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機主要裝備如下:湯姆遜cSF公司的Iguane可收放雷達,Uliss53慣性導航係統,前視紅外傳感器,用於電子支援係統的ararl3雷達,用於處理主動和被動聲響控測數據的sadang數據,北約Link11數據鏈路以及各種通信導航設備等。

該機下機身非增壓主武器艙內,可以攜帶北約組織所有類型的標準炸彈,能帶8枚深水炸彈、8枚mK46製導魚雷或2枚空對麵導彈等,典型配置為3枚魚雷和1枚“飛魚”空對艦導彈。4個翼下掛架可以掛aRmaT或“魔術”導彈等。該機機長3363米,機高1089米,翼展3742米。機艙長1850米,最大寬度360米,最大高度2米。該機的最大平飛速度為648千米/時,最大巡航速度555千米/時,正常巡邏速度315千米/時,最大爬升率147米/秒,最大續航時間18小時。

軍用飛艇

據美國《防務工業日報》報道,五角大樓正在研製一種巨型飛艇。它的有效負載高達數百噸,可以在空中巡航近10天,既能像偵察機那樣監視敵情,又能像運輸機那樣運載軍械物資,它有望成為未來戰場的空中“巨無霸”。

這種飛艇的正式名稱是“海象混合動力超大型飛艇”,它是由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出資、海軍空戰中心具體負責的項目。按照初步設想,“海象”飛艇的橫截麵像一個等邊三角形,利用氦氣產生的浮力與獨特的空氣動力學艇體結構受到的升力混合起來作為動力。“海象”飛艇的有效負載將達500~1000噸,巡航能力22萬公裏,可不間斷連續飛行一個星期以上。

軍事專家指出,“海象”飛艇將是理想的海上偵察平台。它可以搭載先進的傳感器和戰術數據鏈,對目標區域進行全天候監視。由於內部空間巨大,它可以裝備無人機無法搭載的先進偵察與通信設備,使它的偵察能力遠遠超過P-3c等海上巡邏機。超強的續航能力使它能夠有效地偵察大麵積海域,尤其適合跟蹤敵方潛艇的行蹤。美海軍一位官員充滿信心地說:“‘海象’將具備衛星和偵察機的雙重功能。”

這可能改變未來偵察和作戰的模式,也刺激其他國家在此領域加大研發力度。按照美國海軍空戰中心的計劃,“海象”研製計劃將分步驟進行:先試飛有效負載為30噸的大型原型艇,它的運載能力相當於一架c-130運輸機;如果一切順利,在2010年前後負載500噸的“海象”飛艇就會服役。

進入21世紀後,美國海軍的飛艇計劃研製進度也在加快,並打算將研製中的小型軟式飛艇作為反恐戰爭中的新武器。為了偵破震驚全美的華盛頓連環殺人案,美國海軍將一艘搭載有複雜探測裝置的飛艇就部署在華盛頓周邊地區。這種飛艇可以捕捉周邊一定範圍內子彈發射時槍口的閃光,進而鎖定連環殺人案槍手的具體方位。於是,美國海軍研究局決定研製一種用於保衛美國國土安全和執行反恐任務的載人STI軟式飛艇。STI反恐飛艇以全球飛艇工業公司生產的客運飛艇為基礎進行改裝,可以在海港上空執行巡邏任務,搜索恐怖組織的潛水員、可疑的船隻以及其他異常活動,同時也可以為軍事基地提供偵察服務、協助邊境巡邏等。這種充氦的軟式飛艇相對於飛機和直升機有許多優勢,它在飛行過程中沒有聲音,而且飛行平穩,這對於執行監視任務是十分重要的。

以色列研製的一種平流層巨型偵察飛艇已經試驗成功。這種充有氦氣的太陽能飛艇(SPa)有望成為衛星的高效費比替代品。以方希望借此取代價格昂貴的間諜衛星,執行對周邊阿拉伯國家的偵察、預警和通信任務。根據以方計劃,該飛艇原型的設計和運營費約1億美元,每艘飛艇的生產成本為2000萬~3000萬美元。

據以色列飛機工業公司設計人員介紹,該型飛艇可以連續工作約3年,比起一般的軌道衛星,它還有四大優勢。

一是飛行安全且運行費用低廉。飛艇將依靠浮力原理升空,不需要像衛星升空那樣需要進行昂貴而又充滿危險的火箭發射。

二是就執行任務而言,它的能力勝過間諜衛星。它可同時容納巨型望遠鏡、合成孔徑雷達和其他情報搜集係統,其成像偵察應用的分辨率可達到厘米級。按飛艇設計人員的說法,“其拍攝的照片效果非常好,可以清楚地看到高速公路上汽車的牌照號碼”。