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你怎麼這麼笨
(1)
爸爸:“口訣背得很好嘛,那我再考考你,三乘以五等於多少?”
何強:“三五一十五。”
爸爸:“那五乘以三呢?”
何強:“五乘以三……”
然後,何強就一直在那裏算(甚至還用上了手指),五乘以三是多少呢?他想。
許久,給個答案:“爸爸我不會。”
“你這孩子怎麼這麼笨呀,三乘以五和五乘以三不是一樣的嗎?”爸爸隻是隨口這樣一說。
(2)
院子裏,小朋友們都在跳繩。就是那種兩個人甩繩,其他人一個接一個地循環跳過去的集體活動。
一連五六次了,何強都在繩前停了下了,於是整個連貫的跳躍活動也因此停了下來。
“何強,你幹嗎呢?怎麼每次都不跳過去?”媽媽奇怪地問。
“我不知道怎麼跳進去,我……”
沒等他講完,媽媽就衝口而出:“你怎麼這麼笨呀!”
你怎麼這麼笨?
一句很隨意的話,對孩子來說意味著什麼呢?
其實我們知道,何強應該是一個聰明的孩子,不然也不會在那麼短的時間背好九九乘法表,隻是他還不懂得轉彎(說不定老師還根本沒有教到這裏呢,這又怎麼能怪他),然而何爸爸卻否定了他的努力與能力。
也許作為男孩子的他玩跳繩真的很難,或者以前根本沒玩過真不知道怎麼玩,而媽媽卻用這句“你很笨”否定有關他的一切。
在爸爸、媽媽看來,這是些極其簡單的,孩子不可能不會的東西,所以他們對孩子用了“笨”這個詞。我相信很多家長也有過類似的經曆,講述了好幾遍的習題孩子就是不會,或者稍微變動一下就又不會了。每當這時我們就會把“你真笨”掛在嘴邊。
一句“你真笨”會對孩子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最直接的影響是它會給孩子帶來消極的思想和行為。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有著自己的思維方式,他很在意別人對自己付出努力的肯定。在原本覺得自己很棒的事情上被否定了,這會大大打擊著他的參與熱情。
如果碰巧這個孩子原本就是一個比較自卑的、覺得自己不如別人的孩子,當再次聽到“你很笨”的時候,自尊心就會嚴重受傷。有可能覺得自己真的“很笨”從而放棄努力或者變得更加自卑。
當一個孩子沒有辦法完成一個任務的時候,他的壓力是很大的。而且造成這個結果的原因是多方麵的,也許是他還沒有接觸到那些解決辦法的知識、方法,也許那隻是缺少一點點自信心而已,也許也隻是一個小小的失誤。不管是什麼原因,都不足以構成我們用“笨”來評價一個孩子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