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男朋友,女朋友(6)(1 / 3)

這麼名貴的鑽石,竟然隨意顯擺而讓外人起貪念,愚蠢的一家人。紳士替鑽石可惜,他一定要得到它!他有點兒後悔殺了玫瑰家族的所有人,同時慶幸玫瑰還活著。這個女人一定知道她母親的首飾盒藏在什麼地方。

家人已死,未婚夫拋棄她,玫瑰什麼都沒有,於是誰都威脅不了她。春去秋來,監獄一如既往地冷,玫瑰的沉默一點點磨去紳士的耐心,盡管每天他都準時而來。

春天如期而至,樹枝抽芽,百花芬芳。監獄的牆壁似乎沒那麼冷了。紳士來得比以往早,他一進來就覺出異樣,玫瑰有了變化。

她在梳理自己的頭發,甚至向看守要了幹淨的毛巾,擦拭身上、臉上的汙垢。她的臉籠了層光暈,像所有戀愛中的女人一樣,變得羞澀、迷人。隻有愛情才能讓人起死回生。

閱盡世事的中年紳士知道是怎麼回事。他開始問看守:“什麼人來看過她?”

看守答:“先生,每天隻有您來看她。”

紳士說:“一定有人來過。”

看守彎腰:“先生,有什麼情況我一定會向您報告的,沒人能進得了那個房間。”

玫瑰的房間有扇小窗,她能看到一角天地。狡猾的紳士又問:“那麼,誰來過這裏?玫瑰能看到的那個地方。”

看守回想,“有個年輕人來過,在附近的森林裏打獵,說是獵物中槍掉進這所監獄。”

“真有此事?”

“是的,那隻受傷的鳥的確掉在這裏。我讓他進來是因為……他是部長大人的兒子。”

紳士心裏有了打算。

玫瑰再次見到年輕人時已是1個月之後。他是位有著良好修養的小夥子,盡管隔著鐵窗,他還是朝監獄裏的她微微點頭,然後拾起掉在地上的獵物。年輕人高大俊美,符合女孩子對完美情人的所有想象。

紳士照例來看玫瑰,問著相同的問題。玫瑰言不由衷,她眼神迷茫,嘴角留著笑意,仇恨漸漸消失,整個世界是玫瑰色的,所有的一切都不再重要。隻要她能跟年輕人見一麵,跟他說幾句話,或者,隻是遠遠地看著他,玫瑰就覺得很幸福。

終於,這一天,對話起了變化。

紳士問:“你母親的鑽石在哪裏?”

玫瑰答:“我不清楚,也許還留在臥室裏。”

“你一定清楚,說出來我就放了你。”

“真的?”

紳士承諾:“真的。”

玫瑰怎麼會相信他,但她選擇鋌而走險,她太想見年輕人。她甚至向紳士討了一條裙子。玫瑰說:“我可以親手把鑽石交給你,不過我之前要見一個人。”

紳士答應她的請求。玫瑰不知道,這段日子,紳士和年輕人走得很近,他們一起狩獵,一起聚餐。紳士安排女兒與年輕人會麵,兩顆年輕的心一見鍾情。

玫瑰回到家,城堡已經空了,窗簾和桌布蒙著厚厚的灰,燭台掛著燭淚,沒有任何生氣,有的隻是風灌進來的嗚嗚聲。她從秘密的地方找到母親遺留下的首飾盒,盒裏一顆鑽石閃閃發亮。她要會情人,必須有首飾,而鑽石是女人最美的裝飾。

紳士舉辦的舞會上,玫瑰見到了年輕人和他的未婚妻。玫瑰想,還不如在鐵窗裏見他,那時候的他完全屬於玫瑰。玫瑰有幸與年輕人共舞一曲,她貼著他的身體,緊挨著他的呼吸,感受他溫柔的眼神和客氣的言語。如果能夠一直跳下去,該多好,可惜步步踩在刀尖上。

紳士的眼睛始終停留在玫瑰的鑽石上,他雙眼發亮,找尋多年的鑽石近在咫尺。

玫瑰離開舞會,紳士緊跟其後,跟蹤到城堡裏。紳士向她伸出手,說:“把鑽石給我。”

玫瑰緊攥著鑽石,她作好了準備。

枯藤攀爬進窗,繞上了母親的梳妝台,木質的床,木質的櫥櫃,一切都已準備妥當。玫瑰點上火,火苗迅速填滿房間,一道光,鑽石被她扔進火裏。紳士大吼一聲,撲過去,玫瑰趁機鎖緊了門。

整座城堡燃燒著,燒了很久。有人說,是紳士找不到鑽石,惱羞成怒而放火。也有人說,是玫瑰燒死了紳士,為她的家人報了仇。

紳士死了,那些伺機複仇的人一擁而上,紳士的家族一落千丈。

又是冬天,這個冬天有雪,雪花一片一片粘在發上,飄到花磚路上。到處是溫暖燈火,聖誕節到了。玫瑰穿上最漂亮的裙子去找年輕人,她的心情從未如此愉悅。

年輕人沒認出玫瑰。她跟他見麵不過幾次,但每次見麵對玫瑰來說都不一樣。他是那麼迷人,溫暖,見一次,思念加深一次。而對年輕人來說,玫瑰是陌生人,他對她微笑,就像他向鐵窗裏的她微笑,在舞會上對她微笑,現在也對她微笑,他不記得她是誰。

玫瑰問:“你要結婚了嗎?”

年輕人幸福地回答:“是的。”

“和她?”

“是的。”

新娘是紳士的女兒。

“為什麼?”玫瑰難忍憤怒。她不懂,紳士的家早已敗落,紳士的女兒從此不名一錢,就像……就像她。玫瑰家族衰落,未婚夫棄她而去,她以為年輕人也會像丟棄一件廉價物一樣,拋棄紳士的女兒。那女人配不上年輕人!

年輕人說:“因為我愛她。”

他到底認為玫瑰是陌生人,這樣的對話顯得可笑。門在玫瑰麵前輕輕地闔上。

雪花狂卷飛舞,飛遍巴黎的每一個角落。玫瑰向法官自首,說自己燒死了紳士,要進監獄。她如願以償,被關進先前的牢房,房間裏有扇窗,窗外曾有年輕人的身影,那是她的天堂。可她再也沒見到年輕人。

那顆鑽石,有人說早已在火災裏氣化;也有人說,玫瑰並沒有把鑽石扔進火裏,它曾在巴黎的舊貨市場出現,被人買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