艦上還裝備了“厄利孔”30毫米機關炮。最大射速650發/分。炮內采取了防備電源故障措施,能用電池驅動,晝夜都能使用。艦橋斜後方兩舷裝備有馬可尼公司生產的“海蚊”假目標幹擾裝置,每舷2座,每座為6個固定式發射管,用於發射金屬箔條和紅外閃光物。除此以外,艦上還裝有魚雷誘餌拖曳裝置。艦上裝備有1門MK-8型“維克斯”114毫米艦炮,作為對地射擊主炮,還可以對艦、對空進行射擊。艦上搭載的是一架韋斯特公司生產的“大山貓”反潛直升機。

法國“拉斐特”級護衛艦

“拉斐特”級護衛艦建造於20世紀90年代。該艦是世界上第一種在外形、紅外線、水聲等多個方麵都采用了隱身設計的軍用艦船。“拉斐特”級護衛艦不但開創了戰艦隱身化設計的先河,也充分展現了法國卓越的造船技能。

需要指出的是,“拉斐特”級艦上沒有林立的煙囪和眼花繚亂的雷達天線,除必須暴露的武器裝備和電子設備外,艦上所有的設備一律采取隱蔽安裝:直升機被安排在機庫中,“飛魚”反艦導彈發射裝置安置在甲板下,軍艦外表光潔得就像一座海上工藝品。

為了達到隱身的效果,“拉斐特”級艦水麵以上的各部分幾乎沒有一個直角,所有的艦體結合部分都采用了傾斜角圓滑過渡結構,以避免雷達波的反射。

“拉斐特”級護衛艦最初被設計為一種多功能護衛艦,“拉斐特”在具備一定的反潛和反艦能力的基礎上,更加突出了防空能力。目前,“拉斐特”級艦上安裝有1座八聯裝的“海響尾蛇”CN2防空導彈發射裝置和2門20毫米的防空艦炮。

指揮艦

美國“藍嶺”級指揮艦

“藍嶺”級指揮艦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級兩棲作戰專用指揮艦,可裝載登陸艇6艘、多用途直升機1架,還可運載800名兩棲陸戰隊員。

作為一級指揮艦,“藍嶺”級最有特色的就是艦上配備了種類齊全、品種繁多的各式雷達,主要有1部SLQ-25“水精”魚雷誘餌,1部SPS-48C型三坐標對空搜索雷達,1部SPS-40C對空搜索雷達,1部SPS-65(V)1型對海搜索雷達,1部MK32TAS型對海搜索雷達,1部LN-66型導航雷達,1部SPS-64(V)9型導航雷達,2部MK51型火控雷達。

“藍嶺”級艦是美國於20世紀60年代末建造的。該級艦共建造2艘,分別為“藍嶺”號和“惠特尼山”號,供兩棲指揮用。在美國海軍大西洋艦隊和太平洋艦隊服役。在海灣戰爭中,“藍嶺”號是多國部隊海軍的指揮艦。

攻擊艦

美國“黃蜂”兩棲攻擊艦

美國最新型多用途兩棲攻擊艦非“黃蜂”兩棲攻擊艦莫屬。首艦“黃蜂”號攻擊般於1989年開始服役,可搭載6~8架AV-8B“鷂”式垂直起降戰鬥機和30架CH-46“海上騎士”重型直升機,5輛M1主戰坦克,25輛裝甲運兵車,4艘LCAC氣墊登陸艇及80輛後勤車輛,可輸送1870名陸戰隊員。“黃蜂”級兩棲攻擊艦艦上武器有2座八聯裝“海麻雀”艦空導彈發射架、3座“密集陣”近防係統。該級艦還設有6個手術室、具有600張床位的醫院。

“黃蜂”級兩棲攻擊艦可搭載42架CH-46直升機或6架AV-SB戰機,難怪美國海軍已經計劃在它的基礎上改建小型廉價航母。“黃蜂”級兩棲攻擊艦戰功卓著,頗受美軍重視。

“黃蜂”級攻擊艦是在“塔拉瓦”級兩棲攻擊艦的基礎上發展而來,主要在降低上層建築高度、增加機庫和塢艙容量、增強三防能力、擴大醫護能力和增設維修設施等方麵作了不少改進。首先,總體配置合理實用。機庫約為艦長的1/3,麵積為1394平方米,可存放42架“海上騎士”直升機,飛行甲板可停放9架直升機。其次,綜合武備能力增強。在武器方麵,裝備了“海麻雀”對空導彈,配置了多型飛機,能靈活有效地執行多種任務;在電子設備方麵,裝備了各種雷達、火控、電子戰數據處理係統,並與衛星通信係統聯用。再次,根據任務搭載裝備,在登陸作戰時,可載42架“海上騎士”直升機和6架“鷂”式飛機;在執行製海任務時,搭載20架“鷂”式飛機和6架SH-60B“海鷹”直升機等。還有,醫療設施齊全優良,包括1個600張病床的醫院、6個手術室、4個牙科治療室、1個X射線室、1個血庫和幾個化驗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