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為什麼別人行你就不行(2 / 2)

有些家長很關心子女的學業,特別是考試分數。看見別的孩子成績一直優秀,就總是愛說自己孩子“為什麼別人行,你就不行!”我們先不討論孩子麵對這些的時候壓力有多大,來看看以下兩個例子:

(1)愛因斯坦四歲會說話、七歲才認字,老師說他“反應遲鈍,滿腦子不切實際的幻想”。但是他卻貢獻了偉大的“相對論”。

(2)數學大師吳文俊從事數學研究長達半個世紀,是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的數學家之一。但是你能想得到如今的數學大師也曾有過數學考零分的記錄嗎?

類似的例子還很多。激勵、幫助孩子不是說一句“為什麼別人行,你就不行”而能解決的,更多的,是要引導孩子采取有效的措施去取得成績。

(1)

“媽媽,媽媽我要遲到了,快點幫我紮辮子。”

“茵茵,自己學著紮一下吧,你看媽媽正在給你做飯呢。”

“不,我要媽媽嘛,我不會。”

“茵茵今天想做什麼樣的辮子呢?你先把頭發理順了,媽媽馬上來教你好嗎?”

“媽媽幫茵茵紮,茵茵再幫洋娃娃紮,把娃娃也弄漂漂亮亮的。”

然後,媽媽很耐心地教茵茵。

“好耶!太高興了,我要把娃娃的頭做成……

不久,茵茵就會自己給自己紮辮子了。

(2)

公園的小路上,軍軍突然看見了好朋友小宇,他高興地拉著爸爸就跑過去,

“小宇,你在練習吹笛子呀,啊,我老遠就聽見了,真好聽。”

“爸爸,爸爸他就是我給你說的‘才子’,我的好哥們兒。他可厲害了,會……”

“叔叔好!”小宇很有禮貌的問候。

“真懂事……”

“軍軍你要好好把握這個機會啊,有這麼好的朋友是多麼高興的一件事,有什麼不懂的都可以向他請教呢!”

“學什麼都可以嗎?”

“隻要是小孩可以學習的,我當然支持。”

“我想學畫畫,小宇也會的……”

“好呀,隻要你不三分鍾熱情,我就答應……”

孩子的心是非常的脆弱的,別看他們小,但是一樣有自尊、愛麵子。如果老是拿自己的孩子給別人比,不但會給孩子形成一種攀比的習慣,更嚴重的是還會影響小朋友之間的友誼。最重要的是,說出這樣的話沒有任何意義,孩子不會因為這樣一句話而把根本問題給解決掉!

愛孩子,就要保護孩子不受傷害!愛孩子就要培養孩子健康成長!所以我們必須摒棄那些阻礙孩子健康發展的說法和做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