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義和團運動中,日本使館怎樣躲過一劫?(1 / 2)

1900年,是善耆政治生涯的一個重大轉折點。這一年,清政府改變了對爆發於19世紀末的義和團運動的政策,發布上諭,承認義和團是“自衛身家”、“互保閭裏”的合法組織。得到朝廷的認可,義和團運動的烈火很快就燒到了京城。京郊周邊各縣的義和團拳民衝進了京城,北京居民參加義和團的熱情日日飆升。

不久,善變的慈禧又出新招,派軍機大臣兼刑部尚書趙舒翹前往涿州等地勸說義和團解散,並嚴令清軍“毋得輕傷民命”。她還加派協辦大學士剛毅前往涿州頒布上諭,宣布對拳民、教民“一視同仁”。

然而,剛毅態度明朗,他想利用義和團對付洋鬼子。他到涿州後強令正在同義和團作戰的部分清軍撤走。後來,莊親王載勳等人整編義和團,規定各地義和團要服從“總團”指揮,拳民應與官軍聯成一家,不得反抗官軍。

善耆聽說,宮裏人到處傳言拳民神勇,有法術,都能吞刀吐火、刀槍不入,沒人再提要剿辦義和團了。接著,拳民攻打使館,攻打教堂,甚至燒了正陽門,一時間,京城裏滿眼全是頭上包著紅布的人。

在宮裏,載瀾公爺最能折騰。他穿上了義和團的裝束,腰裏束上紅布,好像著了魔,神神顛顛,迷迷瞪瞪。載瀾甚至說,宮裏也有二毛子,需要查驗。他說:“如果是二毛子,隻須拍一下額頭,便會現出十字紋。”慈禧太後教他們盡管去查驗,果然拍出十字紋來,也算是靈驗。結果什麼也沒有查出來,不了了之。

6月17日淩晨,八國聯軍的聯合艦隊向大沽炮台發動進攻,經過6個小時的激戰,大沽炮台失守。在同一時間裏,以保護使館為名,進駐東交民巷的侵略軍,包括一些國家的外交官,在北京四處挑釁,開槍射殺拳民和清軍。

慈禧太後慌忙召開禦前緊急會議,會後,她根據各國公使的要求,派榮祿的武衛軍和董福祥的甘軍嚴密保護使館,幻想以此換取洋人停止進兵京城。接著,慈禧太後接到謊報,說列強要讓她歸政給光緒皇帝。這件事激起了她對列強的憤恨,當天召開了第二次禦前會議,欲強行宣戰。由於光緒皇帝和主和派官員堅決反對,慈禧太後同意暫不開戰,停下來等等。

6月19日,慈禧太後召開第三次禦前會議,決定派王文韶、立山、許景澄前往使館遊說各公使出麵勸說聯軍勿犯北京。然而遊說無果而終,慈禧太後緊急召開第四次禦前會議,不顧光緒皇帝等人的反對,強行決定對列強宣戰。

根據慈禧的懿旨,北京的義和團和部分清軍圍攻西什庫教堂和東交民巷使館區。慈禧把各國使館和教堂作為首要進攻目標的舉動,給列強提供了擴大戰爭的借口,也使大清朝廷進一步陷入了被動的處境中。

慈禧太後的智慧顯得不夠用了!慈禧太後的招法太古老,趕不上時代潮流,她駕馭不了大清這艘搖搖晃晃、千瘡百孔的破船。不懂國際交往規矩的慈禧,很快又降懿旨,她一邊要求拳民和清軍對使館實行明攻暗保,一邊私下派人屈膝求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