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登聽了,撇撇嘴道:“伏寶都不願意學的東西,卻要小魁隗學?”她說話的口氣似是極不滿意,誰知那小魁隗卻道:“我要跟著外婆學習用火,我要玩火!”

女媧看了女兒女登一眼道:“你看是不是,連孩子都答應了,以後你們就別管了。”

少俞、伯高和宓拉著小魁隗在雪地上玩了起來。

女媧對姬伯道:“姬伯,你也老大不小了,成紀少亢氏有一個女孩子,長相也極是不錯,我讓人去問了,他們也知道你,並願意將孩子許配給你……”

姬伯道:“母親,你也知道,我除了好武以外,一無事處,對女孩子更是沒有什麼興趣,這……我還是學武得了!”

女媧道:“不行,養育後代是每一個太昊人應盡的責任,何況你出生在我們這個族長之家,更應該努力去做了!”

姬伯道:“既然母親如此說,我聽你的話就是了,你說怎麼著都行!”

女媧道:“那你也得跟我去看看啊!”

姬伯道:“母親都看好了,我還看什麼。我還不相信母親的眼光嗎?”txt小說上傳分享

第十五章神農出世(2)

女媧笑了道:“既是如此,就這麼定了,等你父親回來時,就給你們完婚。不過,有一句話我要說到前頭,你絕對不可以向別的人那樣去玩什麼對偶婚,我們族長之家是不允許改換女人之類的事情發生的,這一點,雖然是太昊所允許的,可在我們這個族長之家絕不允許。包括以後少俞、伯高都是這樣。我主張我們族長之家要首先倡導一夫一妻製的!”

姬伯道:“好,好!母親,我相信,這一點你不用說,我也能做得到的。”

女媧道:“那好,我今天就去找月老做這個媒人!”

華胥在時,太昊部落裏月老這個職位本來是她做的。可是她在那場大地震中亡故了。後來,伏羲和女媧就請了一個年紀也比較大的老者擔任月老。來綜合管理太昊部落男女婚配的大事。也就是說,伏羲和女媧用一個月老,取代了薑水薑氏氏族時的媾交洞。

就在伏羲回來後,伏羲、女媧和月老便給姬伯辦理了婚事。可別說,少亢氏的那個女孩子長得還真不錯,伏羲覺得好,姬伯也很滿意。女媧令月老照樣以一儷皮為禮做為此婚之物證。看著姬伯走進了新房,女媧和伏羲象完成了一件大事一般,心情極是舒暢。

伏羲對女媧道:“看你高興的,嘴都合不上了!”

女媧道:“你常年在外探求什麼天地真諦,我再不管這些孩子的事,那不就完了。兒子這次結婚了,去了一件大事,能不高興嗎?現在,少俞、伯高、宓還小,當然不用急。可是女登的事怎麼辦?難道就這樣任其下去嗎?”

伏羲道:“我也考慮過多次。少典和伏寶一時之間恐怕是回不來的,我們也不能再等下去。從太昊族這新起來的一群小夥子來說,好一些的也不是沒有,可畢竟我們女登是個有孩子的母親了。過去女登和少男雖然不錯,可是人家少男也早已經是有婚配之人,我們也不能去拆散人家。這一次婚姻的失敗給女登的打擊太大,如果我們給她再找一次婚姻,絕不能再給她傷害了。所以,我倒是覺得有一個人很合適。”

女媧急忙問道:“誰啊?”

伏羲道:“就是蚩天。為什麼呢?因為以前蚩天曾經看好了女登,這你是知道的,而且這些年來我看他一直沒變。我所以把他領上昆侖山去,也是為了幫他解除一些痛苦。可是我和他處得時間長了,我發現,這個孩子還真不錯。做事有板有眼的,幹起活來極為勤奮,我那昆侖山上的石階和石屋都是他們壘造起來的。練武功也決不含糊。而且他一直對女登很好。你也知道,那次比武招親,是少典和姬伯在中間做了些手腳的,我們已經欠了一回蚩天的,如果女兒同意,我主張讓女登和蚩天成婚才對。”

女媧道:“現在想來,你說得也不錯,我問問女登吧。她以前是一直不想再找的了。”

誰知道這一次,女登竟然同意了。

伏羲、女媧更是高興。他們很快就把蚩天從昆侖山接了回來,並為他們舉辦了婚事。

蚩天也很高興,他對前來參加婚禮的人說道:“想……想……想不到我……我……我跟女登真……真……真是天定的緣分,想……想……想不在一起那都……都……都不行……”竟然逗得人們哈哈大笑。

晚上,看蚩天和女登進了新房,女媧對伏羲道:“最近咱家的喜事這麼多,先是姬伯婚姻大事已落。跟著是女登之事也辦了。魁隗這孩子就暫時隻能跟著我了啊!”書包網txt小說上傳分享

第十五章神農出世(3)

伏羲道:“魁隗,怎麼樣?”

女媧道:“我發現這孩子非常聰明,想象力也是無人能比的。”

伏羲很驚訝,問:“你說說看,他想出什麼了?”

女媧道:“我領他看著別人燒製陶器的時侯,他說了一句話,當時我驚訝極了。你知道他說了什麼嗎?”

伏羲搖搖頭。

女媧道:“他說,我們燒出來的陶器沒意思,應該在陶器上劃上溝溝,做上顏色。”

伏羲道:“這都是些小孩子天真的想法,你不要聽……”伏羲說到這裏,突然說不下去了,他似是想起了什麼,過了一會兒道:“這孩子說得很有道理,你不妨試一試啊!”

女媧點頭道:“我開始也是和你一樣的想法,可後來發現,孩子的想法很高明啊!於是我就想法試了一試。”

女媧說著,進到屋裏取了一個陶罐出來,遞給伏羲道:“你看這個陶罐,好不好看。”

伏羲拿起來一看,見平常那些黃色的陶罐上麵多了幾道黑色的杠紋,在那些杠紋下麵還簡單地畫著一條黑色的小魚,形象逼真,看上去極為生動。伏羲連說道:“好,好!這給陶器增加了無限的美感啊!”

女媧問:“真的好看嗎?”

伏羲道:“當然,從你做出的器皿上看,小魁隗這孩子將來可不得了啊!”

對於伏羲來說,他每一年和女媧呆在一起的時間不是很多,也就是有八、九次左右。大部分的光陰,都放在了昆侖山或是別處。前一段時間有蚩天與他做伴,他在昆侖山上也呆得下去。可這回蚩天回來了,他也就借故在太昊多呆上一些日子。這樣,每天與小魁隗在一起的就是伏羲了。

伏羲有女媧提醒,就細心查看小魁隗的一舉一動,他這才發現,小魁隗有他伏羲的血緣和天份,別看他小,對每一件事,都看得細致入微,做起事來也絕不含糊。

有一次,伏羲扛著小魁隗進山裏玩,他們看見了一群山羊在那裏吃草。小魁隗掙紮著從伏羲的後背上下來,看山羊吃草的過程,他看著看著,就用自己的小手去弄了一些草來放到羊的旁邊。伏羲見孩子弄,他也就弄了一些扔給了羊群。那些羊在草上聞了聞,有的吃了,有的沒吃。小魁隗竟然問:“外公,難道這些羊也能分辯哪些草能吃,哪些草不能吃嗎?”

此話一出口,伏羲腦袋“嗡”了一下。為什麼?因為他覺得這個小孩子問的問題極是奇怪,小魁隗才五六歲,雖然長的很大,可這樣的問題並非是五六歲的孩子能想得出來的。而且對伏羲來說,他本人也隻是能分出哪些動物是食肉的,哪些動物是食草的,對於動物能不能分辯草這種事他也從來就沒想過。

伏羲問:“你說呢?”

小魁隗道:“我說是,你看這些羊,有些草它們吃,可有些草它們是不吃的。羊既然能這樣,牛和鹿可能也都是一樣的啊!”

伏羲認真地看了看小魁隗,將他抱起來道:“好孩子!”

還有一次,伏羲和女媧領著小魁魁來到藍田,見母親女登和蚩天正領著族人在常羊山上用石鎬在地上刨坑,然後將黍種灑在那些坑裏。魁隗突然道:“母親,你這樣種黍子是不是種的太少了?”

女登很驚異,道:“我們以前都是這樣種的啊!”

小魁隗道:“我覺得將所有地都刨開,將種子普遍地灑更好。那樣還好收割呢!”

伏羲用驚喜的眼光看著魁隗道:“孩子,你再說一遍!”

小魁隗就又說了一次。伏羲站起來對女登和女媧道:“咱們這個小魁隗將來肯定是個植物天才,以後一定要好好用他!”

第十五章神農出世(4)

此時,女登和蚩天也已經有了一個孩子。伏羲給這個孩子取了一個名字,叫蚩尤。

魁隗越長越大,他的膽子也不象其它的孩子那樣小,每天或是跟著姬伯、或是跟著蚩天、或是跟著女登,在他們練武或者是幹活的時候,自己總是鑽進雜草叢中,不停地擺弄那些野草萬,一玩就是很長的時間,而且從不哭叫。所謂初生牛犢不怕虎嘛!女媧、姬伯女登、蚩天也習慣了,便不去打擾他。

可是有一天,魁隗卻不見了,把女媧、姬伯都急的團團轉,蚩天和女登也喊破了嗓子。到了傍晚的時候,小魁隗卻是自己回來了。大家問他上哪去了,魁隗道:“有一個白頭發白胡子的老頭將我抱走了。”

女登聽了,臉色都變了,問:“他將你抱到哪裏去了,看把家裏人都急成了什麼樣啊!”

魁隗道:“他將我抱到了一個山洞裏,他給我了好吃的東西,還和我玩。”

姬伯問:“他沒和你說什麼嗎?”

魁隗道:“他就問了外公和外婆,還有……還有一個什麼華……華什麼的老太婆,可我不知道啊!”

蚩天問:“他……他……他沒問我……我……我什麼的嗎?”魁隗搖搖頭。

女登白了蚩天一眼道:“你知道那是誰啊?人家還會問你?”

蚩天道:“他……他……他找咱們的兒子,不得問……問……問問我嗎?”

女媧看他說話費力,對他道:“你去幹活去吧!”

蚩天怕女登不高興,就抱著蚩尤走開了。嘴中還道:“這……這……這個老頭也……也……也真怪了!尤兒,我……我……我……教……教你學……學打架去!”

女媧看著魁隗又問:“魁隗,你再跟外婆說說那個人什麼樣?”

魁隗道:“就是一個白胡子白頭發的老頭,他和咱們說一樣的話,可愛笑了,可慈祥了。他還說,過幾日還來看我,也要看看外公呢!”

女媧站起來,想了一會,問姬伯:“在我們太昊部落裏,似乎是沒有這樣一個人吧?”

姬伯說:“沒有,在太昊部落中,年紀最長的就是月老,還有可能就是父親和你了吧!可你們的頭發還都很黑很亮的啊!”

女媧奇怪地道:“難道在這附近的山上還有人不成嗎?”她站在原地,向四周的高山上看了整整一圈,又蹲下問魁隗道:“魁隗,你說他把你抱進了一個山洞中?”

魁隗道:“是啊,那山洞挺好玩的,有石桌還有石椅子,對了,那山洞裏還有一些人,對這個老頭都很尊敬的。”

女媧搖頭自語道:“不象,我們過去住的山洞不是這樣的,另外不是讓那場大雨給淹了嗎?”

姬伯問:“母親,你在說什麼?”

女媧笑了,沒有吭聲。

後來不長時間,又發生過一次這樣的事,可是魁隗也是非常高興地回來了。部落裏的人說,這小魁隗是遇見了一個老山神,說不準這魁隗將來也會變成一個大神呢。這話讓女媧、姬伯、女登、蚩天聽起來很舒服,可隱隱約約中,他們也有些害怕。

伏羲回來了,女媧讓他算算魁隗的事。伏羲想了一會道:“你們都不用擔心了,我想和小魁隗在一起的人應該是燧人或者是燧人部落裏的人。”

女媧吃驚道:“燧人?那你知道燧人部落在什麼地方嗎?”

伏羲搖搖頭道:“那次燧人和我們離開,就去了很遠的地方,聽燧人後來派過來的人說,好象是去了他過去發現鑽木取火之處。現在算起來也有近三十年的光陰了吧!不知道他們部落怎麼樣了呢?”bao.想看書來

第十五章神農出世(5)

女媧問:“可是……那燧人怎麼不找你也不找我偏偏找魁隗呢?”

伏羲道:“或許是碰巧的事吧!不過既然他喜歡咱們魁隗,總不是什麼壞事。過兩天我去過去的山洞走一遭去看一看,你放心吧!”

伏羲去了,卻沒有發現任何人影,便回來和女媧說了。女媧也就不再說什麼。她在想,既然那個老人能把魁隗放回來,就不會對他有什麼壞的地方。也許,是自己想的多了。

光陰似箭,日月穿梭。轉眼又過去了幾個年頭。魁隗也從一個小孩子變得很高了,個頭都快到女登的肩膀了。

這一天,伏羲回到太昊,他從女媧那裏過來,一進入院子中,就看見了魁隗,似是在那裏凝思,就問道:“魁隗,你每日端坐於草木中,為了何事?”

那魁隗答道:“我們所食之物不過熟肉、野果子和黍米三種,而禽獸有限,繁殖又慢,一旦捕盡,族民將無以為生。現在族人每日都在壯大,人丁不斷增加,這些食物怎麼夠呢?”

伏羲聽了,即驚異,又高興地問道:“好,你既有此心,我就將昔日得黍米之法相告。這些事我也跟你母親講過。黍米,原本長於野草叢中,我遊於大地,見此米可食,便取回灑於土內。但因終日思慮八卦之事棄置了此事。我想千山萬水中,如黍米之物定是很多,你長大了以後,可帶領族人中體魄強壯人員,或近或遠尋於大地,為蒼生謀食。”

魁隗道:“外公之言甚是,我可要快快長啊!等我長大了,寧可勞苦一生,也不負你老人家之所望。”

伏羲又將他抱起來道:“真是好孩子啊!吆,現在怎麼這麼沉了,你真的快成大人了啊!

就在伏羲說完這些話走後的第三天,一件無論是誰也不能想象的神奇大事發生了,而且此事就發生在小魁隗的身上。這是一個撼天動地的自然現象,是一個人一生或者是幾輩子十幾輩子人都不能遇見的事。

這是一場或者是由陸地或者是由海洋形成的一種高速度旋轉的上升的空氣渦旋,現在的人們給它定名為龍卷風。龍卷風一般都是在雷暴雲中產生的,首先,雲中出現了一個向下延伸的漏鬥雲,漏鬥雲一經觸地,就會立既變成龍卷。形成龍卷渦旋。由於龍卷的螺旋吸積口徑不大,在吸積過程中的旋轉速度又快,就形成了以龍卷為中心的超低氣壓和強烈的旋轉風。渦旋風眼的內徑,一般是一至十幾米,而它在上升過程中形成的旋轉空氣柱的外徑最大時能大到一千米左右。據說,一個強龍卷的最大風力可以達到每小時四百多公裏。龍卷的生命期有的很短,隻有幾分鍾,有的卻很長,能行進幾百公裏,時間可以達到幾個小時。一場大的龍卷風,容易形成極強的破壞力。從水麵上形成的龍卷風可以把水和水生動物卷上天空,從陸地形成的龍卷風也可以把各種物體卷上天空,然後又落回到地麵上來。造成奇特的物從天降的奇觀異景。常見的有魚雨,有穀雨,還有金錢雨等等。

魁隗遇見的便是這樣一場罕見的龍卷風。這場風既沒有卷來樹木,也沒有卷來房屋或是雨水,而是在大地上尋到了一些長得金黃的粟穗和粟米,並把他們卷到了天上並碰巧讓這些粟米在距離魁隗幾米的地方落了地。龍卷風不象台風,它的一個最大特點,就是龍卷經過的地方嚴重,而沒有經過的地方卻絲毫不受損害。魁隗清清楚楚地看著那些粟穀從天上落在了他的跟前,而自己卻隻覺得有幾絲小風吹過來,他的頭發動了一動。除了魁隗外,女媧、姬伯、女登、蚩天還有女凳和蚩天生的孩子蚩尤,也都看到了這場奇景。但是他們的距離較遠,等他們跑到魁隗身邊時,魁隗已經用他的小手將那些粟穀捧了起來,正在那裏仔細地觀瞧呢。

女媧問:“這是什麼?是黍子嗎?”

姬伯道:“真是神了,我隻看見天降雨水或者冰雹什麼的,從來也沒見過天降下這樣的黃色的黍子啊!”

女登道:“那一片自上到下象龍一樣的風從遠處吹來,怎麼到了這裏就不見了呢?”

蚩天道:“這……這……這真是邪了門了啊!”

隻聽見魁隗道:“這些東西這麼好看,能吃嗎?”說完了,他竟然將那些黃色的粒子放在嘴中咀嚼起來。

女媧、姬伯、女登、蚩天等竟然沒有反對,也在那裏品嚐起來。姬伯道:“和黍子差不多。”

女媧道:“粒子好象比黍子的大。”

女登道:“一會我們捧回去試一試。”

蚩天道:“有……有……有些個咯牙。”

此時蚩尤還很小,剛剛會坐著,他瞪著不大的小眼睛看著女登他們。

魁隗道:“不用試,比黍子香多了。這些東西,我們就把它叫做粟米吧。這些蒼天降下來的神粟,是老天給人類的又一種主要的食物,我們不要把他們浪費了,要全部撿拾起來種在地上,明年會有一個好收成呢!”

魁隗在眾人眼中還是個孩子,可今天看著他那虔誠的眼神,女媧、姬伯、女登、蚩天都象看見一個大人的模樣一般。因為魁隗的話誰也沒有反對,眾人紛紛過來將米粟拾起,一點一滴也沒落下。

書包網txt小說上傳分享

第十六章刀耕火種(1)

天降神粟的事很快就傳開了,部落裏的人都紛紛來到女媧所住的地方,要看一看這老天究竟降下了一些什麼東西。順便地他們也都來看看讓天降神粟的小魁隗是個什麼樣子。這一下,小魁隗成了太昊部落裏的神童,人們見著他真是又敬又愛。就連伏羲回來聽到這件事以後,都立即有了新的打算。伏羲對女媧道:“我看魁隗這孩子絕不一般,特別是他對植物有著特殊的敏感。這一點恐怕不是後天的努力所能得到的。我們不妨這樣,你去跟女登和蚩天說說,以後治田裏的事我們教給小魁隗去做,讓女登和蚩天輔佐他行不行?”

女媧道:“這個孩子才十來歲,太小了吧!”

伏羲道:“可是從他對植物的了解來看,連你我都不能及他。”

女媧道:“要說也是。可是族人會怎麼看這件事呢?”

伏羲道:“在族人的眼中,魁隗都成了神童,他們罷不得我們這樣做呢!”

於是,小魁隗在他十歲的時候就成了太昊部落治田裏的頭麵人物,成為土龍氏。你別看魁隗歲數小,做起事來可不象小孩,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改變他母親女登種植黍子、甜菜、葫蘆的法子,將刨坑挖坑在裏麵灑種子的辦法,改成了大麵積的開荒拓田,將點改成麵,將星星點點的種植變成了成片成片的開發。當小魁隗將這個想法說出來時,就連伏羲都吃了一驚。伏羲暗暗道:不得了,孩子雖小,胸懷和做法卻是這般宏大,我不能及啊!

可想法歸想法,真正做起來,所麵臨的事就太多了。最大的事就是:工具不行。石鏟、石鍬和石鎬這些石製的器皿,遇見一些較軟的雜草還行,可是如果遇見了樹木、樹根、較粗的草根和有石頭的土地,那可就完了,一件工具用不了幾下就折了,再弄來一件工具的時間,比挖些雜草的時間還要長。

小魁隗有些犯難了。但他不氣餒,他去問女媧:“外婆,我想成片地種植粟米,可是現在石鏟、石鍬、石鎬不行,你知道什麼樣的石鍬、石鎬和石鏟在鋤草開荒的時候不壞嗎?”

女媧道:“這些石製的工具都是經過多少年人們的研製才得到的,到現在為止,石器還是最硬的器具。如果這些石器不行,就說明成片種植的方法可能是行不通的。”

小魁隗又來問伏羲,伏羲道:“你想的事不錯,不過不能單純從工具不行上下功夫。工具不行,我們過去也種出了黍子、甜菜和葫蘆,為什麼呢?這是因為這些細石器在使用過程中,如果是碰見比石器硬的東西,石器就不行了,可如果碰見比石器軟的東西,這石器就不容易壞了,所以我認為,你應該從尋找以軟土組成的荒地為主,找到一塊這樣的地方,今年用做試驗田,如果等到秋天的時候這粟米能成片地長成熟,就說明你是對的。”

小魁隗聽了伏羲的話,在藍田轉了許久,終於找到了一片軟土地,雖然上麵也長滿了荒草,可是用石鎬刨下去,卻再不能遇見石頭和比較粗的樹根,他就讓人們在這裏開出了一片試驗田,將那些粟米在春天的季節種下去,到了這年的秋天,一片濃鬱的粟米長高長熟了,把這些粟米打下來,收獲了比天雨神粟多很多的粟米,太昊的人、藍田的人、陳州的人、新市的人、孟津的人和鳧山的太昊人都來慶賀。從這日起,小魁隗有了另一個名字,叫神農。

在畫卦台上,伏羲對太昊人道:“今天,我們太昊部落出現了一個神童,那就是女登的孩子小魁隗,魁隗雖然小,卻做下了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那就是將天雨神粟變成了種子並在藍田這個地方實行成片種植獲得了成功。這可不是一件小事啊。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人類自他誕生以來,皆是以野果、生肉或熟肉來維持充饑的,後來我們發現了魚類可食,這也相應地增加了人類的食物。黍子、甜菜、葫蘆都是做為輔助食物存在的。為什麼呢?以為它們的數量小啊。可是我們的人在不斷地增多,部落也在不斷地擴大。而我們所能見到的野獸、魚類卻是越打越少,這樣一來,人類的食物就會日見成為一種危機。大家每天忙忙碌碌地在幹什麼呢?說白了就是為了長在腦袋上的這張嘴啊!民以食為天嘛!誰解決了人類的食物問題,誰就為人類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啊!天雨神粟和小魁隗發明的成片種植的辦法,無疑會大量地增加粟米的收入,使黍子、甜菜、葫蘆、粟米等農業作物一下子就走上了人類食物上的曆史舞台。我可以預言,在不久的將來,農耕業將成為人類生產勞作的主要行業。大家說,小魁隗現在不但是神童了,他還是神農。這一點說得不錯,神童就是能發現事情,而神農卻是能做些事情。魁隗還這麼小,就使我們太昊在農耕上走出了點種植的束縛,並逐漸地走向成片成片的麵種植的開發上來,這是一個奇跡啊!”bao.想看書來

第十六章刀耕火種(2)

神童和神農的名字叫響以後,小魁隗就更努力了,他一麵不斷地尋找適合於粟米、黍子、甜菜、葫蘆等四種農作物種植的土壤,也將黍子、甜菜和葫蘆進行了成片的開發。可是無論是成紀,還是藍田、陳州、新市、孟津還是鳧山,適合於成片開發的軟土層並不是很多,而且在這些地區,高山峻嶺、溝壑丘陵到處都能看見,樹木也是一片連著一片,野草、臻柴、藤枝、雜菜爬滿了山坡和平川,如果再用石鎬一鎬一鎬地刨,用石鏟和石鍬一鍬一鍬地挖,不知道要幹到什麼時候才能弄出一塊象樣的農耕地來。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魁隗不止一次地想,怎麼樣才能更好而且也是更快地完成它。

這天,魁隗從山上下來,頭腦中帶著好多的疑問,想來請教外婆女媧,可他來到女媧燒製陶器的那些陶窯時,猛然看見女媧和她的那些陶工們正在把大塊的樹幹填放在陶窯的底部。魁隗就問女媧:“外婆,為什麼將那些大樹木放在窯底啊?”

女媧道:“這陶器製作全靠的是用火來燒,如果下麵放的是一些比較細的雜草,火的燃燒達不到一定的程度,是不會把這些泥陶燒成陶器的。”

魁隗問:“可那些樹木最後怎麼樣了?”

女媧道:“它們先是變成了木炭,木炭的火就比樹木的火要均勻多了,再後來炭也燒沒了,就變成了灰了。”

魁隗道:“既然大火能把樹木和雜草都變成灰燼,我們何必用石刀、石鍁去割地麵上的東西呢,為什麼不可以用火燒掉它們呢?”

魁隗說完了,臉上露出紅色的光來,心中極是喜悅。女媧問:“魁隗,你在說什麼?”

魁隗道:“外婆,我從你這裏找到解決大地地麵上的樹木和雜草的辦法了。”

女媧聽完了,也高興起來,道:“魁隗,你想得辦法好極了,用你說的辦法,我們在不用費太大的力氣了,隻是我們看著火,用火燃燒,就能將地麵上麵那些草啊樹木啊等附著物全部燒掉。燒掉了地麵上的,就剩下地底下的了,做起來也就容易多了。”

魁隗道:“我想也不是全燒,我們要找地麵比較平坦的而且土質比較好的地方去燒,因為隻有這樣燒了,才能開發出適合於成片種植粟米或者是黍子的地方啊!”

於是,神農魁隗便開始了用火燃燒地麵的籌劃。他也去尋問了伏羲。伏羲道:“你想出來的辦法雖然好,可是有一點你要知道,地麵上的附著物,如樹木雜草之類,雖然能被火燃燒盡,可是這大火一但燒了起來,能不能控製住呢?我們現在人類的食物還是靠著狩獵的,如果大火把野獸都燒跑了,那我們人類的食物不是更少了嗎?你沒有看過歧山火山山崩所因起的火災的場麵,在大的火災麵前,人是很難到火的跟前的。火,有時是個好東西,但是,火用不好,也是壞東西。大火也會毀滅一切的。”

神農魁隗根據伏羲的說法,終於想出了良策:第一,把過去伏羲發明的點種植與他的成片開發的麵種植結合使用。在適合於點種植的地方還是用過去點種植的辦法,利用刨坑、用尖木在地上砸坑等法,將粟穀和黍子分撒進去,再在上麵拂上一層土,就完成了。第二,在那些土質好又不容易出火災的地方實行成片的放火燒荒,首先將地上的附著物燒沒,再將大地成片地刨開或者挖開,將這些土進行疏鬆後,在春天來臨適合於耕種的時候,撒上粟種和黍種並用土將種子蓋上,就完成了春季成片耕種的勞作。第三,在那些既適合成片耕種又容易引起火災的地方,先用石刀或者石斧將準備成片種植的地方的四周的雜草和樹木先清理掉,造成一個大火過不去的隔離帶,然後再實行放火燒荒。神農將自己成熟的想法又去講給伏羲聽,伏羲聽完後道:“好!如你所說所做便就無事了,你的這種辦法就叫刀耕火種吧!”

由神農魁隗所發明的這種刀耕火種的原始農業,也叫鋤耕農業,那個時候的農田,就分布在村落附近。每當農忙季節到來的時候,全部落的各氏族成員便一起出動,男子砍伐樹木,披荊斬棘,開辟土地,婦女們則鬆土整地,挖洞點種或是撒種子。兒童也是輔助勞動力,幫助碎土、下種、蓋土。而播種以後的田間管理,主要由婦女承擔,老人和兒童也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勞動。等農作物成熟以後收獲的時候,也是全部落成員共同進行的。那個時候的勞動工具十分簡單,開地用磨光的石斧或石鎬,鬆土整地用石鏟、石鍁和彎柄短木鋤,點種主要用尖木棒,收獲穀穗時用石刀或者陶刀。刀呈長方形,兩側有凹腰,或中間穿孔,以便係上繩索或皮條,套在手指上,用來割取禾穗。在秋天收打以後,村落的族民便把粟米儲藏在窯穴或住房中。至今在我國西盟的佤族、或者在怒江流域的怒族還有獨龍族的村寨,還仍然保留著我國原始社會的這種刀耕火種的農業生產方式。在我國雲南省,有一個跨境民族叫景頗族,其民族發源地是青藏高原,是青藏高原的族民在往南遷徙的過程中將刀耕火種的技術帶過去的。景頗族便是經曆了人類發展過程中由遊牧到采集到狩獵再到刀耕火種的演變。有人會問,這刀耕火種主要就是放火燒荒,它能不能對自然的生態環境造成大的破壞呢?國家研究部門專門派人研究了刀耕火種的事,研究結果發現,刀耕火種是一種成熟的原始農業技術,它不但不會破壞生態環境,還對生態環境具有保護作用。由此可見,神農在發明刀耕火種時,不是隨意的,他的想法是極其成熟的。

有了黍子,又有了粟米這樣的原始穀物,神農等原始先民便有了自己的經營農業。這樣一來,他們便能夠用自己生產的食物來滿足基本的生活需要了。但是,黍子也好,粟穀也罷,並不是拿過來就能吃的,神農魁隗就又發明了一些簡單的穀物加工工具,如他在聽女媧講述她與伏羲天作之合的成婚故事的時候,讓女媧領他來到了那對石磨盤的跟前觀看,結果他便研究出了磨米的技術,還發明了石磨棒、石餅等。太昊人把收獲來的穀物放在石磨盤上,手持石磨棒或是石餅反複磨碾,就把穀物的皮殼給去掉了。剩下的就是能吃的米粒了,他們用這些米粒做成粥、湯或者烤成飯,這就成了人類的新的食物.

bao.

第十七章誇父追日(1)

可是農耕是季節性的,並不是一年中的每一天都能做這樣的事。神農就把太昊部落中關於治田的活計托付給母親女登,自己呢,想去大自然中多找一些人類可食可耕的東西。他首先把想法告訴了伏羲。神農魁隗道:“外公,我有一個想法,你看看怎麼樣?”

伏羲道:“你說吧!”

神農道:“我覺得在大地上在自然之中,象黍子、粟穀、甜菜、葫蘆這樣的能食能用的東西絕不是僅僅這幾種,一定還有很多,所以我想去各地尋找,一旦找見,我們人類就會有很多自耕自種的食物了。”

伏羲道:“你的想法很好。自我們人類誕生以來,是一個相當漫長的發展過程,這個過程為什麼這麼長呢?就是向你這樣的善於發現又善於發明創造的人太少了。人不是用四肢來走路的,而是用兩條腿來走路的,可是人也有四肢啊,另外的兩隻手是幹什麼的呢?是用來幹活的,也是用來搞發明創造的。所以,過去我曾經說過,人的直立行走是人和其他動物一個主要的區別。人除了有兩隻手以外,人還有思想,能想近的和遠的、想過去的和現在的、想動的和靜的、想眼前的和將來的東西。這一點,別人做得不怎麼樣,而你做的很好。現在你既然又有了很多的好的想法,就去想法實現吧!不過,要去廣闊的大自然中,你不能自己去,大自然中能害人和能吃人的東西很多,你就讓你舅父姬伯與你隨行吧!”

可是神農卻道:“在太昊部落中,舅父姬伯一直擔任著保護部落的責任,我不想讓他因為我而離開部落,離開他的責任啊!”

伏羲道:“既是如此,你也要從部落裏挑選一下身體強壯、能輕鬆地和野獸鬥的人與你同行吧!”

神農道:“外公,你在家的時間短,你不知道我們太昊中新起來一些人物,可他們和野獸鬥起來也不亞於我舅父啊!”

伏羲道:“是嗎?都誰啊?”

神農道:“最厲害的就是我那個兄弟蚩尤了,隻要是蚩尤跟著我去,我什麼都不怕!”

伏羲點了點頭,想了一會兒,道:“單純你們兄弟兩人,去闖蕩茫茫大地,太孤單也太危險了。這麼辦吧!我再給你增加兩個人,你們四個一起去我就放心了!”

神農問:“誰啊?”

伏羲道:“他們是我曾經帶大的一個巨人的兩個孩子,現在都已經長大成人,估計也不比蚩尤差到哪裏去。過幾天我領到太昊來,你們見見麵吧!”

伏羲果然領了兩個人來,神農一見,這兩個人都很威猛高大,個頭比自己還高,不亞於兄弟蚩尤。神農問他們叫什麼名字,伏羲道:“最大個的人叫誇父,矮一點的叫刑天,也是一對兄弟!”

原來,伏羲在昆侖山收養了三個巨人的後代,這三個人中除了少典和蚩天以外,還有另一個巨人,一直在昆侖山上陪著伏羲,這個巨人也有名字,叫做廣成子,伏羲也從太昊人中找到一個女子為他做成了夫婦。於是生下了誇父和刑天這對兄弟來。

誇父、刑天和蚩尤、神農在一起呆了半日,就逐漸熟悉起來。神農覺得這兩個人很好,就準備早日起程,於是告別母親女登和外婆女媧。又等伏羲回來做了個辭別。伏羲看著這四個在太昊部落中高大的年輕人,點點頭,同意他們上路,臨走,伏羲竟然想起一件事來,對神農魁隗道:“你這次出去,還有一事,你還記得那個白頭發白眉毛白胡子的老頭嗎?”神農點點頭。伏羲道:“你要想法把他找到,並把你那刀耕火種的技術傳給他教給他。過去,他也曾把鑽木取火的技術教給了太昊啊!”.bao.

第十七章誇父追日(2)

笠日,神農魁隗便領著三位高大而又健壯的少年蚩尤、誇父、刑天,跟隨他沿黃河奔薑水方向西尋來。蚩尤、誇父、刑天三人,皆比薑炎小四到六歲,可身材都較之薑炎魁梧,蚩尤濃眉豎目,嘴大頦長,兩臂渾圓,麵貌凶悍,是太昊部落中的捕獸能手,長相與他父親蚩天差不多。誇父腿長如樹,大腳似根,走起路來平穩若風,而且跑的最快。刑天麵相英俊,卻也粗壯如牛,既能跑,也能與野獸格鬥。四人之中,自是魁隗溫文爾雅。蚩尤、誇父、刑天三人雖勇,但平日受家人訓導,最敬伏羲。今神農又長,言談舉止灑脫理順,加上很早就有神童和神農的稱號,自然也倍受尊重。誇父和刑天在他們見麵後,也與蚩尤打鬥過,知道蚩尤厲害,蚩尤是神農魁隗的兄弟,自然對這一文一武二人言聽計從了。蚩尤、誇父高舉火把,刑天背些食用物品。

神農邊行邊道:“今日我等受太昊華族族長伏羲之命,遠離族人,出來尋找草食,我們四人當互為一體,抱為一團,我們雖非皆是同胞,可兩兩相親,以後也當親如兄弟。”

三人道:“我等都願聽兄長吩咐!”

神農道:“你們知道為何往這邊走嗎?”

三人搖頭。神農道:“外公派我遊於天地之間,除尋找食物外,還有一說,那就是尋找一個燧人部落。”

誇父問道:“燧人何人?”

神農道:“你們知道這火是怎麼來的嗎?便是燧人鑽木取得。”三人一聽,對燧人也敬慕極了。

四人爬過高山,見前麵不遠有一處綠蔭,神農便率先進入。這野草坡雜草遍地,或高或低,或多或少,所長枝葉各有不同,有寬有窄,有長有短。魁隗拔開草木,細細觀看。蚩尤奇道:“兄長,這裏又沒有野兔,你找什麼?”

神農也不理他,繼續觀根拿葉。他爬去匍來,象似一個無腿之人在匍匍前行。蚩尤等三人嘮嘮叨叨,如看奇景。刑天道:“蚩尤、誇父,你們說這火究竟是何物?”

誇父道:“是取暖之物。”

蚩尤道:“不對,是燒烤之物。”

誇父道:“怎麼不對,冬天用來燒炕,族人圍著取暖。”

蚩尤道:“那不還是燒烤嗎?燒炕不是燒嗎?取暖不是烤嗎?”

誇父道:“你耍賴!我言之取暖,是指身上暖和之意,你言之燒烤,是用來做熟食之意。”

蚩尤道:“就是燒烤,就是燒烤。”

誇父見蚩尤大喊,一急之下,將所舉火把向蚩尤仍去,蚩尤躲開火焰,向誇父撲來。誇父猛跑,蚩尤追趕不上。誇父還在大喊:“你不是說燒烤嗎?我就燒你烤你。”

蚩尤邊追邊叫:“我現在追不上,等回去也打爛你。”

神農魁隗看見,站起來喝道:“誇父,快回去將火揀起,你們不知道火有何用嗎?”

刑天道:“他們正是因火爭吵啊!”

魁隗道:“火即可燒烤,又可取暖,還用來照明,用來驅趕野獸。火不小心,還會燒毀山林呢!可是也可用來燒製陶器,刀耕火種。正因為火有這種種用處,我們雖然也會取火,可是還是拿著火把比較方便啊!”

蚩尤聽完,便不再追趕,誇父也把火拾起,刑天拍手道:“還是神農兄說得又全又對啊!”

神農見二人不吵了,便又回到草叢中。

刑天望望天空問道:“你們說是天大還是地大?”

蚩尤道:“天大。”

誇父道:“地大。”

蚩尤道:“我說天大就是天大,你怎麼偏說地大,你不是和我吵架嗎?”

第十七章誇父追日(3)

誇父道:“本來就是地大嘛,你看這天,被地撐著。你說天大,你上天去,別在地上站著。”

蚩尤道:“這大地又不是你家之物,你憑什麼讓我上天去呢?”說罷將火放下,舉拳向誇父打來道;“就憑這雙拳頭。也是天大。”

兩人又動手,誇父腿快又跑。刑天嚷了起來,告之神農魁隗,並對神農道:“他們兩個人不知道是天大還是地大,你告訴他們吧!”

神農魁隗又將他們召回道:“天大地大,我也不知。我隻聽太昊族長伏羲有過天圓地方之說,可是圓的東西和方的東西哪個大,誰又知道呢?這麼辦吧,誇父即說地大,那天自是不遠,你看天上那日頭,你能追到嗎?”

誇父道:“能見到即是不遠,這有何難。”

神農道:“如果你能追上日頭,便是地大。蚩尤,你說天大,你能數清這大地上生長著的樹嗎,如你能查數的清楚,那便是天大。”

蚩尤環顧四周山林,見地上綠蔭隻有幾片,便說道:“我能!這麼點事,很容易呢!”

神農魁隗道:“好,那你們去追日去數樹吧,追到了,數完了,回到這裏來,我和刑天等著。”

誇父將火把遞給刑天,便向日頭所在的方向跑去。蚩尤則跑向有林有樹的地方。神農看看刑天道:“是非都是自你口中出來的,那你說是天大還是地大?”

刑天卻笑著道:“我知天大地大有何用處,我隻不過想知道這誇父和蚩尤誰更厲害而已。”

神農魁隗哼了一聲道:“誰厲害?我看你最厲害,這兩人都被你害苦了!”說完不再理他,又向一個陰坡上走去。

神農剛入陰坡不遠,一簇嫩綠的草便進入他的眼簾,他走上前,彎身扒開小草周圍的土壤,見每棵草的根部都有一個尚未腐爛的果皮。於是他便沿著陰坡,又找到幾處苗圃。這幾處草苗,有似果實之物頂在草苗的頂部。魁隗凝思起來,他覺得這些草苗定然都是由草苗的果實變化成的,它長大後,又變成草,結成果實。而這種草遍地皆有,是取之不盡的,若能分辨出哪種果實能吃,哪種果實不能吃,而後將那種能吃的果實再如刀耕火種一般種植於大地上,讓它發芽,開花,結果,人們豈不又有一種食物嗎?

想到此,魁隗神采奕奕,便又取此物放入嘴中,不斷咀嚼其中之味,刑天看見,大叫:“神農兄,你瘋了?”

神農雖然覺得又苦又澀,可他心中喜悅,對刑天道:“你也嚐嚐吧!”

刑天卻躲開道:”我可不行,我又沒瘋,我可不行!”

蚩尤先找到距離神農最近的樹林,一棵一棵地查樹。他“一,二,三,四,五”地數著,可數到十便不知怎麼數下去了。他用手撓頭,也沒想出這十以後是什麼。這麼大一片根粗葉茂的樹木擺在蚩尤的麵前,蚩尤如傻子一般,不知道如何才能將樹木查出來。此時他才後悔自己在家時沒好好聽母親女登講數數的事。他從小到大,對什麼也不關心,隻是願意打鬥,在太昊的少年中沒有人是他的對手,他自然得到父親蚩天和舅父姬伯的不少指點,可是族長之家是不允許欺負人的,這一點外婆女媧沒少說他,為此也不知道挨了母親女登多少訓斥,外公伏羲因此不是像喜歡神農那樣很喜歡他。可是他總是屢教不改,總是在別的方麵沒有多少起色。可是蚩尤也絕不認輸,他數完一個十後又數一個十,可是數完九個十後便不知怎麼數了,眼見得樹木還有許多。蚩尤再也無法,便取了一個數枝,用力打開了。還喊道:“怎麼有這許多樹,這該死的樹,這該死的樹!天大,天大,還是天大!”.bao.

第十七章誇父追日(4)

誇父跑啊跑,可日頭總在不遠的天空上和他作對,而且不慌不忙。累得誇父漢流夾背,又熱又渴。他便到黃河邊飲水,飲完又追。時過午後,日頭卻似越來越快,雖不見它有腿飛動,誇父如風,也趕它不得。誇父大叫:“日頭,日頭,你等等我。”日頭不聽也不答,竟然躍過薑水而去。誇父雖然個高腿長,可這薑水河麵也不窄,而且波濤洶湧,水深浪急,誇父試了幾次,也沒能過去。隻得又爬上高山,穿過樹林。他見此處和薑水對岸林木皆多,一片接著一片,竟然高興起來,哈哈大笑道:“蚩尤,蚩尤,你數吧,我看你能數得過來嗎?”

蚩尤當然數不過來,他見神農和刑天遠遠地在草地上匍匍而行,便追上來。神農道:“蚩尤,你這麼快就查完了?”

蚩尤道:”我查完了有九個十,便不會數了。”

神農道:“那就是說地比天大了?”

蚩尤道:”不,還是天大。”

神農笑了笑道:“這你不是耍賴嗎?誇父追上日,你就輸吧。”

蚩尤用手撓頭道:“兄長,你偏向!你偏向也該偏向我啊,咱們是一個母親生的,可你怎能偏向誇父呢?”

神農問:“我怎麼偏向誇父啦?”

蚩尤道:“你讓誇父就追一個日頭,你卻讓我數地上這麼多的樹木。”

神農道:“好像還有道理!好,我不讓你數樹木,我讓你一片一片查林子,你能查得過來嗎?”

蚩尤笑道:“太能了,我站在這就能查得過來,你看,一,二,三……這不是共有八片林子嘛!”

神農道:“這八片林子怎麼能說就是大地上所有的林子呢?我是說,隻要是地上的成片的林子,你都要查到。不信你看那山的後麵,必然還有林木啊!”

神農指向誇父跑過的那座山。蚩尤就跑到山上去,果然看見大山的後麵還有很多的林子,一片連著一片。他就又站在山上數起林子來。

待到神農和刑天來到山頂,日頭已經落到遠處的山上。蚩尤喊道:“我查出來了,這邊有十片還有六片林子。”

神農道:“應該叫一十六片林子。數林子的數法,九後是十,十後有六,便叫一十有六,一十有九後麵便是二十,再有八片林子,便是二十有八,以此類推。三十,三十有三,四十,四十有四,五十,五十有五,此數便是外公所說的天地之數,也就是河圖之數啊!以後還有六十,七十,八十,九十,九十有九,一百,一百有一,一百有五十,二百,三百,九百,以後是千,再以後是萬。蚩尤、刑天,你們明白了嗎?查樹和查林子,首先要懂得數數,你連數都說不明白,怎麼能查出林子有多少呢!蚩尤,小時候,舅父就交給你數數的方法,可是你認為沒有用,不聽,這回後悔了吧!”蚩尤白了一眼神農,點點頭,算是聽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