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不用她開口,我也明白她的意思——她要真正的丹書鐵券。
包公三鍘刀是“殺”,丹書鐵券是“止殺”。
華夏古代《止經》的超級精髓,就是“止殺”。
據我所知,京城某位一品大員追求“以止殺之道治世”,對丹書鐵券情有獨鍾,搜尋經年,卻一無所獲。
另外,某位軍功赫赫的大員,卻是主張“萬世用重典”,追求“殺字立威、無殺不足以治世”。
所以,京城古董圈子裏的大佬,對於“三鍘刀”和“丹書鐵券”這兩件“超級鐵器”也開出了天價懸賞令。
關明珠一笑:“葉先生,剛剛你的眼珠一分鍾轉了四十多次,是在猜我心裏想什麼對吧?”
我搖搖頭,再次望著窗外。
“明人不說暗話,葉先生是扮豬吃老虎的高手。我要丹書鐵券,假的,給你兩方茶水錢,真的,給你——”
她停下來,斟酌價格。
真的丹書鐵券價值連城,我心裏已經替她給出了報價:“一千萬。”
“一千萬。”
如我所料,她給出的也是江湖公道價。
我笑了笑,繼續喝茶。
“笑什麼?價格不對?”
她雙手捧起茶壺,二次為我斟茶。
飲茶之道,無窮無盡。
皇家、官家、貴家、商家、民間、儒家、釋家、道家……各有各的規矩。
時至今日,對方采取哪種倒茶的手勢,就代表了喝茶者在對方心目中的江湖地位。
茶盤裏共有兩隻茶杯,中間隔著一隻白玉蟾茶寵。
第一回,她用的斟茶手法是“一本正經、一塵不染”。
茶壺起落,沒有在茶杯之外漏下一滴,代表的是雙方關係點到即止,止於商道、生意。
這一次,她采用了“關公巡城、韓信點兵”的手法,茶水在兩杯、一茶寵上灑過,最後在我的杯中收壺,代表的是——由我一錘定音,價格我說了算。
“一千萬是公價,古玩這一行,好東西溢價,兩倍起步,百倍不止。”
關明珠笑著,輕輕放下茶壺:“獅子大開口,葉先生有野心,甚好,甚好。”
古玩既是商品,又不是商品。
千金難買心頭好——京城一品大員想要的東西,溢價千倍,也有聰明人慷慨解囊。
“大姐說過,她喜歡有野心的聰明人。現在,葉先生是翠濃店鋪的坐館,是大姐的知音。”
我不開口,對方看似自言自語,實際內心正在快速掂量我的斤兩。
古玩行裏的高手,必須做到“人前兩張皮”,內心戰鼓狂飆,表麵風輕雲淡。
“葉先生,如果你能找到丹書鐵券,我可以出這個數——”
關明珠伸出右手,五指張開。
“五千萬。”
比江湖上的公價溢價五倍,也算厚道。
我點點頭,表示認同她的出價。
“我有點好奇,江湖上都知道,丹書鐵券就在汴梁城,這麼多年,假貨贗品層出不窮,但真東西在哪裏,誰都沒個頭緒。你是外地人,一出手就是王羲之紫金硯——”
我更正她:“殘硯,運氣好撿漏來的。”
“哈哈哈,撿漏?在汴梁城三條馬路,想撿漏的人比護城河的鯽魚都多,但真正能撿漏的,憑的都是真本事!”
話說到這裏就夠了,明人不說暗話,已經接近於打開天窗說亮話。
按照關明珠的態度,我能找到丹書鐵券,她就出五千萬。
當然,如果她同時擁有包公三鍘刀和丹書鐵券,等於是控製了“殺”與“止殺”的絕對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