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為什麼別人行你就不行(1 / 2)

03為什麼別人行,你就不行

(1)

“媽媽,媽媽我要遲到了,快點幫我紮辮子。”

“茵茵,自己學著紮一下吧,你看媽媽正在給你做飯呢。”

“不,我要媽媽嘛,我不會。”

“你這孩子,別鬧了行不行,自己學一下嘛。”

“我不!”

“你真不懂事呀。”

雖然很忙,茵茵媽媽還是去幫茵茵了,但是一直都不高興地說:“你看看你同學苗苗,人家和你一樣大呢,為什麼人家會,你就不行呢?”

(2)

公園的小路上,軍軍突然看見了好朋友小宇,他高興地拉著爸爸就跑過去。

“小宇,你在練習吹笛子呀,啊,我老遠就聽見了,真好聽。”

“爸爸,爸爸他就是我給你說的‘才子’,我的好哥們兒。他可厲害了,會……”

“叔叔好!”小宇很有禮貌地問候。

“真懂事……”

隨意寒暄了兩句後,軍軍爸爸就拉著軍軍走了。軍軍可沒有注意到爸爸變色的臉,他還不停地講小宇的好話呢。

“我就奇怪了,你們既然是好朋友,怎麼差距就這樣大呢?為什麼別人什麼都會,你就不行呢?”

軍軍心裏咯噔一下!

茵茵媽媽這次可真的是犯了一個錯誤,一句“為什麼人家會,你就不行呢?”會讓茵茵覺得,媽媽原來喜歡苗苗,媽媽不喜歡我了,這都是苗苗害的,剛好兩個小朋友因為一點誤會正生著氣呢,有著這樣一種情緒,茵茵更討厭苗苗了。原本可以合好的朋友,就因為這樣一句無意的話,被破壞了。

一般父母可能習慣了拿自己的孩子給別的孩子比,總是覺得自己孩子應該比別人家孩子聰明。一樣的條件,總是無法容忍別人孩子會,而自己孩子不會。

我相信故事中茵茵的媽媽說這句話的時候,並沒有這樣的想法,她隻是覺得茵茵也應該學著做一些事情了,但是,她卻沒有正確的表達出自己的意思,反而讓小姑娘誤會了。

而我們軍軍的爸爸做得就更不對了,怎麼可以讓小孩子有“攀比”心理呢?雖然競爭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我們要考慮到小孩子的承受和理解能力,雖然爸爸隻是希望自己也有個優秀的兒子,但是小孩子明辨是非的能力還很弱,他怎麼知道什麼是正確的競爭,什麼是盲目攀比呢?

我們可以想像在軍軍以後的生活中。要麼他什麼都要和小宇比,漸漸地一些壞的習慣也可能比上了——因為爸爸希望自己比別人強;要麼因為經不起失敗的打擊漸漸地封閉起來,造成心理扭曲。

這些聽來是多麼可怕的事,但是,如果我們處理不好,情況就會如此。所以我們不能動不動就拿孩子給別人比,更不要說“為什麼別人行,你就不行”之類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