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謝菲爾德”級驅逐艦

20世紀時,英國的8艘“郡”級導彈驅逐艦需要有新一級的驅逐艦來替換;20世紀60年代至70年代初,由原航母改裝的兩棲攻擊指揮艦需要由新一代的驅逐艦護航。有鑒於此,1966年英國海軍參謀部正式發布了設計新一代驅逐艦的要求,主要用於特混編隊的區域防空,同時要求有反潛和對海作戰能力,既可作為海軍特混編隊的成員,又可獨立作戰。“謝菲爾德”級艦應運而生。“謝菲爾德”級42型驅逐艦為高幹舷平甲板型的雙槳雙舵全燃動力裝置驅逐艦。它的線形船體是按在靜水和風浪中具有最佳的巡航速度和最高航速設計的。主船體由主橫隔壁劃分為18個水密艙段,艦內設二層連續甲板,主橫隔壁至2號甲板為水密結構。

42型艦的通信係統由ICS綜合通信係統組成。第一批艦裝備的是ICS-2A綜合通信係統;第三批艦裝備的是ICS-3綜合通信係統;根據ICS-3綜合通信係統開始裝備艦艇的時間判斷,第二批艦很可能既有裝備ICS-2,又有裝備ICS-3的,即前2艘裝ICS-2,後2艘裝ICS-3。

“謝菲爾德”級驅逐艦裝備有1座MK-8型單管114毫米主炮、1座兩聯裝“海標槍”中程艦空導彈發射裝置、2門“厄利孔”20毫米單管炮、2座MK-32型三聯裝324毫米魚雷發射管。這些武器共同承擔著反艦、反潛、防空和對陸的作戰任務。另外,艦載4架“山貓”反潛直升機用於執行遠程反潛任務。

俄羅斯“現代”級驅逐艦

“現代”級導彈驅逐艦的使命是攻擊敵航母編隊和其他大中型水麵艦艇,在兩棲作戰中實施火力支援、保衛海上交通線和破壞敵軍遠洋補給等。中國也購入了幾艘“現代”級驅逐艦。

生存能力是現代軍艦決勝遠洋的保障。“現代”級驅逐艦特別重視軍艦的防護。它的艦體由高強度鋼製成,15道橫壁將艦體分隔成16個水密艙段,它能夠保證任意相鄰三艙進水而使軍艦不致沉沒。“現代”級驅逐艦繼承了蘇聯優良的造船傳統,整體結構十分牢固。

“現代”級驅逐艦采用了低噪聲五葉螺旋槳。為了減少雷達截麵積,該級艦除了上層建築壁采用內傾方法建造外,還在艦體上塗敷了數毫米的吸波材料,減少了被敵方雷達識別的概率。

“現代”級驅逐艦人均居住麵積達到軍官5平方米、士官3平方米、士兵2平方米的標準,並配有空調。“現代”級驅逐艦的生活環境可以算得上是“星級”旅館標準。

“現代”級驅逐艦裝有2座四聯裝“白蛉”超音速反艦導彈,有效射程達到120千米,可在海麵20米的高度以美國“魚叉”反艦導彈3倍的速度超低空飛行,隻要一枚命中就可以讓一艘8000噸級的大型戰艦徹底喪失戰鬥力。

俄羅斯“克裏瓦克”級護衛艦

蘇聯“克裏瓦克”級護衛艦是蘇聯20世紀70年代推出的一種新型水麵作戰艦,為遠洋反潛型,是蘇聯海軍最大型的護衛艦,共有三種型號:Ⅰ型、Ⅱ型和Ⅲ型。

“克裏瓦克”級艦采用寬體結構,提高了整個平台的穩定性,便於使用武器,攜帶的燃料及彈藥均有明顯增加。它與傳統驅護艦的長寬比差別較大,達8.82∶1,所載彈藥量在當時是首屈一指的(導彈裝載量達44枚,續航力為4600海裏)。該級艦采用了全燃動力裝置,艦上共裝有4台燃氣輪機,2台為巡航機組,2台為加速機組。

該艦在載彈方麵堪稱世界“護衛艦之最”,僅導彈就有44枚,包括2座雙聯裝SA-N-4型對空導彈發射係統,2座四聯裝SS-N-25對海導彈發射係統,1座四聯裝SS-N-14反潛導彈發射係統,2座十二管RBU6000火箭深彈發射係統,2座533毫米魚雷發射管。

巡洋艦

俄羅斯“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

俄羅斯海軍“基洛夫”級改進型“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於1998年加入俄羅斯北方艦隊服役。該艦滿載排水量24400噸,於1986年在波羅的海船廠開工建造,因資金不足,一再拖延,曆時12年才建成服役。

該艦采用2座核反應堆和2座蒸汽鍋爐。其中,2座核反應堆的總功率為58800千瓦,所產生的電能可以保障一個中等城市的用電需要。該艦的武器配備極強,有20座甲板下“花崗石”巡航導彈垂直發射係統,96枚“堡壘”遠程艦空導彈,128枚“匕首”艦空導彈,2座“瀑布”反潛導彈發射係統,6座“短配劍”近程艦空導彈發射裝備和多管齊射的火炮係統以及3架卡27直升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