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209型常規潛艇

209型潛艇是德國專為出口而設計建造的一種中型常規潛艇(德國至今沒有配備這種潛艇),其出口數量已達50多艘。世界各地總共有十幾個國家購買和使用這種潛艇。其中,土耳其、印度、巴西、韓國獲準生產該級原型艇。

該級潛艇雖然是20世紀70年代設計建造的,但經過不斷的改進,迄今仍屬世界上最先進的常規潛艇之一。該級潛艇有1100、1200、1300、1400和1500等變型艇,這些變型艇中排水量最大的達1850噸(1500型),最小的僅1000噸(1100型)。該級潛艇采用單殼體結構,艇體采用優質HY-80鋼製成,安全潛深可達300米。

209型潛艇的主要武器是8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具有在大深度下發射包括線導魚雷在內的各型魚雷的能力,通常攜有魚雷14枚,其中6枚備用。最先進的魚雷是DM-2AI反潛魚雷和DM-1反潛魚雷,後全部更換為更先進的SST-4和SUT型反艦/反潛兩用魚雷。除魚雷外,部分209型潛艇還裝備有“魚叉”潛射反艦導彈。

日本“春潮”級常規潛艇

“春潮”級常規潛艇首艇由日本三菱公司神戶船廠建造,於1986年開工建造,1990年底服役。該級潛艇長80米,寬10米,吃水7.8米;水上和水下排水量分別為2450噸和2750噸;水下最大航速的續航時間接近1小時,下潛深度300米以上。

該級潛艇的動力裝置由2台柴油機、2台發電機、1台主推動機和480個新型高容量水冷式蓄電池,單軸推進,帶動1個七葉螺旋槳組成。該級潛艇采用七葉大側斜螺旋槳,有效降低了產生噪聲的紊流和空泡,艇體表麵進行了防震吸聲的阻尼處理,對艇內機電設備進行了有效的防震隔震處理,從而使其隱身性能大為增強。該級潛艇安裝了性能優異的拖曳線列陣聲呐,從而成為各國常規潛艇中最早安裝此類聲呐的潛艇,其聲呐探測距離可達數百千米,大大提高了遠程搜索和攻擊能力。此外,裝設的SQS-36改進型主動聲呐,能夠提高探測速度,縮短作用時間,以在極短的時間內探測到敵方而又不易被敵方測定自己的位置。

該級潛艇裝備6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可發射89型高速主動自導魚雷,主要作戰使命是反潛和攻擊大型水麵艦艇。

瑞典“哥特蘭”級常規動力潛艇

為“哥特蘭”級常規動力潛艇提供動力的“斯特林”發動機不依賴冷氣即可運轉,且運轉平穩,與柴油機相比,工作噪聲降低40分貝,整機無故障運行時間超過5000小時。由於艇外排放的廢氣經過冷卻不僅降低了該級潛艇的紅外特征,還提高了潛艇的水下續航能力。該艇1996年服役,共建3艘。

該級潛艇裝備了2台最大輸出功率為735千瓦的V4-275R型“斯特林”發動機,每台可持續發出660千瓦的功率。“哥特蘭”級艇上的生活居住設施,如照明、烹調、加熱器等設備要消耗1102千瓦的功率,剩餘的能量則用於推進潛艇,並可使其獲得最高速度為5節的水下航速。如果以5節的航速進行水下航行的話,該級潛艇可以連續在水下航行幾個星期而不用上浮。

該級潛艇長60米,水下排水量1500噸,水下航速20節,4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被布置在首部呈“一”字形水平排列,可發射2000型高速線導魚雷,總共可攜帶18枚魚雷。

澳大利亞“科林斯”級常規潛艇

澳大利亞的“科林斯”級潛艇,人稱“八國聯軍”。其原型是瑞典皇家海軍的A17型“西約特蘭”級潛艇,主要設計是由瑞典久負盛名的考庫姆造船公司完成的,而其戰鬥係統則由以美國為主的承包商實施,共有9個國家的有關公司參與了整個設計過程。其中,該平台建造的70%和戰鬥係統研製的45%的工作是由澳大利亞本國完成的。

該艇的主要武器為MK484型重型魚雷和UGM-84B潛射“魚叉”艦艦導彈。全艇共有6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分兩組布置在左右舷。該艇前後均安裝有水下彈射係統,用於彈射誘餌、通信浮標、一次性海水測溫儀。該艇還安裝了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六頭妖”綜合聲呐係統。

該級艇長77.5米,寬7.8米,吃水7米,水上排水量為3051噸,水下排水量3353噸,水上航速10節,水下航速20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