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三個徒弟和三個師父(2)(1 / 1)

12月28日,我剛剛交上《春節戲曲晚會》的節目,就滿懷希望地隻身去了紹興。六齡童老先生在車站外等我,他推著自行車,身邊還有一個年輕人,也推著自行車。一見麵,他就向我介紹:“這是我兒子。”

當地沒有出租車,他們要我坐在他們的自行車後麵,我不會騎車,也不願坐自行車的“二等”座,就和他們父子一路步行到他們家去。但是他們父子倆健步如飛,我幾乎一路小跑才能跟上。有時他們發現我落在後麵,就停下來等等我,但不一會兒又走到前麵去了。我暗想:真是演猴的!健步如飛!

雖然是冬天,到了他們家我已經渾身是汗了。

六齡童熱情地招待了我,我征求他對電視劇《西遊記》的意見,並提出我的看法。和李萬春不同,他完全同意我對人物造型和表演的想法。我告訴他,孫悟空從石猴出世到成佛這個成長過程,應該有大的變化,應該如何表現。老先生激動地站起身來,手舞足蹈地表演了剛出世的小猴子如何軟綿綿的、走路東倒西歪的樣子;大鬧天宮時那種威風凜凜、無所畏懼的樣子,在師傅麵前嬉皮笑臉、陪著小心的樣子,以及猴子的喜怒哀樂等各種表情及動作,真是生動極了。

我遺憾地說:“可惜呀!要是您年輕三十歲,孫悟空就是您的了!”

他馬上指著一直坐在一旁的那個年輕人說:“他是我的兒子!”

我並沒有在意這句話的意思,隻是接著自己的思路往下說:“你的徒弟有演得這麼好的嗎?我們什麼時候去紹劇團看您的那些學員?”

他似乎有點失望,連聲說:“不忙,不忙!”

我注意到客廳的牆上有一張周總理抱著一個小猴子的照片,那是他們去北京時演出時照的。那個小猴子很可愛,按年歲,應該是合適的。

我問他:“這個演小猴的孩子現在多大啦?”

他回答我:“他是我的兒子,他叫小六齡童。”

我驚喜地問:“他在哪兒?”

他黯然神傷:“他去世了!是白血病。”

我一時無語,隻說了一句:“真可惜!”

這時他又指著那個我一直沒有太注意的年輕人:“他也演猴,為了紀念他的哥哥,在他哥哥去世以後才學戲的。他學了七年了,從十六歲開始到現在。”

我明白了。看來,老爺子是要把自己的兒子推薦給我,可是,我還沒有看到老爺子答應過我的那些紹劇團的小猴子,總得讓我有個挑選的餘地呀。現在天已經晚了,也許他安排在明天吧?

六齡童把我送到招待所裏去住,還給了我一些報紙和資料。晚上,我翻看了那些資料,裏麵除了介紹六齡童的文章外,還有一些關於紹劇青年猴戲演員的報道。裏麵提到一個年輕演員,他文功武戲都好,他的《大鬧天宮》把猴子演得活靈活現,還用了“令人拍案叫絕”這樣的形容詞!我看中了這個演員,決心第二天去找他。

但第二天,老爺子又把我接到他家,仍然沒有去紹劇團的意思。

我提了幾次,說今天已經29日,再不去團裏,會不會放假了就找不到人了?他還是說:“不會,來得及,來得及!”我提出想看看報紙裏介紹的那個青年演員,他也“顧左右而言他”,把話岔開去,隻是一再介紹我麵前的這個“兒子”。

這真是“舉賢不避親”!但就算他的兒子不錯,也不能強塞給我呀!也許還有比他更合適的呢?但是麵對他的一再提及,我也不能不理睬,我開始打量眼前這個年輕人。他叫章金萊,很文靜秀氣,像個書生,現在是杭州浙江昆劇團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