗎?”
那個人道:“前麵不遠的那個水坑裏魚多,可是那東西太滑,抓不著啊!”
伏羲笑了道:“抓不著就想辦法嘛,你們跟我來。”說罷領人到了這個水坑處,讓來的人分成幾組,每一組抓著網的一邊,把網放進水底。這裏的魚果然不少,個頭還挺大。伏羲見有很多魚已經遊到了網的上麵,就高喊了一聲:“拉!”大家一起將網拽起來。,可不得了,這一次竟然網了十多條大魚。眾人見此,真是歡聲雷動,樂不可收。有了網,再去打魚就不用愁了。
第五章開物成務(3)
伏羲啟動靈機,又將網改為罟,讓狩隊拿著它去尋找野獸居住的洞穴,或者是在野獸經常出沒的地方,將網支在洞口或是支在獸路之處,野獸一出或經過,便被網住,是故又擒獲了不少野獸。有一些凶猛的野獸,一般是一個兩個人對付不了的,如虎、豹、大象,巨鱷等等,以前,人們一見他們,總是躲得遠遠的,唯恐被其所傷。當有了罟這種東西以後,人類便不再怕它們了。
伏羲創造的網、罟,可不是小的發明。在現在看上去,不算什麼,無非是將繩子集結在一處,編織在一起成不同的形狀而已。可是在古代,在人類與野獸爭食的時代,可不得了。因為有了網罟,人類便有了能戰勝大地上任何高大凶猛野獸的能力。正因為此,人類成為地球的霸主第一次成為可能!
網、罟的推廣和使用,使太昊華族部落所獲得的動物越來越多。吃的食物也開始成為人類不愁的事情。圈養業也就越發興盛起來。伏羲後來發現,圈養也有缺點,還需要為這些圈養的牲畜尋找食物。他發現很多的動物是食草的,就決定派人專門放牧,這樣,這些食草動物就能在大地上自己找到美食。從圈養到放養,又是一個新的創舉。於是,畜牧業也開始了。養畜業和畜牧業,日漸合並到一處,這是人類至今都在從事的一個主要的行業!
再說女媧所領的女隊,采集野果仍如從前,沒有什麼大的進展,可是在用火上,女媧卻發現了一件重大的事情。她派人將伏羲叫來,用手指著烈火下麵的泥土說:“你看看那火下麵的泥土,比平常我們看見的有什麼不同?”
伏羲看了一會道:“好象是那土發幹了。”
女媧道:“火是熱的,當然幹了。你再來看看昨天火燒過的一個較濕的地方?”她領伏羲又來到了另一地點,這個地方已經燃燒了好幾天的火,因為見火離她們幹活之處遠了,女媧就令人挪了燃燒火的地方。女媧用腳踩踩那處地麵說:“你看看,是不是比平常硬多了,能能趕上石頭硬了。”
伏羲奇怪地看著女媧問道:“你是不是想起什麼來了?”
女媧道:“如果用火能把泥土燒的向石頭一樣硬的話,我就能做出很多很多東西來。比方說,我們過去用手捧水喝,或者用一個有坑的石頭去盛水喝,那麼,我們為什麼不做一些有坑的東西用火燒成器具來用呢?”
【伏羲聽完思索起來,他盯著女媧看了半晌。女媧被他看的有些不好意思,問道:“你在想什麼,眼睛這麼直?”伏羲問道:“你剛才是說,想法用火講泥土燒煉成石頭那般堅硬嗎?”女媧點頭道:“是啊!”伏羲雙手一拍,似是恍然大悟,他自然自語地道“將泥土燒煉成石,豈不就是煉石。而燒成的器物能堅硬盛水,這不正是蒼天供給人類不足之處嗎!”然後,看著女媧大聲叫道:“女媧,你能想出用泥土煉石之事,真是聰明無比啊!或者,勝過我之結網結繩,這是對人類的最大貢獻,是對蒼天的最大補充啊!”
女媧聽了有些驚訝道:“有這麼神奇嗎?”
伏羲堅定地點點頭。】
於是,伏羲、女媧兩個人來到水邊,用水和土和了一些泥出來,做成了一個個中間有坑的東西,這些東西,有的大,有的小,有的高,有的矮,形態各異。然後,將它們取到火堆旁烤起來。烤了一會兒,伏羲道:“這樣用火烤恐怕不行,因為隻能烤到一麵,卻沒烤到另一麵。我想我們在火上麵給支一個架子,放到火上麵去烤也許好一些。”女媧點頭同意。於是他們便把這些泥製品放到了火了上麵。將下麵的大火加上柴草點燃,讓它們熊熊燃燒起來。一天下來,那些物品被火烤的又硬又結實,而且幹淨又經久耐用。txt電子書分享平台
第五章開物成務(4)
女媧高興異常。她把嘴唇俯在伏羲耳邊道:“不是就你行吧,在這太昊,我也能做出很多東西啊!”
伏羲讚道:“你想的這個東西,可能比我想的任何一件事都厲害,我們就給燒出來的這些東西取個名吧。”
女媧用手指著那些器具道:“這個東西叫盆,這個東西叫罐,這個東西叫碗。怎麼樣?”
伏羲笑道:“很好,以後,我們就把這種火在下麵燃燒,能使軟的泥土在上麵變硬的東西叫灶如何?”
女媧道:“太好了!那所有這些我們能做出來的東西,也應該有一個總的稱呼吧,我看,就叫陶吧!”
女媧做出來的東西可不得了,這是人類最早的泥陶,是後來陶器、瓷器的祖先。有了這些東西,人類才有了圍繞著吃、喝所用的一件件物品。泥陶的發明,是人類真正使用火的第一次成功。以前,人們用火烤肉,用火來取熟食,那不是人的發明,而是大自然獻給人類的禮物。而泥陶的發明,完全是人類用腦的結果,是人類智力和智慧的體現。女媧發明的泥陶,是人類所用的最早的人製器皿,為後來人類製器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女媧煉石補天神話的真相,就是後來伏羲對女媧作陶之事的總結。用伏羲的話講,女媧用火用泥燒製陶器的過程,就是煉石的過程。而製陶的作用就是補蒼天之不足。這是後話。
太昊製陶,成為女媧所管又一大事。
當人類真正容於發明和創造的生活之中,日子過得就太快了,轉眼之間,幾個月已過,天氣逐漸地轉冷。還好的是,房屋也蓋起了很多間,已經基本上夠太昊族人住用的,伏羲、女媧和母親華胥商議,就把族人按著他們的勞動成果分到各個房屋中,每天白日勞作,晚上,就本著自願和互相允許的原則,在到華胥這個月老處報名和調配後,各人去找個人的歸宿了。伏羲呢,就搬回到女媧的房屋中與她一起居住。可巧的是,此時女媧腹部已經是高高隆起,早已身懷有孕,快要生產了。
伏羲故意逗女媧道:“女媧啊,你這肚子怎麼了,怎麼這麼大了啊?”
女媧知道伏羲在逗她,也故意道:“以前我一不小心,有個東西鑽進肚子裏出不來了,想不到的是,他還越長越大,你看怎麼辦啊?”
伏羲道:“那就讓他長吧!長得越大越好啊!”
女媧腹部日漸高脹,仍不辭辛勞地製造泥陶或者是抽繩結網。伏羲見了有時戲道:“你該多多歇息,否則累壞孩兒,我要打你屁股啊!”
女媧笑道:“不知此孩是男是女,可無論如何,他也可謂是天下第一個有父親之人,你為父親,可以為其先取一名?”
伏羲點頭道:“是啊!你之所言,正是我之所想啊!就在前幾日,我出外去觀摩天地,發現在我們原來的薑水不遠之處還有一個很大的水流,我把它稱作姬水,那是個不錯的地方。我們太昊以後也要向那裏延伸,我看如果你生了孩子的話,就叫他姬伯吧!”
女媧聽了道:“這是個男孩的名字,可生出來若是個女娃呢?”
伏羲道:“若是個女媧,就你給她取一個名字,如何?”
女媧極是高興,臉上現出顧盼多姿的神態來,想了又想道:“若是女娃,我們就叫她妊姒,好不好?”
伏羲問:“怎麼是這樣一個名字?”
女媧道:“我就覺得這個名字用在女孩子身上很好聽。”
伏羲道:“你覺得好就行啊!不錯,這是個好名字。”
第五章開物成務(5)
女媧終在喊叫聲中,產下一女。此女一出生,無論是伏羲、女媧還是華胥都吃驚不小,因為雖然此女臉蛋長的白白胖胖,看上去甚是可愛,可卻是人麵猿身,滿身的紅毛,大有猿猴返祖之形。部落中有人見到女孩這等模樣,就說她應該叫猿女,伏羲、女媧、華胥皆是驚喜。
華胥抱起孩子道:“此女之名,應為薑氏才是。因我們畢竟曾經居住於薑水洞穴,我們還是別忘了祖先啊!”
伏羲一聽,立即明白了母親華胥之意,就將此女定名為薑姒。自此時起,子女便開始有了父親和姓氏,雖然姓氏還沒固定在隨父母而論上,可畢竟一個人的名字已經產生了。不像伏羲,其名字是因為他擅長庖犧,為薑氏族人供給新鮮的食物而得名。也不像女媧,是以為她是個女娃而叫出的別音。薑姒這個名字,是父親母親親自起的,意義與別的名字當然大不相同。
可以說,在當時剛剛興起的對偶婚的條件下,也並不是每個人都知道自己的父親是誰,大多數新生的孩子還是不知道的。所以姓氏體現的也是極為不明顯。但無論如何,父係氏族時代終於還是從伏羲開始了。伏羲和父係,本來是同音,也許,伏羲就是因為他開創了一個父係時代而留下的名字,畢竟,從此時起,男人,開始作為將來的父親有了人類的責任,不隻是女人延續人類後代的事了。
伏羲得了女兒薑姒,聚整族人慶賀女兒誕生。男女分成兩隊,男隊手持木器高呼,女隊拍掌叫喊,各隊步伐一致,音韻有律。以上每一大事成,伏羲皆結繩而記。
就在女登誕生之時,太昊係少亢氏也誕生了一個男孩,名叫少男。少男生時體大,一天後就會笑。眾人都很喜歡他。女媧聽說後不顧身體虛弱前去觀看。
自此時起,少亢氏便時常抱少男與妊姒在一起玩耍,女媧視少男為己出。
一日少亢氏道;“等妊姒長大了,便與我子做一夫一妻的夫婦如何?”
女媧道;“好!我正有此意!”
女媧自生了妊姒,便天天為妊姒著想。屋涼便曬日,水冷就燒湯。可這妊姒有時仍哭叫不止。伏羲開始時,也圍繞女媧和妊姒轉來轉去,並按著女媧的提議,研製出屋內取暖法:托坯搭炕。他用石器銷刮了幾條木板,並用木板製成一長方形模具,把泥灌入扶平,取下模具後曬幹,按層次通風做炕,冷天用火在下麵燒之,這炕果然溫熱,屋內也溫和多了。族人見此法極好,皆來討教,伏羲無不進行一一指點。後來遇到極其寒冷的天氣,尺寸小屋終不能防微杜漸,他這才明白自己必須應該知曉天地自然了。
此時,正趕上太昊之地又有別家氏族來到渭水尋求生棲之所,伏羲廣而納之。人數增加,伏羲思謀再生之道。他走遍河岸,終於在一片雜草叢中見一些黍米長成金黃的顏色,並看見天上不斷有鳥兒飛來落在黍草之上食之,心想此物定然能吃,不妨試試。伏羲便轉動心智,將此黍粒放與女媧所燒出來的罐中,盛上了水,然後用水煮之,待水翻開涼了下來,伏羲喝了一口,覺得此物香氣透人,即是解餓又能解渴還特別好吃。伏羲高興之極,就領族人又回到長滿黍草的河岸,將那些黍粒全部打下收起,並把它們灑在河邊另外一些土壤之中。
伏羲受到鼓勵,又不斷地轉在渭水河邊,終於又發現了兩種可食又可用的東西,一個長得個頭很大,成熟以後從中間用石刀割開,即可以吃也可以用它來做瓢盛水,如果把一個小玩藝的中心掏空,在裏麵裝上水,那是絕對露不出來的。對此發現,伏羲真是又驚又喜。因為自己以後上山或去遠方正好需要這樣的一件東西,伏羲便把它叫做葫蘆,當做寶物,隨時帶在身邊。可惜當時他發現的很少,隻是那麼一顆葫蘆樹,留下一個完整的葫蘆,另一個已經豁開了。但是,伏羲發現,這葫蘆裏邊有籽,他就想起黍米的事情來,認為也可以種在地裏。等長出來就會越來越多了,於是告訴族人說這是上天的恩賜,族人以後都要來珍惜它。另外,他還發現了一種能長得成片而且葉子很大的植物,伏羲用嘴嚐了一下,覺得此物有些甜甜的,吃起來有很美妙的滋味,不向以前嚐試過的東西都是苦的。伏羲就讓族人用水煮了一些,讓族人都來品嚐。眾人喝完了無不覺得甘甜無比,伏羲就為它取名曰甜菜。自此以後,族人在烤肉和燒魚之時總是用甜菜做湯,這種吃法相較以前要好多了。
第五章開物成務(6)
受此啟發,伏羲覺得在自然之中能為人類所用的東西定然很多,隻不過是人類自身還沒有去發現而已。所以要想給人類帶來更多有用的東西,自己必須走出屋去,走進深邃曠遠之天地中,他幾次走上歧山峰頂,想看看天有多高,一步步步量渭水河岸,想知道地有多遠。他開始望日、感日、品日,他觀月、賞月、思月,他去傾聽雷聲、觀察閃電、披星戴月,在冷風中,在迷霧裏。他終是找到了一個觀天察地的場所,就是他曾經撿到那個太極陰陽隕石的地方,他讓太昊族人便在此處築了一個高台,每日在那裏仰臥俯視聽,有時靜坐在那一天,一動不動;有時手持陰陽太極石圖,呆呆地望著渭水不斷地向下遊流去;有時他在高台上畫點、畫線、畫圈,常常數日數夜不歸。即便是回到太昊,也常說常問一些女媧不明白的話語。
伏羲問道:“女媧,你說天是何物?”
女媧抬頭望天回道:“上麵不是天嗎?”
伏羲道:“那你說上麵的天又是何物呢?”
女媧搖頭不語。
伏羲又問道:“地是何物?”
女媧道:“我們的腳下便是地啊!”
伏羲道:“可是我們腳下這地究竟是何物呢?”
女媧搖頭又回答不出了。
伏羲道:“你知道這天與地之間可有物相連?”
女媧笑道:“我怎麼能知道,你可是知道嗎?”
伏羲道:“我也是想出來的,不知道說的對不對呢!在上天與大地之間,有很多長在大地上的向天上伸展之物,或者是山,或者是樹。也許有通天之山或通天之樹啊!”
女媧點點頭又搖搖頭,不置可否。
伏羲又問道:“你可知道天上的日頭有何用?月亮又有何用?”
女媧道:“日頭和月亮都有光亮,它們為人間照明啊!”
伏羲大笑道:“我看不止啊!日頭掛在天上的時候,大地不但是明亮的,也是暖和的。而月亮上天的時候,地上黑暗了,也比白天寒冷。可是這日頭和月亮為什麼總是在天上互相轉換呢?日月又是何物所生的呢?”
女媧被伏羲問的有些不耐煩起來,她瞥了伏羲一眼道:“我哪有心思天天想這些事情!我隻是知道,姒兒哭就是餓了,笑是不餓。”
伏羲卻道:“也不完全是這樣啊!孩子哭,還可能是因為寒冷凍著了,也可能是因為炎署熱著了啊!可是這大地為什麼會寒冷?又為什麼會署熱呢?”
女媧道:“再過一段時間,天又該熱了!”
伏羲這才點頭道:“昔日天熱,而過一段時日又熱了,我們可以叫一個輪回,我現在給它起個名字叫做歲。”
女媧聽了很是奇異,瞪大眼睛問伏羲道:“那你說說,歲是何物呢?”
伏羲道:“一個大輪回就是一歲啊!”
說完了,伏羲站起來,來回度了幾步,清了清嗓音,竟然高聲唱歌道:
“天上有日,天上有月,日往月來,便為晝夜。
天氣有暑,天氣有寒,暑往寒來,便成歲焉!”
伏羲唱罷,情緒突然變得異常激動起來:“我每日向上仰觀天上蒼穹,見最明亮者便是日頭和月亮。在白天,日頭東升西落地運行於天際;而到了黑夜,月亮卻又西升東落地也運行於蒼天。日去而月來,或者月去而日來,是日月相互推動才生成的光明啊!然而日頭主晝,月亮主夜,晝夜便形成了一整日!這是日月之道,而形成的晝夜之道啊!日月晝夜,都是上天的大道啊!而暑熱與寒冷,卻不象一日一夜這般簡單,可它們卻是與日月息息相關的啊!”
第五章開物成務(7)
女媧聽了頻頻點頭,臉上露出敬佩的神態來。她忽然想起一件事,便問道:“伏羲,你每天出去到各地各山的,路途遙遠之時,你能找回到這裏來嗎?”
伏羲又大笑了幾聲:“天上有指路之星啊!”
女媧看看天上,沒明白,也不多問,隻是搖搖頭。
伏羲見昔日所灑在地裏的黍粒不日竟然真的長出草來。他便知道這些都是可以再生之物,便將族人招來觀看,並告訴他們,以後要在一些較平的地上鏟出一些小坑,用來將黍種種下。等這黍草片片長起,太昊人就又有了一種新的可食植物了。
此時太昊已有幾百人,族人不斷增加,屋舍也要增多和擴大。伏羲慮此,便令族人再造房屋,再造網罟,再造器具,再造畜圈,再去深挖圍壕並將其闊寬,形成更深更大的陷阱,以待野獸襲來掉入其中。同時又令族人鏟平地麵,設一道路直通渭水,以方便去到渭水之處獵取魚類。因此,太昊人所吃的食物,已經不隻是原來的野果、熟肉,還有魚類、黍米、甜菜和葫蘆等等,種類較之以前大有增加。在穿的方麵,每一個族人在寒冷的時候都能有一塊或兩塊獸皮遮蓋在身上。在炎熱的時候就各取所需了。在住的方麵,不再是族人擁擠在一起了,而是每兩三個人就能擁有一處房屋。特別在用的方麵,原來隻能是一些簡單的打製的石器或木棍木棒等,可現在能用的東西就太多了,有各種各樣打製的磨製的鑽孔的石器,還有一些細石器、骨器、木器,有繩索、有魚網、有獸罟、有盛水用的葫蘆,還有女媧帶領的女隊製作出來的大小不一的泥陶:有盆、有罐、有碗、有鍋等等,太昊在各個方麵都呈現出了蒸蒸日上的氣派。原來薑水遺落者僥幸有活著的人或者其它族人有來太昊者,伏羲一並收留。
伏羲不在族裏之時,所有族內大小事物,均由女媧代管。
一日,伏羲將族人聚在一起道:“昔日我們知道有從一到九這九個數,現今我知道還有一個數,這個數就是無。無算個什麼數呢?可以說,它不算什麼數,可是沒有它不行。為什麼呢?我們看我們現在建造的房屋,外麵是石頭是土是泥,可裏麵什麼也沒有,可是如果裏麵也是石頭是土是泥,我們這些人還能在裏麵住嗎?我們再看我們挖的陷阱,底下是空的,上麵蓬上樹枝和雜草,野獸看不見才能掉下去,如果裏麵也是土,野獸能掉下去嗎?再比如我們用得這些碗和罐,如果裏麵不是空的,我們怎麼用他們來盛東西呢?這個空的地方就是無,有有就有無,有無才有有。我們可以把這個無叫做零。零,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是多少個數呢?我把它叫做十個數,有了十這樣一個數字。可是真的是十個數嗎?我今天告訴你們,看起來是十個數。但是有了這個零以後,就不再是十個數,而是更多更多的數了。”
伏羲又道:“族人知道我們頭上是天,腳下是地,可知道天地之間還有陰有陽、有消有長、有大有小、有有有無嗎?天上之日為陽我們把它叫做太陽,天上之月為陰我們把它叫做太陰。正因有陰有陽,有消有長,這天才有寒來暑往,有冷有熱。今天冷了,冷後又熱,熱後又冷,這叫一歲。一歲中有四時,最冷之時叫冬天,最熱之時叫夏天,夏天以後是秋天,冬天以後是春天。春,夏,秋,冬,一歲四時。陰氣下降而陽氣回升時,應為一歲之始,再到陰氣生至頂點又下降時應為一歲之終,這中間一共有多少天呢?現在我還不能明確地說出,我得慢慢地查出來。但我知道,我的女兒妊姒已經過兩個夏天,也就是說孩子已經兩歲了。”
此時女媧又有身孕。散會後二人領妊姒回到屋中,女媧對伏羲道:“原來你在外麵竟想得是這樣一些事?”
伏羲歎了一聲道:“族人語言不通,有些事無以言表,我這樣做,也是為了便於與族人溝通啊!”
女媧道:“我也知道好處,你說天冷了以後,冬天就來了,一到了冬天,我們就得把火木備足,這樣,姒兒就不冷了。”
伏羲笑道:“我妻真是聰慧人啊!”
女媧問:“你叫我什麼?”
伏羲道:“以後你叫我夫,我就叫你妻,我們便不再叫夫婦。夫妻和夫婦的意思是一樣的,也是一對陰陽,但比夫婦容易分辨,你看如何?”
女媧麵紅耳赤:“貧嘴!可你說得也對啊!”
伏羲見女媧甚是好看,又取笑曰:“你我夫妻,身體不一。我之陽為一,你之陰為二。”
女媧不明白,問道:“為什麼這樣說?”
伏羲笑道:“你看你之*便知。”
女媧開朗笑道:“看你,現在是越說越上臉了啊!”
伏羲道:“這些天我發現有一奇怪現象,始終不解。我每日站在高台上觀察太陽與太陰,見太陽每一歲所出之山各有不同,而所入之山也有不同,在高台之東,有六座山名曰大言、合虛、明星、鞠陵、蘇門、歧山等,在高台之西也有六座山,名曰豐沮、昆侖、天樞、日月、常陽、壑尊等,此東西各六山自南向北排開,每兩座山為一對,每隔一些日,太陽便換一對山出與入,自南到北,而後又自北到南,循環往複,不知為何?”
伏羲說罷,用一木棒在地上做圖,兩邊各排六座小山形,又分別用直線相連道:“就是這般。”
女媧搖頭道:“不懂!”
伏羲戲笑道:“這還不懂?真笨!這直線便如我身上之物,而彎線呢則似你身上*之物也。”
女媧臉龐紅暈道:“你的想象真是太多了吧!”
第六章女媧治水(1)
這一年夏天,天氣陰雲密布,地麵躁熱悶人。伏羲或去高台觀水,或去遠方高山俊嶺探幽,族中事物交給女媧。誰想一日正午時分,歧山方麵又有隆隆巨響,大地竟然上下左右搖晃起來,人在地上站立不住,紛紛跌到。圈中的各種所養牲畜,竟然大聲高叫。樹木如狂風吹開般晃來晃去,有些屋舍在這樣激烈的晃動中紛紛倒塌了,被砸壓在屋舍下的人很多,他們哭喊著叫聲不斷。一場大地震在古代的太昊之地發生了。
女媧此時正抱著妊姒教一女陶工做盛水用的瓢,也被這突然而起的山崩地動震的蕩來蕩去。她感覺不妙,緊緊抱住女兒妊姒,可最終還是站立不住而跌到。還好的是,妊姒在自家身上,雖被蕩得大哭不止,卻也未曾被摔壞。等到震蕩停息下來,就看見那些做陶的女人們,一個個東倒西歪,疵牙咧嘴。陶罐也灑落滿地,很多都被摔碎了。不遠處有一座陶屋早已塌落,有一女子半身被砸在下麵,正在那裏嚎啕大哭。女媧忙叫眾人鏟去泥土,扒開樹枝,將那女人救出,那女子下身已是鮮血淋漓。她呻吟不斷,顯然疼痛難忍。女媧不自覺的高聲喊叫:“伏羲,伏羲……”可大叫過後也不見伏羲身影,她這才想起伏羲不在身邊。
這時有人跑來對女媧道:“女族長,我家住的屋子被震倒了!”
又有人來道:“牲畜圈塌了,牛、羊、豬鹿等牲口有些被砸,剩下的全跑了。”
又有人報道:“村外溝壑塌了,有人掉進去了。”
又有人報道:“部落的長屋倒了一處,死了不少人……”
女媧聽到這些,頭向裂開一般,她自言自語道:“天啊!這是怎麼了?”可想想伏羲不在身邊,自己是這太昊華族部落人們的主心骨,就隻好抖擻精神大聲道:“族人們,莫慌張,天塌下來有我呢!在幾歲以前,歧山也曾經有過火山崩塌,這次雖不向火山,卻也是地動。火山也好,地動也罷,皆為天災,非人力所能及,哭、喊、叫、鬧等都是沒有用的。眾族人應合力一處,先去救助那些死難傷痛的族人,以後,我們再重建家園吧!”族人們覺得有理,便仨人一群或兩人一夥地忙去了。
可天工並不做美,女媧心情剛剛平和,一聲巨雷便協同閃電劃過天際。幾個大雨點打在女媧身上。女媧抬頭望天,但見黑雲翻來滾去,距離頭頂很低,絲絲水氣衝進鼻孔。女媧心想:糟了!便加快腳步向族長的長屋奔去。還沒走出多遠,又大又密的雨線便向她撲來,瞬兒間頭和全身淋個透濕。小妊姒雖有獸皮纏身,也被個把兒雨點打著,又有哭聲傳來。還好,長屋距女媧做陶之地並不遠,女媧終於衝到長屋跟前,大聲喊道:“母親!”話一出口,女媧卻愣在那裏:母親居住之屋已經房倒屋塌了!
女媧身子一陣暈旋,幾欲栽倒。到是妊姒的哭喊聲叫醒了她。她見旁邊有一處屋子還在屹立,便帶妊姒跑了進去。
這場雨時大時小,一直下到天黑。長屋裏又來了很多族人與衛士。伴著屋外“嘩嘩”不斷的雨聲,族人的報告使女媧從失母的悲哀狀態中清醒過來:“女族長,又有些人死去了!”“女族長,又有一間屋塌落了!”“女族長,現時地上全是水,雨在這般下下去怎麼辦?”……女媧懷抱中的小妊姒倐地打個冷顫,女媧忽然問道:“火!火!衛士,快去取火來!”族人和衛士這才想起那維係族人安危與生存的火種。有人大叫“火隊”,有人高喊“火工”,也有人在長屋裏尋找。隻可惜屋裏火種原是在女媧母親華胥之屋,屋倒加雨淋早已經使火熄滅了。出去尋找火的族人也相繼回報,各處火種包括陶窖裏的火均被雨水所侵。女媧長歎一聲,就用身體的溫度去溫暖妊姒。bao.想看書來
第六章女媧治水(2)
又一陣傾盆雨下,屋裏外麵漆黑一團,族人們初次感到沒有火光的夜晚原是這般可怕。在歎息抽泣聲中,有族人悄悄道:“族裏房屋多是塌了,這間長屋卻存在沒塌,莫非有神靈護佑我族?”有人隨聲附和。女媧道:“有神靈護佑,必不會遭如此地動之災禍。不知道你們是否記得,昔日族長搭蓋此屋之時,因怕孩兒受冷暖之侵或被獸類所襲,將樹樁埋與地下有三步之深,用黃土泥漿摻和蘆葦、軟草、岩石合力打造,地基較其它屋基寬一步有餘。晃不能動,密不透風。隻可惜,母親……”說吧又哭泣起來。
有族人道:“原來蓋屋也有如此說道。還是伏羲族長英明啊!”
正說之間,大地又一陣顫動,人們也不由自主地晃動起來,又有人驚呼怪叫。女媧道:“族人別慌,一個一個出屋去,別擠!”可此次震動時間不長,一會兒便止。女媧道:“看來這是地動之小震。也許今夜還有,眾人皆不要睡息,都聚在這裏慢慢地等待天亮吧!”
雨,一夜未退。眾族人在恐懼焦慮中,終於迎來天明。女媧將小妊姒托一女族人抱著,自己頂著小雨細細查看房屋,見此屋並未有一絲裂痕,便長噓一口氣。告之族人:“此屋可繼續留住,你們都不必害怕。”眾人們方露出驚喜之色。
女媧讓族人查看族裏受災之況,始知幸存者不及半數。房屋除這座長屋以外大都已經塌倒。
女媧將族人聚集長屋內外,屋內已經容不得下。就將屋內獸皮皆贈與外麵之人擋風避雨。有族人便禱告蒼天,可雨還是不停,而且愈下愈大。地麵的水已經淹沒了腳麵、小腿。族人們看著腳下的水越來越高,瑟瑟發抖。
女媧忽然道:“族人們,聽我一言。昔日伏羲族長初建太昊村落之時,曾對我說過,將村落建在此地,一曰此處地勢較高,且地麵平坦,易於搭屋;二曰河流較近,捕魚取食方便;三曰西麵有一山丘,能擋天泄之水。看來今日正應此說。我等也知道此丘,形狀向一葫蘆,兩邊粗中間窄。現在水勢越來越急,我怕中間窄處衝開口子,將我們的村落淹沒。我們不能在此等死了,眾人要與我一起合力用土、雜草、石塊將窄處拓寬,並弄的堅固一些,以防不測。”族人點頭。
女媧便首先將妊姒負背於後,出長屋冒雨而去,眾人雖然也有不願意者,可見眾族人皆跟在女媧之後,也隻好跟隨。
到了山丘之頂,洪水浪濤之聲隆隆直響,早就塞滿耳朵。再看山丘下的洪水,滾滾東流。水擊岩丘,浪花濺起幾個人高,水勢已經淹沒小半個山丘。有族人查看地勢道:“水再大,我看也漫不過此山,我看不用堵了。”
女媧厲聲道:“不行。雨還在下,水便積流。再有一場大雨,水便能上得山來。我們不能看現在的水勢,要想到可能發生的一切情形!”
又有人道:“村落不是在地動中已經塌落了嗎,水一旦漫過去,我等再擇他處而建。”
女媧大聲道:“你不幹就滾開,囉唆什麼?”說吧自己先動手搬起石頭來。族人不再言語,或者搬運石塊或者堆泥積土或者積木積草忙碌起來。
整天下來,在太昊族人的忙忙碌碌中,山丘窄處加寬有兩人之多,增高也有一人之多。凹處幾乎已經添平了。族人餓了累了,也出了不少汗。汗與小雨溶在一處,滴灑在族人來來去去的路上。看到此,女媧的臉色才露出些笑容來道:“好了,如果晚上再下一場大雨,我等守在那長屋裏,也可以安些心了!”電子書分享網站
第六章女媧治水(3)
果不其然,如像女媧預料的一樣,夜間大雨傾泄而下,比白天的更急更猛。長屋內的人們聽著雨聲,一直落到天明。山丘方向浪濤之聲也愈來愈響。女媧派一衛士前去探視。衛士出去不久,匆匆而回道:“不得了,河水快要漫過山頂了。”
女媧一聽,叫眾人隨她快走。族人便與她到了山丘上,向裏張望。見那洪水已經漲到族人所添的石土之處。女媧道:“不能在此呆了,我等快上山峰頂去!”
眾人隨女媧很快向更高處奔去。他們到了山頂,回頭看那山丘、太昊村落與長屋,都早已淹沒在煙雨之中。有族人道:“幸虧聽女族長一言,走得早啊!不然太昊人就沒了!”
女媧領太昊族人在山峰頂呆了兩日,終於在飽受了風吹雨淋受冷受餓之後,盼來了雨消天晴。
女媧領族人從山上下來,先來到山丘凹處,見那洪水漫過的痕跡幾乎與那山丘平齊。他們又來到太昊村址,見那太昊長仍在,在風雨飄搖中依然屹立不倒,而且原來的屋舍和巷路尚存,可亂石遍地,很多小樹草坪皆被連根跋起。昔日這繁華之族,儼然已經成為一片廢墟。正在悲傷之中,一族人突然大聲道:“女族長,在你所居住的長屋不遠的泥坑窪地中,發現有一排腳印。”
女媧驚道:“大雨剛過,怎麼會有腳印呢?難到……伏羲……伏羲……”她邊喊邊四處尋找。族人一聽,也高喊起“族長”來。
那排腳印,正是太昊族長伏羲所留。當太昊的天空驟降暴雨之時,伏羲正在這黃河的源頭昆侖山上。昆侖山為遠近山巒一處比較高的峰脈。雲彩也隻能到達此山的半腰。晴天從山頂向下望去,皆是延綿不絕的小山丘。陰天從山頂向下望去,則皆是黑白相間的雲霧。伏羲在昆侖山頂,見遠處太昊方向陰雲密布,雷聲不斷,閃電不絕,心道不好,便辭別了昆侖,急往太昊部落趕來。雖然他腳程極快,也需幾天幾夜方能到得渭水河岸邊。此時渭河的洪水已經漲的有寬又高,大浪不斷地向天咆哮,從此岸向彼岸望去什麼也看不清。可伏羲還是找到了自己的坐騎——一隻大白龜,並騎在白龜上橫流跨河,又急走一斷路程方到了太昊。此時天空已晴,可他在太昊卻沒找到一個人影。隻見到處是一片殘石亂樹,房倒屋蹋之景象。他找到平日自己和女媧居住的長屋,並未看見妻子女媧、孩兒妊姒,也沒找見母親華胥以及衛隊。他大喊數聲也未見回音,眼中便有淚花欲流下來。可一想,倘若族人真有不幸,也應活著見人,死者見屍,卻為何不見一個人影呢?伏羲找遍全族,終於在一座倒塌的屋舍中,看見了一個族人的大腿,那腿本來是壓在屋舍之下的,後經雨水衝洗露在外麵。伏羲終於忍不住,放聲哭嚎起來。
伏羲哭泣之中,忽而聽見仿佛有人在喊族長。他陡然停住,擎耳細聽,果然是有人喊他。他喜出望外,飛步跑出,幾乎與女媧撞了個滿懷。在“伏羲“女媧”的叫聲中,兩人終於抱在了一起。
女媧突然對伏羲道:“快,快些去母親之屋,她可能已經死於屋中了。”
“什麼?”伏羲很快跑到過去母親所住的屋前,見母親住的屋子早已塌了,他大喊了幾聲也聽不見母親的回音。他看見那裏有很多的泥土、樹枝、雜草散落在那裏,就拚命地用手去又扒又拉。部落的其它人也上來幫助他。過了一會兒,伏羲便看見了深埋在土中的母親的手、腳和頭部。伏羲、女媧和族人都大叫起來。可是任憑他們怎麼叫也沒有用,華胥早已在這次地震中死去多時了。
第六章女媧治水(4)
伏羲怒眼看著女媧道:“地震之時,你在哪裏?怎麼沒管母親呢?”
女媧和一些族人便將地震和洪水的情況講給伏羲聽。
伏羲聽完女媧及族人關於地震及女媧領族人抗洪補缺山丘的經曆,竟然“噗通”一下向女媧跪倒在地。女媧大吃一驚。伏羲道:“此禮非為我個人,而是為了整個的太昊華族部落。想我伏羲身為族長,卻不能引領族人抗震抗洪。而你卻能在族人危難之際,親自帶領族人,共同負載災禍。尤為甚者,大難臨頭,不驚不懼,不慌不張。查找洪水之根源,抗阻蒼穹之洪災,補山丘之凹處,。而救太昊出深淵。否則,洪水衝破山口,山洪更甚於毒蛇猛獸,會將太昊華族部落毀於一旦也!我在昆侖山上,最怕的最慮的便是太昊西邊那處山口,想不到我妻竟能在關健時刻將它冒雨填補上。真是一件人間奇跡!”
女媧將伏羲挽起道:“我也沒想到這麼多,你莫要誇耀!何況,我沒照顧好母親……”
伏羲道:“你對太昊的恩德,可說是天恩浩蕩。昔日有蒼天光芒指路,才有我今日太昊部落。可蒼天也有漏洞。有山崩、有地震、泄洪水、生災難。想我人類,生存於自然之中,要與宇宙之害相搏擊,與大蟲猛獸相拚鬥。而我們頭上沒長尖尖角,身上也沒有荊棘刺。依憑什麼去生存,去擴展自己?這次女媧領族人擋住天泄洪水,便是補蒼天之漏。此大智大勇之舉,告謂人類,蒼天亦可為人所勝啊!母親雖死,可她知道你為了族人做了這許多事,定會為你而驕傲的。我們以後要在母親向往之地為她見一處紀念之所,讓她老人家的亡靈永駐人間,看著她的兒女怎麼樣將人類壯大才是!”
女媧道:“可如今我太昊之屋所,幾為地動所毀。眾族人隻有居於長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