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辛亥革命後四十年甘肅政變、兵變、民變史料(節選)(6)(2 / 3)

城中官商籌備兩千元,派人送去,正爭執間,適秦州派來駐防武都之騎兵,由統領蘭福堂率領,兼程趕到,該隊即開走。

五鎮通電反對張廣建秋月,五鎮通電倒張,因張廣建督甘數年,政令苛繁,民怨益深,任用私人,搜括聚斂。其走狗蒯壽樞、孔憲廷等助惡尤甚。倒張之舉,民軍異口同聲,醞釀許久,由西寧鎮馬麒、涼州鎮馬廷驤、隴東幫統張兆鉀、河州鎮裴建凖、甘州鎮馬麟等聯銜通電中央及各省反對。馬麒主張尤力,而寧夏護軍使馬福祥實陰為領導,先未列名,另電中央表示同情各鎮。中央以繼任頗難其人,遲疑不決者經年。

葉荃軍再擾隴東南元一九二0年(民國九年)四月間,葉荃再次竄擾甘肅。由陝西、三原、涇陽一帶,與盧占魁合股西進。時盧占魁已失後套根據地,竄至陝北,葉與盧勾結,進至陝甘接界之長武王洛堡,與隴東防軍幫統張兆鉀接仗,連戰數日,隴東軍營長魏生玉陣亡。但為隴東軍阻擊,未得入境。經過停口,又為隴東軍第二路分統李義堵擊,潰竄至靈台邵寨原,為隴東軍騎兵支隊張榮截擊。竄至雀木原,與隴東軍白玉堂營接仗,白營因眾寡不敵失敗。次日又為隴東軍步兵營謝有勝、騎兵支隊長張榮等追擊。竄至鳳翔楊玉關,又為隴東軍第二路分統李義部營長吳連升、黃得貴、汪恒泰及炮二隊隊長姚廷相等截擊,潰擾隴南,入兩當。因在鳳縣解決了北洋陸軍管金聚旅,聲勢複大,至兩當時眾約二萬餘人。才住一夜,即烤死馬淑等十餘人,傷者更多,大多是盧占魁之股所為。隨即被隴東軍支隊長宋有才,率部由清水一帶堵擊。葉軍將近天水,為秦州鎮守使孔繁錦部擊潰,仍回鳳翔,隨即入川反滇。

武都禁煙激變四、五月間,武都佛堂裏民任貴成包庇種煙,縣府禁煙委員崔秀峰前往查禁,任集合民團,準備反抗,委員聞之,回縣報告。縣長張西堂(徽縣人)紈絝子弟,毫無辦法,旋派警備隊及壯快兩班,捕役數十名,武力彈壓。領班卯萬奎進言,謂:任貴鹹此次強迫集合民團,農人大半不願意,政府此刻可派本地公正人士,前往多方開導,叫他們各自歸家,不要附和任貴成,政府概不追究既往。如此民團散,任自易捕,而煙不禁自禁。未被采納,所派役隊直到該鄉,緣山各要地民團自製土炮,一時齊發,聲震山穀,該役隊未敢停留,星夜仍回縣城。縣長張慌失措,遂以武都民變,急電隴南鎮守使孔繁錦,調駐天水之某團,兼程來武。團長黃某,外號歪鼻子,到武後從各方麵觀察,未見嚴重,遂派人去對任貴成說,我奉命來武,剿辦亂民,爾等此時如能悔過認罰,我絕不輕殺一人,也不窮究既往。據說任貴成也願納罰款,但款額大,納不起。後黃準減免若幹,數次往返,終未說好。

五月初旬,黃部開進該鄉,次晨開槍進剿,至午民團被擊斃的約二十名,任貴成在內擒獲六名,內有一名叫牛二帥,是任得力黨羽。還有任之子名登采,收押監獄,不多日登采越獄逃,餘五名槍決。接著辦理清鄉,該鄉農民以民團分子罪名,傾家蕩產,無法生活,攜眷到隴西、渭源甚多。任登采逃至禮縣山中,集合十餘人,常在武、康界搶劫為生。後為國民軍某部過境時所擊斃。這時孔繁錦任隴南鎮守使,恃皖係勢力,飛揚跋扈,任性妄為。在各縣強迫人民種煙,預收煙款。六月間親到武都,時保甲製尚未實行。武都劃分二十四裏,孔召集各裏鄉保,攤派煙款。石門裏鄉保淩某,痛陳地方瘠苦,無力負擔,孔即大怒,以反抗命令,將淩某當場槍斃。

同時白馬關(向歸安寧裏,現改康縣)鄉保喬某,以辦款不力,亦為孔所殺。惟淩某臨刑時神色自若,罵不絕口,至今鄉人猶嘖嘖稱道。從此人民俯首貼耳,變賣牲畜、農具、衣物湊交煙款。孔收款過半數後,即回天水,留副官範某等在武催收。範令交款戶各自具結,限期清交,稍一遲延,即非刑拷逼。每村慘號之聲,日夜不絕,終於如數交清(五十三萬兩有奇)。自此以後,無論種煙與否,每年苛派煙款如故。種煙的名罰款,不種煙名懶款,直至孔繁錦離天水,才告結束。而武都農民,大多數因煙款破產了。

定西、會寧、通渭各縣民變七、八月間,有定西肖武舉(名帶)、楊大師(名不詳),會寧王宗賢、張國憲,通渭潘懿、張鵬等,在三縣毗連地方,發動群眾,聚集約八九千人,以通渭之大小牛溝為根據地,首先占據通渭馬營鎮,獲得庫存土槍土炮刀矛等武器,聲勢驟大。即散駐通渭之馬營、華家嶺、牛家山,會寧之老鴉溝、油房溝、周家寨子、米家峽,定西之羊營裏等地,繼續擴充勢力,準備進展。即於十月間進攻通渭縣城,未克,乃開往定西之長尾巴梁一帶駐紮,向定西縣進攻,在定西南川被駐軍擊敗,並將肖武舉俘獲槍決,餘眾退卻後,適當曆十一月初七日隴東大地震,於是全數潰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