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關於土地改革的大辯論在熱烈的氣氛中結束,第二天一大早,全國各地的報紙上全都是這個內容,頓時在全國範圍內掀起了一股洶湧澎湃的土地改革的大討論。
當然,有了楊威和胡適之等人先前詳盡的表述,老百姓們也不大可能辯出更多的東西來,不是支持這一方就是支持另一方。
本來徐世昌等人挑起這次大辯論的目的是要在學術在法理上駁倒楊威,從而激起權貴階層的反抗。但是他們沒有料到楊威來了一個順水推舟,報紙上發表的那些文字讓所有人都陷入了深深的思索,甚至包括徐世昌這些舊有勢力,究竟什麼才是真正的救國之道?
這場大辯論客觀上幫助了土地改革的思想進入了民間,不管有多少人反對,至少在廣大平民百姓間是形成了這樣一個共識,那就是土地改革能迅速有效的富國強民。
楊威就管不了那麼多了,第二天一大早,他收拾利落,在總統府中靜候貴客的到來。
這貴客是誰?有兩撥,一撥是雲南的蔡鍔和唐繼堯,一撥是日本歸來的孫中山和黃興等人。
楊威早就作過安排,剛剛占領北京城,就馬上吩咐熊希齡和徐世昌把這兩撥人馬請到北京來,這是一係列謀劃的第一步。
蔡鍔和唐繼堯心裏跟明鏡似的,早在南京楊威聯合馮國璋的時候,就秘密的會見了唐繼堯,安排他們作為後手對付馮國璋,並允諾了兩人陸軍總長和陸軍參謀長之職。
蔡鍔兩人收到楊威的電文,一日沒有停歇即刻來京,這兩人也算是心係天下之人,知道此刻正是最要緊的時候,穩定下來了很有可能就創造一個統一富強的國家,如果沒有穩定下來,那肯定就又是軍閥混戰的局麵。
“報告!雲南省督軍兼政務長蔡鍔、貴州省督軍兼政務長唐繼堯求見!”
“快快請進!”
楊威站起身來,向門口走了幾步迎接,在他的身後,是熊希齡、徐世昌和梁啟超、黎元洪等四員幹將,在遠處的角落裏還靜靜的站立著崔長友、張伯駒、霍殿閣、秦椒紅等四人。
隨著誇誇的皮靴響聲,兩員大將從院中大踏步的走了進來。
當先一個三十多歲,中等身材,麵貌英俊,留著兩撇小胡子,從將軍帽下露出來的目光堅定肅穆。他腰板拔得筆直,但是明顯身子要比後麵那個單薄許多,臉色也黃焦焦的不大好看。
後麵那人卻威勢很足,年紀也是三十多歲,一張大驢臉,臉蛋子往下垂著,嘴角衝下耷拉著,單眼皮、小眼睛,看上去讓人覺得害怕。
這兩人進門同時立正,啪的一個敬禮:“蔡鍔(唐繼堯)奉楊總統調令,特來京以供驅策!”
楊威笑嗬嗬的幾步上前,主動伸出大手握住蔡鍔的手:“久聞鬆坡兄大名,今日一見,名不虛傳啊!嗬嗬嗬——”
“哪裏哪裏!在楊總統的麵前,哪容得鬆坡的虛名?楊總統果然如我所料,當世偉人也!”
兩人客氣一番,攜手而進,然後一幫朝中大員又相互致意,足足半個鍾頭之後,眾人才相繼就坐。
楊威清了清嗓子:“鬆坡兄、蓂賡兄,我此次召兩位來京,主要有幾件重任需要委托給兩位,還忘不要推托。”
兩人刷的同時站了起來:“我們堅決擁護大總統的領導,如有差遣,就請直接吩咐!”
楊威嗬嗬笑笑:“嗬嗬——兩位請坐——其實這個算不上差遣,我不是一個獨斷專行的領導,而是喜歡集思廣益,如果你們有什麼意見和觀點一定要表達出來,這樣也便於工作的進一步開展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