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誌雲起身來到王詩晴的麵前,細心地為她整理了一下披風,出言安慰道:“詩情,你出身經商之家,從小耳濡目染,很多東西早已融入你的知識和頭腦之中。美雲以前也從未接觸過,現在不是照樣打理得很好嗎?”
看著高誌雲那鼓勵的眼神,王詩晴也放下心來,於是盈盈作揖說道:“多謝各位的信任,詩情一定盡力做好。”
不知道為什麼,隻要高誌雲站在身邊,王詩晴就會有一股莫名的安全感和踏實感。
這時,張美雲開口問道:“相公,這十六家青樓你準備如何經營呢?”
“我準備先停業一個月再說。”
看到眾人不解,高誌雲這才開口解釋道:“一來禮部整理卷宗需要五到十天時間,二來要醫治這些女子的暗病,其他的等我看過這十六家青樓的實際情況再說。”
無論什麼年代,那些富家公子、達官貴人出來尋歡作樂,衛生也是不得不考慮的因素。
要麼不做,要做就要做最好的,這就是高誌雲的經商理念。
什麼人的錢最好賺?
答案隻有兩個。
一個是富人。
另外一個是窮人。
遙想當年,多達三個億的韭菜被連根拔起,那是多麼壯觀的景象。
那時的高誌雲才知道大B股的綠色遠比綠帽子厲害多了。
張美雲走上前挽著高誌雲的胳膊,溫柔地說道:“相公無需擔心,明日接手之後我們再好好規劃,如果需要銀子的話,我先把今天皇上賞賜的五千兩黃金拿出來。”
高誌雲輕輕刮了刮張美雲高挺的鼻梁,溫柔地說道:“小傻瓜,庫房裏有的是銀子,哪還需要你的銀子呢?”
“相公,平日裏都吃穿用度用的都是國公府的銀子,更何況這些也是相公向皇上討要的賞賜,自然應該歸國公府所有。”
高誌雲知道張美雲的心意,如果不收下的話隻怕她會日夜難安,於是隻好先答應她放在庫房內。
看到高誌雲點頭答應,張美雲別提多開心了,畢竟她已經將國公府當成自己家了。
“敏敏,今天我在采薇閣看到幾個生麵孔的侍衛,是我不在的這段時間你挑選的嗎?”
侍衛的事情整個國公府隻有趙敏最清楚,包括他們的身份、來曆、月錢和安排。
一旁的張美雲連忙開口說道:“相公,佩瑤的父親和我父親去蘇州帶走了四十名侍衛,采薇閣的侍衛人手不太夠,剛好金吾衛中郎將於毅有幾個老家的兄弟過來投靠,我看人都挺老實本分的,於是和姐姐說了一聲就留下了。不會是有什麼問題吧?”
張美雲的臉上閃過一絲慌張,高誌雲連忙拍拍她的手,開口說道:“我隻是隨口問一下,你辦事我自然是放心的。”
趙敏仿佛聽出了高誌雲的弦外之音,開口安慰:“美雲,幾個侍衛而已,出不了大事的。”
張美雲長籲一口氣,這才放下心來。
高誌雲和趙敏對視一眼,會心地笑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