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5月,“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基洛夫”號亮相波羅的海,它是當時蘇聯海軍第一種采用核動力的巡洋艦。

“基洛夫”級與敵方航母相遇後,可以按照當時蘇聯海軍製定的飽和攻擊作戰原則,在一分鍾內將自己裝備的20枚SS-N-19型超音速反艦導彈全部射出。這種重量達到7噸、戰鬥部為750千克常規彈頭或35萬噸當量核彈頭的導彈可讓航母瞬間毀滅。

在最初的建造方案中,“基洛夫”級隻是一型排水量在9000噸左右、反艦導彈6~8枚的導彈巡洋艦,但蘇聯海軍對此表示了強烈不滿,幾經修改,“基洛夫”級變成了一型排水量243萬噸,采用核動力燃料的超級巡洋艦。

“基洛夫”級巡洋艦的滿載排水量達到了243萬噸,幾乎是美國“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的25倍,是目前為止噸位最大的巡洋艦。

“基洛夫”級巡洋艦裝備有12管RBU-6000火箭式深彈發射裝置、SS-N-14反潛導彈發射裝置、SA-N-6艦空導彈垂直發射裝置、SS-N-19反艦導彈垂直發射裝置、SA-N-4防空導彈發射裝置、6管RBU-1000深彈發射裝置和全自動炮等。意大利“西北風”級導彈巡洋艦

意大利在1974年至1980年間建造了性能優異的“狼”級巡洋艦,其排水量為2525噸,擁有與其艦身不相稱的強大武裝,並可搭載一架AB-212反潛直升機,機庫則采用伸縮式設計。意大利共購買了4艘“狼”級巡洋艦。在外銷成績上,委內瑞拉購買了6艘,秘魯和伊拉克(伊拉克所訂4艘因為財政及政治問題未能成交)則分別訂購了4艘。如許多意大利船的特性一樣,“狼”級亦擁有相當高的航速,“狼”級巡洋艦的命名艦——“狼”號在測試時曾達到3523節的高速。

“西北風”級巡洋艦為“狼”級巡洋艦的擴大改良型,艦身較“狼”級長了92米,艦寬亦多了154米,排水量則增加了675噸,航速則較“狼”級慢了25節。4具“奧圖馬”反艦導彈發射器由“狼”級巡洋艦的位於機庫兩側改置於機庫頂部,以使AB-212反潛直升機的搭載數量由一架增至兩架。直升機甲板亦較“狼”級大,為27米長、12米寬。艦尾的外形是為操作可變深度聲呐設計的,聲呐鋼纜長度延長為900米,以增進聲呐係統的性能。

第一艦“西北風”號完成於1982年,最後一艘則在1985年完工。與“狼”級巡洋艦不同的是,“西北風”級巡洋艦至今尚未收到國外訂單。“西北風”級巡洋艦一共建造了8艘。

“西北風”級艦滿載時3060噸,該艦全長1227米,全寬129米,吃水41米。該艦配備“奧圖馬”Mk2反艦導彈發射器4具、一組“信天翁”防空導彈係統、一門“奧托·梅萊拉”127毫米兩用炮、4門“布瑞達”40毫米防空炮、2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2具324毫米ILAS-3反潛魚雷發射管。該艦裝有柴油發動機或燃氣渦輪機複合動力係統(CODOG)、2具通用電氣飛雅特LM-2500燃氣渦輪機(50000軸馬力)、2具GMTB23020BVM柴油發動機(10146英製馬力),雙軸,航速33節。

護衛艦

英國23型“公爵”級護衛艦

20世紀70年代中期,英國提出了新一代護衛艦的作戰要求,主要任務是執行反潛,並且還要求具有以輕型對空導彈係統為中心的防禦能力。23型首艦“諾福克”號的建造合同於1984年10月與亞羅公司簽訂,1990年6月建成服役。

23型護衛艦的主要裝備是拖曳陣列聲呐,可以說23型艦就是為了使用拖曳陣列聲呐而設計的。“海射手”光電射擊指揮裝置用於控製114毫米炮,可實現高度自動化。為減小風的影響,這一裝置采用獨特的球狀外形。該指揮裝置由紅外線成像儀、電視攝像機和激光測距儀組成,主傳感器紅外線成像儀的工作波長為8~12微米。

該型艦將對潛、對空等武器和探測器彙總到一個戰鬥係統中,在英國尚屬首次。艦上裝備有滿足搭載北約直升機要求的綜合通信係統,除各種收發報機外還有衛星通信裝置、數據通信等。除此以外,艦隻還裝備有ESM裝置、導航裝置、氣象觀測裝置等。

該艦的戰鬥狀態有空中警戒和海上警戒2種模式,都隻需按下一個按鈕便能動作。空中警戒模式中,係統開始工作時帶動指揮裝置動作使火炮運動,進行隨意搜索,因而縮短了反應時間。

對潛攻擊武器有新式輕型魚雷和馬可尼公司的“鰈”魚雷。艦上裝備的另一個主要武器是垂直發射的“海狼”對空導彈。23型護衛艦的GWS26“海浪”導彈部署在艦橋前方的發射井中,共有32個發射單元。導彈控製的子係統是馬可尼公司生產的911型跟蹤製導雷達。這一個雙頻雷達也能對抗掠海飛行的對艦導彈,而且由於采用垂直發射,可以迅速對付從任何方向來襲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