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外婆是農民、我的外公是工人。我的母親是在工農結合的家庭環境中長大的,既有農村勞動婦女的良好品質,又有工人忠於職守兢兢業業的工作作風。因此,為人善良,工作認真。
我的父母都是在文化單位工作。我的母親善良穩重,我的父親多才活潑,在我的身上,既有母親的善良穩重,又有父親的多才活潑。基本能做到動靜結合。
我學的是文科,我的妻子學的是理科,我的孩子在學習中,文理不偏科。
在這裏,我要特別說明的是:上麵的闡述我不是宣揚“龍生龍、鳳生鳳”的宿命論。而是通過我家這三代人的簡要概述,說明家庭教育與父母的品格對孩子成長及教育的影響。這也正是我寫這本書的出發點和根本目的。
那是不是每個家庭的出身就決定了孩子的終生命運呢?顯然不是。無數寒門貴子、自強不息的例子可以證明這一點。但,那是要付出更大的辛苦、做出更大的努力才能達到的。
以此為鑒,我們的家長為什麼不用自己的努力和品格,為孩子提供更好的家庭成長環境、為孩子創造更好的發展空間呢!
如果我們的讀者和家長們都能認識到這個道理,並且積極行動,把自己打造成一個無愧孩子、無愧社會、無愧國家的好家長,那我寫這本書的目的就達到了。
在此,我非常感謝北京博士德文化公司、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把這樣一個重要的選題交給了我,我希望能以此喚起更多的家長都來關心、參與、塑造“父母的品格”這個關乎到我們國家民族前途命運的話題中來。
衷心感謝!
2009年5月16日北京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