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光音樂學得好,有什麼用
“爸爸,爸爸我進入複賽了。”劉冬一路小跑地嚷著。
“嗬嗬,什麼複賽呀!看把你高興得……”爸爸一開門,劉冬就撞在他懷裏了。
“學校要選派兩個人去參加省級比賽,報名的同學好多,可是隻有兩個人有資格,今天我們有五個勝出了……”孩子興奮地給爸爸講著經曆,突然爸爸問:“如果勝出了,那得去幾天嗎?”
“嗯,可能要去一個星期吧!我肯定能勝出的。”
“這麼長時間那你的學習怎麼辦?還是不要去了吧,文化課更重要一點,你看馬上就要考試了。”
“不會耽誤學習的,我保證,而且老師說我鋼琴彈得很好,很有可能拿獎呢。”
“光音樂學得好,有什麼用?”
“可是我很喜歡音樂呀……我以為你會很高興我去。”
“要是你文化課成績也有音樂這樣好,我就放心了。”
歌德說過:我們不能按照自己的觀念塑造孩子,我們必須愛他們,任他們的天性自然發展。
劉冬喜歡音樂,並且他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我們最應該給予的是鼓勵與支持,而不是主觀的否定——“音樂學得好,沒有用”。
什麼是沒有用的呢?俗話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隻要我們肯去鑽研,哪一行都會做出成績。不能說文化課好,別的就沒有用了。
孩子能全麵發展是每一個家長都希望看見的好結果。當孩子在某一方麵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我們卻視而不見,那孩子會大受打擊的。每一個孩子都是希望得到一些表揚的,當他們的確做了一些事情,並且取得了成績,適當的表揚可以建立孩子的信心,也是對他做出成績的一種肯定。
劉爸爸可能是覺得,現在的考試,基本上是文化課的成績說了算,就算音樂再好,也是不能替代的。雖然現在的教育現實狀況還不如人意,但是,我們家長的教育目的更多的是讓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我們要的並不隻是一紙成績單!
同事告訴我,他班上有一個叫謝紅的女生以前成績總是一般般,但是她的化學非常棒,一連兩次考試,成績都是前幾名。這本讓他很吃驚,但是他很快地接受了這個現實,並且不失時機地對她的成績表揚了一番。
沒過兩周,同事驚喜地發現,化學成績一如既往的謝紅,數學成績也提升了。慢慢的,語文、英語都有所進步。這一進步讓她更加自信了,現在她總成績已經躋身於全班前幾名了。似乎化學學習取得的成功影響著她,她覺得這門行,那別的一定也行,當然她攻克了一門課,那就有更多的時間去複習別的課目,而且她也從化學課中總結出了學習的方法。
學習其實是相通的,隻要有一個方麵成功了,那他就找到了學習的有益方法。我猜想如果同事沒有及時地肯定謝紅的成績,那麼謝紅也不一定會取得今天的成績了。
當一個人有了信心以後,做起事情來總是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的。所以當我們發現了一些可以幫助孩子更好地樹立自信的事情,那麼就好好地利用一下吧!
換個角色,如果我們做了很多事,並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績,領導卻沒有任何鼓勵肯定的話語,反倒說,這又得不到什麼經濟效益,我們也會大受打擊、失去做事的積極性的。當然,最重要的一點,沒有什麼事是絕對好的,隻要是值得去學習的那麼就是有用的。
“
“爸爸,爸爸我進入複賽了。”劉冬一路小跑地嚷著。
“嗬嗬,什麼複賽呀!看把你高興得……”爸爸一開門,劉冬就撞在他懷裏了。
“學校要選派兩個人去參加省級比賽,報名的同學好多,可是隻有兩個人有資格,今天我們有五個勝出了……”孩子興奮地給爸爸講著經曆,突然爸爸問:“哇噢,那你的音樂成績一定很棒了?”
“嗯,當然了,老師都說我的琴聲長了翅膀,能把他們帶去音樂的世界。”
“是嗎?真是很高的評價,那你怎麼做到的呢?”
“……”孩子講了好多他練琴的經過,還有總結出來的經驗。
“真是一個不錯的主意,你說,如果你把這套方法用到數學上去會怎麼樣?”
“我想我可以試試。”
“嗬嗬,那明天一定要努力了,把自己最優秀的水平拿出來吧!爸爸可以去旁聽嗎?”
“真的嗎,您要去看我比賽,太好了,爸爸我愛你!”
孩子學習偏科是一個很普遍的現象,因為自身興趣愛好或天賦等原因總是有一門學科比別的突出,當我們看到孩子在某一方麵有超人的成績時,我們應該非常的高興。有特長是一件好事,總比所有的科目都平平強得多。當我們發現孩子有這樣的潛能,我們更多的是應該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待,並且應該幫助孩子糾正偏科這種現象,切不可以給孩子潑冷水打消孩子的積極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